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八家的傻儿子_第一百九十一章 老朱的帝王之道!真正强大的君主,不在乎臣子的忠奸!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九十一章 老朱的帝王之道!真正强大的君主,不在乎臣子的忠奸![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就爱电子书] http://m.9atxt.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191章



“什么机会?”



胡惟庸看向李善长。



“这个机会在齐王身上。”



李善长沉声道,



“我们假定,定妃的确是陛下烧死的,那么对于齐王来说,是不是就是他的父亲,亲手杀死了他的母亲?”



“而像他这样不受宠的皇子,本就不得父皇的关注,一向都是和母亲亲近,如果他知道,自己的母亲是被父皇所杀死,你觉得他会怎么想?”



胡惟庸闻言,脸色微微一变。



“那他一定会恨!”



“纵然是不敢表露出来,但他一定会怀恨在心!”



“帝王家不比寻常百姓家,父子之间本就感情淡薄,恐怕除了太子和吴王之外,其他皇子一年到头也见不了皇帝几回,对他们而言,母妃绝对是更亲近的存在!”



他一脸笃定的分析道。



“对!就是这个道理!”



李善长抚须道,



“不过,这是一条长线,纵然是真的掌握了齐王,想要他起到作用,也还需要很多年,这中间,还得不断的投注心血在他身上。”



“惟庸啊,这几个月来,老夫总结了失败的教训,咱们啊,一定要沉得住气,要做大事的人,首先就是要有耐心,要能熬!你明白吗?”



“放长线,方可钓大鱼,来来回回一直小打小闹,其实并没有什么意义,反而会增大我们的风险。”、



“你明白吗?”



胡惟庸点了点头。



“恩师所言甚是。”



“学生谨记在心,不过,按照恩师的意思,我是不是找个机会,接触一下齐王?当然,硪不会暴露自己的意图,只是先释放一些善意,我想,现在这个时候,他应该很需要这些。”



李善长微微颔首。



“有好的机会,自然可以,不过不要太刻意,这事儿伱自己斟酌,不用事事都请示我。”



他起身轻叹道,



“我啊……我老了,你看,过完年我都五十八岁了。”



“再过几年,我就要告老还乡了,以后可得仰仗你了。”



胡惟庸闻言,不由得一笑。



“恩师说的哪里话?五十八岁正是闯的年纪!”



“再说了,古代大臣七十岁才告老,你至少还有十二年的左丞相当!再加上您出众的能力,在我们大明,谁可替代?纵然是上了七十岁,陛下都不一定会放您告老的!”



“没了您!大明就没有主心骨了!”



一通连环彩虹屁拍了上去,听得李善长捻着胡须,笑意盈盈。



“你这张嘴啊……真是跟抹了蜜似的!”



他略挺了挺腰板,傲然道,



“不过,你说的倒也不错,老夫虽然年纪大了,但不服老!”



“只要有机会,老夫还是会去拼,会去闯!惟庸啊,我和你是亦师亦友,我们的目标,是一致的!”



李善长稍稍一顿,沉声正色道:



“所以……我若有机会,也会拉你一把!这次大封功臣,你没捞到什么好处,一下子就短了别人一截了,得想办法追赶,起码,得先从右丞转为左丞。”



“如今刘伯温的内阁搞得有声有色,分走了我们中书省许多权力,这种局面,也必须扭转!”



胡惟庸听到这话,也是重重的点了点头,斗志昂扬。



正此时,一阵脚步声传来。



“老爷,老爷!”



“不好了!大公子不听老爷的命令,这会儿正在发脾气呢!”



“您……您要不要去看看?”



家仆神色有些慌乱,走到了李善长的面前连声禀报道。



李善长脸色一变。



“这个逆子!”



“他他他……他莫非真的要做女人不成!”



“我……我!哎!”



他很想爆粗口,但最终却也只能化作恨恨的一声叹息。



毕竟,这不是儿子的罪过。



要怪,怪的也是朱橘!若非是朱橘下了那番狠手,李祺又怎么会变成那样?!



“恩师,李祺他……怎么了?”



胡惟庸见状,小心翼翼的问道。



“……一言难尽,不提也罢!”



李善长摆手摇头,长叹道,



“我……我就当没生过这个儿子吧!”



胡惟庸略一沉默,忽的道:



“恩师,您也还算健壮,不如再娶几房好生养的小妾,再生个儿子?”



“我给您物色物色?”



