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嘉靖:从长生开始_第九十三章 浊世昏君,南直皇帝!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九十三章 浊世昏君,南直皇帝![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就爱电子书] http://m.9atxt.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但牵扯到了当朝国公,尤其是魏国公这样的存在,锦衣卫必须要及时上报。



魏国公。



是开国六国公之一,也是从开国唯一传承有序至今的公府。



当之无愧的大明第一国公。



哪怕当年成祖文皇帝靖难南下,时任魏国公的徐辉祖屡抗成祖文皇帝,闹到最后,成祖文皇帝也只革了徐辉祖魏国公爵,在徐辉祖死后,成祖文皇帝又将魏国公爵还给了开国国公徐达长孙,徐辉祖长子徐钦。



成祖文皇帝靖难登基,徐家不仅门楣没减,反因为徐达幼子徐增寿的支持,多了个定国公爵。



一徐两国公,实乃天下之最。



随着天下变动,成祖文皇帝在永乐十八年迁都顺天,定国公一系随着迁到了京城。



而魏国公一系,世居金陵城。



不过。



大明朝历代皇帝却没有忘了舅祖家,魏国公一系国公,世任南京守备。



这是成祖文皇帝迁都后,专门为魏国公一系特制的官位。



掌节制南京诸卫所,及南京留守、防护事务。



可以说,成祖文皇帝把大明朝南直隶都交给了魏国公府。



直到仁宗皇帝登基,洪熙元年,仁宗皇帝有感魏国公府太过势大,圣旨降于金陵,增宦官与魏国公府共同守备。



金陵,就成了两京一十三省唯一一个两守备衙门的地方。



但是。



就和地方衙门官吏一样。



别看县令是一地父母官,是一地之侯,实际上,县令是流官,吏部考评一旦不过,就有罢官去职的风险。



县衙里代代相传的吏员,在某种程度上,才是该县真正掌控者。



南京守备衙门也是一样,守备太监隔不了几年就要换一个,魏国公府却代代相传。



只有偶尔当代魏国公身体欠佳时,才会短暂更替南京守备,更替地也不是外人,是世代姻亲的成国公一系。



总之。



南京守备衙门,始终由魏国公府掌控,成国公府时不时混一混。



虽然朝廷不敢议论,民间不敢乱说,但坊间一直有流言在,和天高皇帝远的大明朝皇帝相比,魏国公府,才更像南直隶的皇帝。



如今的情形,就如同大明朝皇帝的儿子,不知道怎么惹到南直隶皇帝了,差点被南直隶皇帝给送上天。



听完陆炳的奏禀,朱厚熜没有关心爆炸案凶手究竟是不是魏国公府,更关心魏国公府本身,道:“魏国公府在南直隶的事,锦衣卫了解多少?”



陆炳趴在那里:“回皇上,臣只是略有耳闻魏国公府在南直隶张狂了些,跋扈了些,但与百姓为难不多,如皇上要知魏国公府,待臣回北镇抚司后调阅魏国公府诸事案卷再送呈玉熙宫。”



一百多年屹立在大明朝南方的魏国公府,不是刚崛起的锦衣卫能够置喙的。



锦衣卫,就是皇家鹰犬,只会照旨办事,不会说话。



朱厚熜望着他,声调严厉了起来,“实心用事,是你的长处,但遇到大事,转身就想溜,你啊,是把朕当浊世昏君了!”



“微臣万死不敢有这般心思。”陆炳的头又磕了下去。



神仙打架,凡人遭殃。



锦衣卫不是凡人,但在皇上、魏国公府面前,胜似凡人。



“既然没有这心思,要是不怕得罪魏国公府,就将锦衣卫知道关于魏国公府的一切告诉朕。”



“是!”



第九十三章 浊世昏君,南直皇帝![2/2页]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