捞尸人_第二章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章[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就爱电子书] http://m.9atxt.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她,



好美啊。



水波柔和荡漾,将光与影恰到好处地扭折,再搭配小黄莺的仪态动作,像是被渲染上了一层滤镜。



李追远以前也被父母带去看过单位的文艺汇演,见过很多专业的歌者与舞者,但昨日他受小黄莺表演的冲击不比哥哥弟弟们小。



在父母的教育下,他一直很懂规矩也很守规矩,然而在那简陋棚子下的小黄莺却向他展示出了另一种属于野性的风采。



是骚,是浪,是土,是上不得台面,可那气味,真的好好闻啊。



她过来了,越来越近,像是画里的人,从画中走出,又正在走向画里。



此刻,李追远已经忘记了自己的处境,仿佛已不记得自己还在水中,忽略了无法呼吸的恐慌和口鼻里不断呛进的水。



一直到,



她伸出了手。



昨天和哥哥们一起挤在前面看表演时,小黄莺扭着腰唱着歌来到自己跟前,还特意伸手摸了摸他的脸,因为李追远在那群孩子堆里,白净得如同一个瓷娃。



原本,李追远还期待再被她摸一次。



但是,



这次她伸出的是两只手。



两只手,抓住了李追远的两侧肩膀。



“好冷……好疼……”



刹那间,氛围感被扭曲撕裂,先前那种诡异莫名的着迷消失。



李追远的眼里,终于流露出了恐惧,像是一个打了麻醉退去效果的人,忽又恢复了痛感。



他想挣脱,想躲避,想要逃,可那双手却死死扣着自己,任凭他如何摆动都无法挣脱。



这时,一股力道从身后传来。



李追远感觉到了自己正在被拉扯,像是以前在学校里玩过的拔河,不过这次他是绳子。



最终,伴随着某种脱离,李追远被拉了上去。



在他的视野里,自己飘了起来,越飘越高,而下方的小黄莺则越来越远也越来越小。



她的双臂朝着他举起,二人之间,逐渐隔出了本不可能出现的深渊。



“嘿哟!”



还好自己这外孙身上背着竹篓,李维汉就是抓着这竹篓向上发力。



沉,是那种死沉死沉,明明只是一个孩子,可李维汉却觉得自己像是在和一头发了情的耕牛较劲。



这下面,有一股力道不让自己外孙上来。



雷子这时候也过来帮忙,他抱着李维汉的腰向后发力。



终于,



“哗啦!”



当外孙被拉出水面时,那股较劲的力量忽然消失了,李维汉、雷子以及刚被抓出来的李追远一起摔在了船上。



“快走!”



李维汉来不及起身就对潘子吼了一声。



潘子这次没再掉链子,使出吃奶的劲撑篙,快速向另一边转移。



“爷,她来了,来了!”



雷子惊恐地指向前方。



李维汉朝那边看去,只见伴随着船身的移动,水面上的那一团黑色头发竟然也跟着向这里过来。



她,在追!



“雷侯,去帮潘侯撑船,快!”



“好的,爷。”



雷子起身跑去,哥俩喊着号子一起发力,船速进一步加快。



李维汉则抄起一根鱼竿,神情凝重,在发现那团头发竟然还在缩短着与船的距离后,李维汉大喝了一声,将鱼竿对着那团头发前方一点的位置,捅了过去。



鱼竿入水,应该是捅中了却没受到丝毫阻力,反而出现了一股巨大的力量将鱼竿向下继续拉扯。



“哎哟……”



李维汉惊呼一声,还好他及时松开了抓着鱼竿的手,否则已经被这股可怕的力道拽下水了。



头发,更近了。



站在船边,李维汉都能看见前面水下女人的黑色旗袍身影。



明明河在向东流,可她却在逆着水流行进。



她是在走,她是真的在自己走!



“嗡!嗡!嗡!”



船身开始摇晃,逐步剧烈。



李维汉很难想像一旦这船翻了,自己和孙子们落水后会有什么后果,这已经不是水性好不好的问题了,这死倒邪门得紧!



这时,李维汉目光扫到脚下的渔网,来不及多加思索,他马上将渔网抓起,对着已经距离船只剩不到两米的头发位置撒了下去。



渔网先盖在了水面上,四周很快就沉降了一半。



起初,水面上的渔网还被拖拽着继续行进,但渐渐的,它的速度逐渐变慢,最后,它停下了。



有用,绊住她了!



李维汉冲到船尾,伸手抢过竹篙:“你们去看看小远侯!”



