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世大洪水:女邻居上门借粮_第276章 初到梅山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76章 初到梅山[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就爱电子书] http://m.9atxt.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上岸了,终于上岸了。”



杨老头双脚落地,顿时长舒一口气,感慨连连。



这水泽禁区真不是开玩笑的,要让他自己渡河过来,怕是早死了十八回了。



也就是有梁先生这么厉害的人在,才能靠一个简单的木筏就这么横渡过来了吧。



杨老头感慨了一下,连忙打量起四周。



他是梅山村本地人,这山上一草一木,他都熟悉无比。



但是眼下再看梅山一草一木,他顿时愣住了。



眼前草木荒芜,大量杂树荆棘,一些树木更是长成了参天大树。



其中不乏他熟悉无比的杨梅树!



“我勒个去,这还是杨梅树吗?”



杨老头看着不远处一颗巨大无比的杨梅树,整个人都吃了一惊。



这株杨梅树,足足快有二三十米了吧,在附近所有树木里,可谓是鹤立鸡群了。



他印象里,梅山还从来没有过这么高的杨梅树啊。



然而现在放眼看过去,远处到处都是类似的巨大杨梅树。



杨梅也有些吃惊的看着环境大变样的梅山,道:“这里怎么变成这样了?老林叔,你确定这是杨梅树吗?我记得山上杨梅树,最多不过两层楼高吧?”



杨老头满脸惊奇,道:“是杨梅树没错了,虽然长得大了些,但是这树叶我认识,还是杨梅树的树叶。”



“乖乖,这么大的树,结的果子得有多大?”杨老头忍不住惊喜起来。



他想到的是,这要是放在以前,不得是个大丰收年份啊?



作为一辈子的老果农,他考虑的永远是丰收还是不丰收。



梁源道:“大洪水末世,人和动物都变异了,这些杨梅树发生变异也不奇怪,阳山那边变异的植物也有很多。”



“现在不是感慨的时候,你们能分辨出这是梅山哪里吗?附近有什么景点或者建筑物什么的吗?”



“咱们当务之急,是想办法先找到山上的人。”



“对对对,梁先生说得对,小杨梅,咱们找人要紧,让我看看这是哪儿。”



杨老头连忙点头说道,然后迅速看向四周。



以他对梅山的了解,其实本来应该很容易分清楚这附近的地形的。



但是植物突变,早就改变了山里的环境,现在再去辨认,有些困难了。



忽然间,杨梅喊道:“老林叔,你看着,这里有座坟。”



杨老头闻言,连忙跑过来道:“哪里?哪里?我看看。”



就见草丛之中,果然有一座水泥底座的坟头。



墓碑上已经长满了青苔,不少杂草从水泥裂缝里钻出,挡住了墓碑上的文字。



杨老头赶紧上前,伸手去拨开杂草。



却见墓碑上写着‘先父李卯之墓’,下面还有一排排孝子名字。



分别是李奎荣、李奎华、李奎富、李奎贵、李奎安。



右侧还有一排空白处留白,应该是准备留给这几个人的母亲的。



一般坟墓墓碑,老夫妻俩都会合葬在一起,墓碑也都是共用一个。



谁先走了,就先写上谁的名字,另外半边空着,等到另一位老人去世,然后写上去,将他们合葬。



这几个孝子的母亲应该还没死,所以那边的留白还是空着的。



当然,这是大洪水之前的事情了,现在死没死就不知道了。



杨老头看清楚上面的碑文,顿时笑了起来:“是李卯老爷子的墓,我知道这是哪里了,这块田也是他们家的,跟我来,我记得他们家在这边还有棚屋的。”



杨梅闻言,也想起来了,道:“奎安叔他们家的地?那我也知道是哪儿了,这片我以前也来过,他们家在梅山上不算高,地势较为平缓,是个好地段,我记得这里离栈道也不远了。”



梁源问道:“这里算好地段吗?”



杨梅点头,道:“越是靠近山脚,地段才好,山脚泥土多,石头少,土地肥力好,而且地势也平缓,上去下来都方便,越往山上去才越费事呢。”



“听我爸说,当初分田地的时候,这些好地方都让人抢了,我们家因为人丁不旺,没啥关系人脉,被分到了快到山顶那边了。”



“记得我小时候,我爸妈为了伺候那一百多株杨梅树,每天都得爬上爬下的,累得不行。”



“得亏后来梅山被政府规划为景区了,我们家地也被政府承包了,每年给我们分钱,我家才轻松起来,后来才赶上拆迁什么的,日子富裕了。”



杨梅唏嘘感慨,似乎回忆起小时候父母的不容易。



杨老头在前面找路,听到这话,回头道:“我们那会儿啊,谁家男丁多,谁家就强势,这李卯他们家就是占了男丁多的好处,他家五个儿子,荣华富贵安,五兄弟在村子里横的不行,李奎荣还是村支书,他们家的地能少了?”



