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开局请朱元璋退位_第四十八章 朱元璋的赏赐!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八章 朱元璋的赏赐![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就爱电子书] http://m.9atxt.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喧闹的场面,立时安静了下去。



士兵们再不敢动了。



只见夜幕中,有一名公公手持圣旨,缓步走了过来。



杨靖、袁泰、周志清都是朝中重臣,自然认得这名公公,正是经常跟随在陛下左右的老人,作不得假,便都连忙跪了下去。



朱允熥也跟着见礼。



公公将手中圣旨展开,念道: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允熥,你近日进献了滚筒式油印机,皇爷爷很是高兴,你为大明朝立了大功啊!”



“那日你说要办报刊,咱许了。但那也是公事,不能算赏赐。”



“咱当时搞忘了,今日才想起来。”



“你诗词文章写得好,武功却有所不足。治理天下需要文德,平定祸乱却要依仗武功。”



“今日咱赐你宝刀一柄,要你牢记,文治武功,皆不可废。”



“执此刀在手,可号令百官,调度兵马,便宜行事。”



“有不遵号令者,凡三品以下,许伱先斩后奏之权。”



“三品及以上,亦可先行捉拿,再定其罪。钦此!”



听着传旨公公扯着公鸭嗓子在那里念这大白话写的圣旨,朱允熥的嘴角好几次忍不住抽动。



老朱的圣旨,还真是写得别具一格。



不过,这也可以看出,这道圣旨必定是老朱自己亲手所写。



没有假借任何大臣之手,也没有让别人去润色修改。



老朱在圣旨中,对抓捕蓝玉的事,连提都没有提一句,只是赏了他一柄宝刀。



这就让朱允熥多少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了。



老朱为何特意回避此事?



难道老朱到现在还不知道吗?



这绝无可能!



金陵城内,任何一点微小的风吹草动,都瞒不过老朱的耳目。



更别说发生如此之大的事了!



传旨公公念完后,见朱允熥没有作声,连忙小声道:“吴王殿下,快接旨啊!”



朱允熥这才回神来,忙道:“孙臣接旨!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传旨公公将一柄装着宝刀的锦盒递了过来。



朱允熥接到手中,打开盒子,拿出宝刀。



“刷”地一声,他轻轻拔出半截刀身。



但见寒光凛冽,反射出四周团团的火光,耀眼夺目。



“好刀!”朱允熥不由得赞叹了一声。



以这个时代的冶炼水平和铸造工艺,要打造出这样的宝刀,绝对不容易。



想不到老朱竟然会突然赏赐宝刀,还授予自己如此之大的权力。



朱允熥将刀身插回鞘内,望向杨靖、袁泰、周志清三人,笑呵呵道才



“皇爷爷赐本王此刀,号令百官,调度兵马,便宜行事,那你们可听本王的号令?”



“你们还要抢人吗?”



三人各自对视了一眼,一齐拱手行礼道:“下官不敢!”



皇帝在这个时候突然赏赐宝刀,还授予吴王便宜行事的权力,其中之意,显而易见。



就是不许他们干预吴王抓捕蓝玉的事。



“既然不敢,那还不快滚!”朱允熥冷冷地说道。



三人再不敢多言半句,带着兵卒,灰溜溜地离去。



来时气势嚣张,走时却是狼狈不堪。



朱允熥目光望向远处黑暗中,目光闪烁,却没有再多说什么。



他没有与袁泰、杨靖、周志清三人多纠缠,没有当场去惩罚三人,是因为心中另有打算。



朝堂争斗,讲究以柔制刚。



出手要狠准快,便像打蛇要打七寸一般,务求一击见效。



否则,便不要轻易出手。



今晚的事,自然不会就如此善罢干休。



他堂堂亲王,受人如此逼迫,若不讨回场子,日后也难以在朝中立足。



真当谁都可以骑到他头上来吗?



不过,此事又不能操之过急。



三人的背后,必然隐藏着其他人。



只有先调查清楚,才好出招。



不知不觉间,朱允熥对朝堂争斗,已经有了更深的理解。



忍让与莽撞,怀柔与心狠,很多时候并不矛盾,而是相辅相成。



待三法司与刑部的兵马都撤离了,他方对传旨公公道:“公公辛苦了。幸亏公公来得及时,要不然,本王还真不知该怎么办才好了。”



“其实奴婢早就到了!”



传旨的公公拈了一个兰花指,道:“奴婢一直在后面,悄悄跟着殿下呢。”



第四十八章 朱元璋的赏赐![1/2页]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