李善长目光微微闪动。



“您别担心,一切都交给我,交给我来办!”



胡惟庸见状,连忙打包票道,



“包您满意!”



……



几日后。



紫禁城,华盖殿外。



漫天雪花飞舞,映照的整座应天城皆是雪白一片。



“瑞雪兆丰年啊。”



朱元璋凭栏而望,笑道,



“今年算是有惊无险,最终还是可以评定为丰收之年!现在,咱就等着户部把各地税收报上来了。”



“瞧瞧这雪,去年都没下雪!看来,明年将是比今年还要大的丰收之年!”



一旁的朱标闻言,也是连连点头。



“若是能有连续两个丰年,那我大明的国力绝对可以更上一层楼了。”



他应声道,



“海内升平,将不再是奢望。”



俩人你一言我一语,对未来无比的乐观。



朱橘倒是一言不发,只是观赏着面前的雪花。



前几天那一场是小打小闹,今天这一场,才可以称之为‘大雪’!



“嘿,难得这小子没给咱唱反调哈。”



朱元璋瞥了一眼朱橘,道,



“臭小子,你想什么呢?这么出神?”



朱橘听到老爹喊他,这才回过神来。



“没想啥,这大雪的确是好兆头。”



他道,



“一场大雪,能将土地里的虫卵全都冻死,来年少了虫灾,要是再风调雨顺一些,那自然会大丰收。”



“所以,咱们是该期待大雪纷飞的寒冬,要是碰到暖冬,那搞不好就有隐患了。”



朱元璋和朱标闻言,皆是恍然。



“原来还有这样的奥妙蕴含在其中……”



朱标喃喃了一句,转而夸赞道,



“不错,不错,有理啊!”



“小橘子,你想的还真够细致的!”



朱橘嘿然一笑。



正此时,脚步声传来,只见毛骧冒着风雪,走到了朱元璋面前。



“陛下,微臣有密事呈奏!”



他单膝跪伏在地,却是看了朱标和朱橘一眼。



然而,朱元璋却是摆了摆手。



“无妨,这里没有外人。”



“你讲吧。”



对于老朱来说,朱标和太子,自不消多说,而朱橘也是他打算好好培养,将来进入核心决策层的人,所以也不用让他回避。



学一学,也挺好。



“是。”



毛骧倒也没犹豫,道,



“根据微臣的调查,前阵子徐达、汤和等人联合在一起请战的缘由,已有了一些眉目。”



“在请战那天的前一天晚上,有三十余位武将齐聚在中书省右丞胡惟庸的家中饮宴,酒宴上,众武将颇有对陛下封赏不满之词,随后第二天,他们先找的汤和,由汤和出面,才带动了徐达的出面。”



“微臣怀疑,居中串联者,就是右丞胡惟庸!”



说着,他便将手中的奏本上递。



这里头,都是銮仪卫下面一线的密探交上来的一手资料!



哗啦。



朱元璋听到这番话,倒是面色不改,随意的翻看了两眼。



“嗯,咱知道了。”



“你下去吧。”



他吩咐道。



毛骧点了点头,应声而退。



见他离开,朱元璋才挥了挥他手中的奏本,朝着朱标和朱橘问道:



“这事儿,你们怎么看?”



朱标顺手从朱元璋的手里接过了奏本,仔细的瞅了两眼。



“儿臣一直对胡惟庸这个人观感不是很好。”



他蹙眉道,



“此人是有一些能力,但却野心勃勃,总觉得他存在某种企图。”



“对于他私底下的一些小动作,我也察觉到一些,只是爹你没说,我也就懒得和他计较而已。”



“这一次,他竟敢发动武将们请战逼宫,简直是居心叵测!我觉得,可以找个理由把他给按下了,这种人,纵然是再有能力,用起来也膈应。”



朱标是个眼里揉不得沙子的人。



他喜欢宋濂、刘伯温这样的正人君子。



而胡惟庸在他看来,就有点阴险小人那味儿了,不值得重用。



朱元璋笑着点了点头,转而看向朱橘。



“老六,你觉得呢?”



他又问道。



朱标也是看向朱橘,亦想听听小橘子的见解。



“胡惟庸本来就是个老阴逼,背地里干了不少坏事儿,这没啥好说的。”



朱橘不假思索的道,



“我早就想弄死他了,不然留着也是个祸患。”



“不过呢,有这样的王八蛋在,也不是完全没有好处,他这种人,老实说,能力还是有一些的,算的上是精明强干。”



“我觉得吧,一个真正厉害的君主,应该是无论臣子是忠臣还是奸臣,只要有能力,就都可以拿来用!在用的时候,贤与不贤,由不得他们!只能在君主的掌控下,兢兢业业的做事!”



