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嘉靖:从长生开始_第二十六章 百官下狱,裕王承诺!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六章 百官下狱,裕王承诺![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就爱电子书] http://m.9atxt.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荆州府知府赵谦等一干荆州府诸县新进官员,全部罢黜官身、削去功名,等待锦衣卫押送入京。



戚继光、李成梁、凌云翼等军中武将身负护国重任,这才逃过一劫。



在这冗官、冗员的朝廷中,高拱、张居正竟成了孤臣。



而这还不是结束,执掌中枢内阁二十年的严嵩,参劾他人的能力远不止于此。



在大明朝范围内,距离京城最远的岭南近六千里,中间还要过海路,但在八百里加急急递下,十天便能抵达,二十日便能来回。



收到严嵩、徐阶、严世蕃联名信笺的大明朝两京一十三省官员,几乎人人当场写下参劾高拱、张居正的奏疏,即便实在不愿意写的,也在其他官员的参劾奏疏中签了名,以作联文。



在嘉靖四十年正月十七日的后二十日里,参劾高拱、张居正的奏疏从四面八方源源不断送入京城,送入玉熙宫内。



高拱、张居正就像汪洋大海中的两叶小舟,随着狂风骤雨的拍打,随时都有葬身大海的可能。



而就在这时候,沉寂多时的裕王府,终于选择了出手。



裕王王令,请高拱、张居正两位师傅入王府解惑。



高拱是裕王的侍讲学士,张居正也是裕王侍讲。



王有命,不敢不从。



严家随即有令降下,暂停一日参劾。



按照规制,官员的奏疏会先送通政使司,而通政司通政使,正是“严嵩书童”“严世蕃挚友”的罗龙文。



参劾高、张二人的奏疏,自然是严家有令什么,就做什么,“暴雪”,还在往京城来,却突然不往玉熙宫去了。



……



裕王府。



或许朱翊钧是在正月十五出生的,对花灯十分喜欢,哪怕还没有满月,一天到晚就喜欢盯着花灯看。



虽然正月十五过去了这么久,但王府里挂满了花灯,五彩缤纷的,惹得朱翊钧咯咯直笑。



怀抱着朱翊钧的大伴和其他太监每听到朱翊钧笑,就会跟着笑。



院子里的欢闹声,裕王朱载垕当然听到了,也知道这是李妃的用心。



但裕王的心思显然不在这儿,慢慢站了起来,踱到窗前,没有看朱翊钧,而望着门房的方向,方便高拱、张居正到来时能第一眼就看到。



许是望久了,眼睛有些累,裕王眨眼的功夫,高拱、张居正被门房领进了大院。



见高、张二人来了,李妃在窗前立时喊道:“马大伴,抱世子去睡。”



马大伴领命,怀抱着朱翊钧,领着那几个太监走向了寝宫。



高拱、张居正走进裕王宫殿,见裕王坐在正中的椅子上,二人行完礼走到两旁的椅子前站着,二十几天不见,见面后反倒谁也不说话,大殿里落针可闻。



严党、清流合流后,徐阶就与严嵩达成共识,大明朝的下一位皇帝,当为裕王殿下。



裕王,得到了严嵩的支持,地位前所未有稳固下来,据说,严嵩、徐阶准备联合文武百官上书皇上立裕王为太子储君。



一啄,一饮。



严嵩这般热切想确立裕王的地位,不外乎得到了裕王的承诺,他日登基,严家门楣不减……



第二十六章 百官下狱,裕王承诺![2/2页]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