梁源好奇问道:“怎么梅山村不全是姓杨吗?”



杨老头笑道:“那肯定不全是姓杨了,主要大姓就是杨姓和李姓,然后还有一些杂姓,都是以前城里下放到我们这,在这里安家的。”



“以前刚开放市场经济的时候,也有不少江北的人来我们这务工,来得早的,赚到了钱,就在我们这买了宅基地盖了房子,这种外姓的,陆陆续续也有不少。”



梁源惊讶:“临江还能买卖宅基地?”



“嗨,现在是不能了,以前管得松嘛,而且那会儿梅山这边也是鸟不拉屎的地方,谁也没重视过。”



“谁知道后来能开发成景区了呢,整个临江发展的也不错了,土地那时候才值钱了。”



“我记得我们那会儿土地多得很,随便找块空地就能盖房子了,山上也是,谁家占下来,开垦出来就是谁家的。”



杨老头笑哈哈道,他们生活的那个年代,确实没有那么多规矩。



梁源心里感慨,临江就是吃了政策的红利啊。



有时候真的不是个人不努力,真就是生错了地方。



同样是种地的,梁源老家的地一分钱不值,有人宁愿荒在那边出来打工也不种。



再看看临江市呢,人家这地就这么值钱,随便拆迁一下,就能分个大几百万。



“快看,在那边!”



杨老头忽然兴奋的喊了一声,指向了密林深处。



梁源透过树林看过去,也看到了树林深处,搭建了一个不起眼的棚子。



只是棚子周围,还围着木制栅栏,整个棚子也被树藤和草堆遮掩起来了。



要不是大雨冲刷下,露出了顶部的一些塑料棚顶,还真是难以发现。



杨老头一边扯开附近的草丛,一边兴奋道:“咱们过去看看,这里以前没有栅栏的,现在居然有栅栏,肯定是有人住在这里面。”



“不知道是他们五兄弟里哪个。”



杨老头一边走,一边往里面喊道:“有人吗?奎荣?奎华?有人吗?”



梁源带着杨梅,跟在杨老头后面,他目光看向附近草丛,这里似乎没有发现足迹。



随着靠近那被明显遮掩起来的棚子,他看到了地上一些混乱的脚印。



许多脚印被积水淹没,梁源看向栅栏围起来的棚子。



外面有一口破口的瓦缸,一些零碎的砖瓦堆放在角落里。



栅栏围起来的区域,似乎有开垦过的迹象,田垄附近,还有不少油漆桶之类的装水用的容器,田埂间还有一些农作物,不过大部分都已经死掉了。



还有不少坑坑洼洼的地方,似乎是有人挖掘过什么。



杨老头推开栅栏,往棚子那边走,那棚子的门是用木板做的,非常简陋。



来到门口,杨老头瞧了瞧,发现居然还上了锁。



他扭头招呼梁源:“梁先生,小杨梅,你们来看,这里上锁了,锁头也生锈了,怕是有一阵子没人来了。”



梁源走了过来,看了看锁头,随手一捏。



顿时咔嚓一声异响,锁头直接被他捏碎。



梁源推开门,往里面看去。



这棚子四周是用砖头码起来的,棚顶是一块建筑工地宿舍用的那种蓝色钢板铺在上面,然后用了锁扣钉子之类的焊接上,外面套上了一层塑料布,更上面是厚厚的树叶树枝。



这棚屋里面的空间不算大,有一张木板床,四个角支着竹竿,竹竿上绑着白色蚊帐。



床上有一床已经发霉的棉被,破烂的枕头。



床头有一张暗黄色的桌子,已经掉漆了。



桌子上摆放了一些碗筷,破口的碗里,有一些积水。



梁源抬头看了看,应该是棚顶的钢板上滴落下来的。



地上铺着一些皮革砖,做了个简易地板。



屋子里应该被人扫荡过,板凳什么的都不见了,一些农用器具也没了。



杨老头打量一圈,道:“看来这里很久没人来。”



杨梅奇怪道:“没人来干嘛还在外面弄上篱笆,用树叶遮住棚子?”



杨老头摇头,道:“怕是大洪水之前就已经弄上这些东西了,这里毕竟靠近那边的水泽禁区,里面那么多变异兽,估计梅山这边的幸存者也不敢跑过来吧。”



第276章 初到梅山[1/2页]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