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子稳重点_第二十五章 汴京震动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五章 汴京震动[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就爱电子书] http://m.9atxt.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预兆就是楚王赵颢的那道奏疏。



当所有人都以为楚王在作死,明里暗里嘲讽痛骂时,谁能想到,楚王居然是笑到最后的人。



这道奏疏,不知给楚王积攒了多么丰厚的政治资本。



不夸张的说,楚王逆流而进的这道奏疏,让他成为了新党的领军人物,与曾布章惇齐名。



随着两道圣旨颁出,汴京城内旧党势力人人自危,众臣纷纷为旧法为自己的前程而奔走。



许多顽固的旧党老臣倚老卖老,索性跑到皇宫前静坐,抗议官家倒行逆施,陷天下苍生于水火。



楚王府也没放过,这個节骨眼上,官家大抵是不愿见旧党老臣的,于是许多旧党老臣跑到楚王府前静坐,指着楚王府的牌匾骂街痛诉。



当然,更多的是识时务者。



从旧党势力转变为新党势力,需要什么条件?



很简单,上一道奏疏,表明自己决定摒弃旧党,拥护新党,俗称“见风转舵”。



从古至今,这类人在朝堂上是最多的,几乎占了大多数。



个人的前程,往往是大于遥不可及的理想的。



所谓的立场,不过是一种政见,世上哪有一成不变的政见?随时可以改变的。



…………



赵孝骞已在玉清宫住了三天。



这三天大鱼大肉,他发现自己居然真的发育了,至少身子比以往结实了许多,不再是那副营养不良的样子。



如今的身高体重,看起来才正常。



而在这三天里,青阳老道也终于发现,原来是自己天真了。



这位世子实在太难侍候,吃住行不仅要最贵最奢华的,而且对道观百般刁难。



住和行还算好,但在食物方面,挑剔的程度令人发指。



太咸不行,太淡不行,油重了不行,油少了也不行。



有一次道观伙房在菜里放了一些芫荽,不知怎么刺激到世子了,世子勃然大怒,拎刀追着伙房厨子砍,从南天门砍到蓬莱东路。



随着世子的到来,整座玉清宫的道士都处于精神紧绷的状态,尤其是世子居住的小院,简直万径人踪灭,连道观看门的狗都不敢打从门前路过。



赵孝骞不知道道观的人如此害怕他,反正他自己住这几日挺舒服的,环境幽雅,鸟语花香,特别陶冶人的情操,提高人的素质。



……放香菜的厨子除外,这种厨子人人得而诛之。



阳光明媚的一天,赵孝骞坐在院子里,一名王府下人蹲在他面前,低声禀报着汴京城的各种消息。



最近汴京城太热闹,作为楚王世子,不可能真的与世隔绝,每天都有王府的下人来报告汴京每日的风吹草动。



曾布章惇的调任入京,楚王府挨骂的状态总算缓解了一些,但骂声还是有。



一切都在赵孝骞的意料之中,逼着赵颢上疏的那一刻,赵孝骞便知道了今日的结果。



但今日还有一个消息却引起了赵孝骞的兴趣。



这几日堵在楚王府门前骂街的人不少,大多是情知自己即将被清出朝堂的旧党老臣。



有趣的是,其中居然有不少勋贵和宗亲。



是的,废旧法,复新法,不是简单的换一种朝廷法度,而是要大规模地触动许多人的利益。



那些堵门骂街的,就是被触动了利益的人。



这些被触动利益的群体里,当然也包括勋贵和宗亲。



别人愿意堵王府的门骂街随他去,赵颢和赵孝骞都不在乎,反正不会少块肉。



但令赵孝骞感兴趣的是,堵门骂街的人里面,有不少和他年龄相仿的勋贵宗亲子弟。



平辈之间互骂也就罢了,这些小辈子弟居然也敢堵在王府门前,痛骂当今皇叔。



这是不拿皇叔当干部呀。



“陈守,备车,回王府一趟。”赵孝骞扬声吩咐。



我的活爹,我来守护。



第二十五章 汴京震动[2/2页]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