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我的年代_第91章,学生没关系,妈妈以前也是你爸的学生(求订阅!)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91章,学生没关系,妈妈以前也是你爸的学生(求订阅!)[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就爱电子书] http://m.9atxt.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回到215宿舍,发现里边空无一人,李恒顿时没了久呆的心思,简单洗个澡,再把衣服袜子洗好晾晒,就赶去了教室。



他打算趁现在有空,拆开黄昭仪的信瞅两眼。



话说这女读者还是真热情啊,接近三个月时间,这已经是给自己写的第5封信了。



算算日期,几乎是每次他回一封,人家就热乎地立马写一封。



那语气之好,态度之尊重,把他捧得飘飘然,很是受用。



信封手感比较厚,里面仍旧是3页信纸。



好像除了第一封信是4页信纸外,后面的信貌似固定在了3页纸。



信的前半部分还是一如既往地提问,和他探讨文学。



读着这些娟秀唯美的文字,以及文字背后流露出来的丝丝崇拜之情,李恒有时候不得不感叹:



这年头文学成风,他这种名声在外的文人很吃香嘛,连一个戏剧学院的老师都这么崇热,诶.



欸,他不敢想象,假若自己是个能说会道的坏人…!



信的后半部分,黄昭仪一改往常,第一次提到了她的私生活。



她说:暑假有京剧登台表演,7月份在沪市有6场,8月份在京城有4场,问他有没有兴趣去现场观看?



如果有兴趣,她愿意包揽所有的吃食住宿等车马费用,并提前为他留好门票。



这么豪的吗?



难道对方在京剧圈是个大腕?



去一趟京城和沪市费用可要不少,这么有底气?



还是像英语老师说的,对方家境殷实?连《收获》杂志这样的廖主编都要讨个人缘?



可惜,他前生对京剧关注不多,田润娥同志倒是十分喜欢听京剧,可那时候条件有限啊,亲临现场这种事情想都不用想。



等到新世纪,家里条件倒是慢慢好起来了,但亲妈年岁大了,不爱动了,一般都是守在电视机旁边观看央视11频道。这里有中国优秀的各种戏曲艺术。



收拢心思,李恒像平素那样回了一封信。



回的当然是文学讨论方面的事情,这种东西可难不倒他,简直信手拈来,以他的见识糊弄对方还是绰绰有余的。



至于现场去看京剧表演,李恒假装没看到,提都没提。



毕竟和对方又不熟,冒冒然然见面他觉得挺别扭。



李恒晃晃脑袋,把乱七八糟的念头晃出去,把信的数字控制在700字左右,就搁了笔,不打算延长加料。



说实话,要不是对方有廖主编这层关系,又是同自己建立联系的第一个读者,有情怀加分,他早就撂挑子不干了。



不过话说回来,这女人也是个心思剔透的主嘛。仅仅根据寄信地址,就把自己的身份锁在了一中,要不然对方也不会单单只提暑假登台表演的事情了。



但黄昭仪绝对猜不到自己是个学生,李恒甚至恶趣味想,未来哪天要是线下碰面了,一看到自己这张年轻的脸。



嘿!对方会不会直接社死?



晚上9点左右,张志勇来教室找他了,此刻这二货周身透着一股阴霾之气。



李恒抬头问:“怎么了?全输了?”



张志勇瘪瘪嘴,想哭:“妈妈的!13盘愣是一盘没赢,我怀疑孙曼宁那妞被鬼附身了,一打一个准,一打一个准,比西门庆殴打潘金莲还精准。”



“张志勇你是欠揍吗,出口成脏?”孙曼宁撸起袖子愤愤不平地从后头跟了进来。



张志勇回头瞅瞅,脸上的表情像见到了鬼一样,顿时不敢做声。



走到近前,孙曼宁问李恒:“听说你明天要回家啊?前面月假都不回去,怎么最后一次要回去了?”



李恒随口答:“回家有点事。”



“哦,那遗憾呢,明上午麦穗会过来,我还想着叫上宋妤,咱们一起去爬山来着。”孙曼宁眸光闪闪,明显在用宋妤诱惑某人。



提到麦穗,张志勇提了个疑问:“麦穗不是邵东的么?怎么每次月假第二天就来了。”



孙曼宁翻个白眼:“笨!她老家是邵东的啊,没错啊,那边还有门店生意。



可我不是跟你们说过,她和我是小学同学么,你动动你的猪脑子,麦穗平时到底住在哪?”



张志勇迷糊:“住哪?”



“当然是邵市了,她妈妈就是邵市本地人,不过寒暑假和节假日都要回她爸老家呆一段时间。”孙曼宁如是说。



说完,她伸手在李恒面前招了招,“喂!别回去算了,一起去爬山放松放松,山上还有寺庙噢,我们计划为一个月后的高考祈福。”



同宋妤爬山对他的吸引力足够大,但他还是摇头,“不了,你们去爬吧,顺便帮我也烧柱香。”



“真不去?”



“嗯。”



“香喷喷的宋妤你都忍得住?”



“嗯。”



“行吧,我转告给宋妤,让你的心头好帮你烧香祈福。”孙曼宁见实在劝不动,渐渐歇了心思。



ps:求月票!求订阅!



第91章,学生没关系,妈妈以前也是你爸的学生(求订阅!)[2/2页]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