“好的,爷。”



潘子和雷子到底只是大孩子,先前一段的发狠撑船已经让这俩小子有些脱力了,在李维汉接岗后,他们立刻跑到李追远身边。



“远子,远子?远子你醒醒,你快醒醒!”



“爷,远子叫不醒。”



李维汉一边撑船一边继续遥望着逐渐变远的渔网,回喊道:“有气儿不!”



“爷,有气儿!”



“给小远侯拍拍背。”



哥俩马上照着吩咐做,一个将李追远扶着坐起另一个用手拍打他后背。



但折腾了许久,李追远依旧没有醒。



“爷,没用啊!”



李维汉没做回答,只是咬着牙不停撑篙,任凭汗水流入眼睛也不敢抽手抹一下。



终于,船行到家,李维汉将竹篙一丢,顾不得拴船绳,抱起李追远就跳下了船,只是他已很是疲惫,跳下去时身子一个趔趄,为了护住怀里的外孙只能用膝盖抵住下方的青砖台阶。



“嘶……”



膝盖处磕破了个口子,但下一刻他就强行起身,抱着孩子进了屋:



“桂英,桂英!”



“这么早就回来了?”崔桂英正在灶台后头清灰,听到动静站起身,见到老伴怀里正抱着孩子,马上焦急喊道,“咋了,咋了,伢儿咋了?”



李维汉先将孩子抱到里屋的一张席子上,家里孩子多,床可睡不下,这时是夏天,所以晚上睡觉时都是集体打地铺。



崔桂英抱起李追远的头,轻拍他的脸,却发现孩子怎么都叫不醒,当即哭道:



“哎哟,我的伢儿啊,我的伢儿啊,你这是怎么了。”



“别嚎了!”李维汉踢了一下崔桂英的小腿,“快,给孩子换套干衣服。”



崔桂英忙擦了下眼角,起身去拿衣服。



“潘子,你去喊郑大筒!”



“好的,爷。”



郑大筒叫郑华民,是思源村的诊所大夫,也就是赤脚医生,因他喜欢拿大针筒故意吓唬孩子,孩子们最先给他起的这个外号,久而久之,大人们也就跟着这么叫了。



“雷子,你去喊刘瞎子。”



“好的,爷。”



刘瞎子本名叫刘金霞,父母早亡,由叔叔做主安排从四安镇那边嫁过来,嫁来第一年公婆就相继病死了,不知让村里多少媳妇儿背地里羡慕哭了。



结果第二年夜里男人喝了酒上厕所,掉进粪坑里溺死了,只留下一个刚出生的闺女。



那时候,村里就传言说这刘金霞命硬,克血亲。



寡妇带个娃日子艰难,刘金霞操持家里农活儿之余,也就干起了帮人算命压岁的营生,她的谣言传得越厉害,信她那本事的人反而越多。



这年头,地里刨食也就只能混个温饱,想将日子过得富余些还得靠其它营生,刘金霞就靠这营生,硬是给自家闺女李菊香招了个倒插门。



结果这女婿才刚上门第二年,说是心脏病突发,搁田里插秧时,男的就一头栽地里,死了。



留下个李菊香带一个同样刚出生的闺女。



这下子,莫说村里,就是这四里八乡的人都笃定这刘金霞一支的命格了,刘金霞的生意因此变得更好了。



她也就干脆将家里田租给他人种,让自己闺女从镇里买了个三轮车,哪里有生意,就让自己闺女李菊香骑着三轮车载着自己去。



前些年刘金霞得了白内障,眼睛看不大清楚了,也算是补全了她的个人商业形象。



这边,崔桂英刚把李追远身上湿衣服换好,就看见老伴拿了一瓢井水冲了一下膝盖上的血,又打开上锁的橱柜,从里头拿出三包烟。



一包先丢给崔桂英,吩咐道:“郑大筒来了,当面拆了拔一根,走时再拔一根,药费挂账。”



紧接着,李维汉又丢过来一包:“刘瞎子给她一整包,其它的别谈了。”



崔桂英提醒道:“我听说,这刘瞎子现在出一趟活儿,可老贵了。”



李维汉摇摇头:“她瞎了眼就算了,可别瞎良心。”



刘金霞男人以前和李维汉一起玩儿泥巴长大的,她男人刚走那几年,孤儿寡母家里困难,是李维汉时常送些接济也会在农忙时去帮干点活,因此李维汉那时也没少被说闲话。



虽说两家现在也不咋勤走动了,但那刘瞎子要敢收自家的钱,他李维汉就敢一口唾沫忒她脸上。



最后一包,被李维汉放进自己口袋里。



崔桂英诧异道:“你这是要出去?”



李维汉点点头:“我去找三江叔。”



“啥!你们这是撞了啥东西了?”



