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梁祝开始燃烧世界_第四十六章 许教习重拳出击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六章 许教习重拳出击[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就爱电子书] http://m.9atxt.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七天之后,崇绮书院又恢复了往日的宁静。



总计二十余名非世家学子已经全部张榜。



这些都是江南各地颇有才名的年轻人,不然也无法通过书院三层考核。



之所以控制的如此严格,也是希望进来的这批顶尖学子能够快速站稳脚跟,才能为之后的非世家弟子拉扯出更大的空间。



用许教习的话说就是:拉开战略纵深。



殷夫人不理解这个名词,于是换了个说法。



《孙子兵法》有云:我可以往,彼可以来者,谓之通。



崇绮书院被世家把持不是一朝一夕之事,科举对于门阀的冲击也不是一蹴而就。



双方都处于一种小范围厮杀,大范围对峙的状态。



书院改革自然也是要有序进行,也需要一个“通”的环境。



学生之间的情谊相对简单,日后进入官场同窗之谊更是一份力量,所以从这个时期改革确实是最好的机会。



殷夫人也看出来在这种事情上许教习似乎很有经验,于是就放手任其施为。



她只需要出钱即可。



考核结束,已经录取的学子也完成了登记,纷纷准备离去。



不是所有人都像许宣一样孑然一身,考核,入职全在一天完成,甚至连行李都没有就直接入住乙三院。



放在许教习入书院以来的诸多传奇事迹之中毫不起眼,但对于普通人而言已经有些惊世骇俗。



正常人应该要先回家通知录取,处理琐事,和原书院的同窗老师告别,讲究的还要搞一个告别宴。



短的三五天,长的一两月。更长的如乔峰这种结婚的可能需要两三个月的时间。



整理了一下衣服,就准备前往山门处和每一个即将入学的士子打个照面,交谈几句,还要带着他们参观游览书院。



三个多月前他还是被带着游览学院的人,这也算是一种承上启下吧。



书院变革,自许教习始。



说来他自己还是顾教授引导的,让一位退休的翰林学士来当导游,这份待遇也确实非常人所能承受。



现在理论上这些非世家学子归他负责,类似于任课老师兼职辅导员的角色。



日常生活,学业进度,还有身体健康都包含在内。



虽然不是学生座师,但也留存不少师生恩情在其中。



这份隐形的资产会随着年纪越长,学生越多,而愈发庞大。



相比较其他教习而言,这份权利已经大到有些越界。



就算有带头改革的重任和功劳,也让很多老教习有些眼红。



只是这丝毫不会动摇改革之人的地位。



书院更是张贴明文,传承了许教习的功劳。



不然怎么说殷夫人雄才大略呢,这气魄超过无数须眉了啊。



快到地方的时候许宣感觉自己草率了,一个人或许有些分身乏术。



寒门子弟不比世家子弟,对于崇绮书院的风格没有任何了解,一切都要从头讲起。



比如世家大族就算不知道要带什么,干脆几辆马车组个车队,把所有东西全部带来,若是不需要再拉回去就是。



寒门学子就不一样,每一次出远门都要考虑周全,更何况还是长达几年的求学时间。



于是许宣念头一动,转身去了蹴鞠场抓人。



把这份导游和交接工作安排给了谢玉等人。



第四十六章 许教习重拳出击[1/2页]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