“典型的例子,就是唐太宗李世民,他手底下就有一大票奸臣,有前朝余孽,也有包藏祸心之人,比如许敬宗之流,但他们在唐太宗的手底下,都挺乖挺老实的。”



“这,就能彰显一个皇帝的能耐了!”



朱标眉头微微一挑。



“你这说法……有点意思啊!”



他颔首道,



“贤与不贤,由不得他们!爹以前好像也跟我说过类似的话语。”



“看来,你俩才是一脉相承的亲父子。”



这个玩笑,听得朱元璋哈哈大笑了起来。



“哈哈哈……你是像你娘多一点,不是没手段,也不是没心眼,而是太过于光明磊落了一些。”



老朱道,



“其实臭小子说的是对的!”



“一个真正有能耐的君主,是掌控群臣,而不是倚仗某几个贤臣良臣,摒弃所谓的奸臣。”



“根据咱这么多年的经验来看,忠臣往往是庸臣!而有能力的呢,则必然有野心,有自己的一副小算盘!比如李善长、胡惟庸他们,要么就是性格古怪,自命清高,如刘伯温这样。”



“又有能力又忠心耿耿的,真的很罕见,所以说诸葛亮是千古名臣的典范,这样的大臣,谁不想要呢?可几千年来,也没几个!”



“所以说,身为君主,如何运用那些有能力,但有瑕疵的大臣,是一门很要紧的功课。”



“这门功课,老六倒是走在了前面,悟到了精髓,标儿你啊,还得好好琢磨琢磨!”



朱标闻言,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看来,自己这个储君,要学的东西还有很多啊!



“再说胡惟庸的事儿,你看似是胡惟庸居中串联,做了这些小动作,但是……真的是他在主导吗?”



朱元璋目光深邃,呵呵笑道,



“他没这么厉害。”



“一个没有战功的文官而已,三言两语就让那帮子骄兵悍将全都认了大哥了?”



“定然是有人在背后支持他,真要敲打,也是敲打背后这个人,而不是执着于胡惟庸。”



“你们遇到事儿后,不要被表象所迷惑,而是要去挖掘其本质,打蛇要打七寸!要不然都是小打小闹,跟挠痒痒似的,有什么意思?”



朱橘和朱标听到这话,皆是点了点头。



这话有理!



呼呼——



北风呼啸,雪愈发大了,一股子寒风吹的老朱打了个哆嗦。



“行了行了,别搁这儿吹风了!”



“回去回去!里头还暖和点,再有小半个月就过年了,今年难得是个丰年,又是北伐成功的一年,咱辛苦了这么久,也得稍稍放松放松,享受享受,顺带庆祝庆祝!”



……



转眼间,半月已后。



大年三十之夜,应天府灯火通明,而紫禁城之内更是一派辉煌气象!



一车紫檀在奉天殿外点燃,浓郁的香味传遍皇宫,甚至都逸散到了紫禁城之外!



“父皇这回算是奢侈了一把啊!紫檀木都烧起来了!”



朱棡嗅着那一股子味道,忍不住称赞道,



“真香啊!”



一旁的朱棣点了点头。



“当年奢侈无度的杨广也烧过,不过他可不是烧一车,而是一口气烧几十车!当时整个长安都被紫檀木燃烧所释放出来的香味所包裹!”



他道,



“那才叫奢侈!咱们父皇……这顶多就算是体验了一下而已。”



正聊着,朱标已然是盛装而来,还带着太子妃常氏。



“你们在外面吹风啊?”



他紧了紧身上的袍子,手里握着一个礼盒,笑道,



“我可受不了冻,我先进去了哈!”



“你们差不多也可以进来了,宴席马上就开了!”



说罢,朱标便是走进了殿内。



“嗯,是有点冷,咱也该进去了。”



“大哥还带了贺礼,真讲究,你们带礼物了吗?”



“带了啊!今天这样的丰年,这样的大胜之年,岂能不贺?难道你没带?”



“哈哈哈……我当然也带了!”



“那你说个毛!”



第一百九十一章 老朱的帝王之道!真正强大的君主,不在乎臣子的忠奸![1/2页]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