李维汉扫了一眼周围的孩子们,瞪了一眼老伴:“等我回来再说。”



说完,李维汉就推着那辆二八大杠出了门。



崔桂英重新坐回席边,轻抚着李追远,不停喊着他的名字。



有小孙女好奇问道:“远子哥是怎么了?”



虎子马上道:“我知道了,远子哥是碰到水猴子了,被拉下去当替死鬼了!”



一时间,周围孩子们都面露害怕的神情,纷纷后退。



“啪!”



虎子脸上出现了一道巴掌印。



崔桂英骂道:“呸,发了昏叫你胡吣,去外面看看请的人到了没,快去!”



“哎!这就去!”



虎子也不矫情,这一巴掌打得虽然疼,却也没真往心里去,拉着石头几个跑出去瞧人了。



崔桂英吩咐大孙女英子去帮自己拿来一个装有水的碗和一根针,她拿起针,在李追远的额头和头顶划拉了好几下后,将针平放在碗里。



本地有这样一个习俗,谁家有个头疼脑热身子不舒服的,就用这针“叫”一下。



不消多时,外头就传来声音:“郑大筒来了,郑大筒来了!”



郑大筒背着一个木质的医药箱进了屋。



“郑医生,看看伢儿,看看伢儿。”



崔桂英将烟拿出,拆封,拔出一根烟递了过来。



郑大筒接了烟,夹在耳朵上,蹲下来,看着李追远,问道:“伢儿这是怎么了?”



“落水了,就醒不来了。”



“落水了?”郑大筒先掰开李追远的口鼻,又翻开眼皮看看,随后又从箱子里拿出听诊器,仔细听了听。



等其收起听诊器时,崔桂英凑过来问道:“郑医生,咋样?”



郑大筒皱了皱眉,将李追远扶起来,崔桂英忙伸手帮忙。



对着孩子后背拍了拍,又观察了一下,郑大筒将孩子放躺回去,将耳朵上的烟取下,咬嘴里。



崔桂英忙起身去灶台那儿拿火柴,却见郑大筒已经自个儿点起,一连抽了好几口。



“咋样啊,医生?”



郑大筒看向崔桂英:“伢儿落水多久?”



崔桂英看向潘子。



潘子:“就一小会儿,远子刚落下去就被他爷抓起来了。”



郑大筒又皱眉抽了一大口烟,吐出烟圈后,说道:“婶子,孩子不是溺水了,也不呛水,没啥事儿啊。”



“那怎么人醒不来?”崔桂英问道。



“带伢儿去镇上卫生院再做个检查吧,可能是其它问题。”郑大筒收拾好东西,站起身,他没办法了。



崔桂英又拔出一根烟,递给了他。



“不抽了,不抽了。”嘴上边说着,边把这根烟接过来夹在了耳朵上。



随即,嘴里这根烟抽到过滤嘴那儿,郑大筒将烟头丢地上踩了踩,小声道:“请刘瞎子看了么?”



“啊,请了。”崔桂英有些不好意思。



郑大筒点了点头,来时路上潘子对他说了些,此时,他只能嘱咐道:“到了晚上还不醒的话,明早就往镇上送吧。”



“好嘞,好嘞,让你受累了,受累了。”



这时,雷子跑了进来,伸手自己擦了一下脸上的汗,对崔桂英道:“刘瞎子来了。”



崔桂英呵斥道:“细那康子没大没小的,要叫刘奶奶。”



郑大筒知道自己要让位了,走出屋门,恰好看见远处有一辆三轮车被骑着过来,车上坐着一个老太婆。



“呵……”



郑大筒忽然想起最近报纸上被宣传得神乎其神的各种新药,自己这不就参与到了么,嘿,那叫什么来着?



哦,对了……



中西医结合。



雷子先跑回家通知了,李菊香在后面蹬着三轮,有些埋怨道:“妈,你不该这么磨蹭的,该早点来的。”



先前家里来了一个隔壁石港镇的,来商讨自己老娘冥寿的操办事宜,本可以让人家在家里等等,先到这边来,可她妈却硬是把那人的事儿先料理完再上个厕所磨磨蹭蹭地才过来。



坐在后头小板凳上的刘金霞吐出一口烟圈,没好气道:“急着赶趟干嘛,反正又收不到他家的钱。”



“妈,你还真好意思收啊?”



“呸,他要给我就收。”



“我小时候可是记得,汉叔帮了我们很多。”



“那他有四个儿子,怎么不把一个送我?”刘金霞抖了抖烟灰,“都不是招上门的,我也不要他家彩礼,白送他一个儿媳妇他都不要,呵!”



第二章[1/2页]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