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我的年代_第18章,投稿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8章,投稿[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就爱电子书] http://m.9atxt.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另一边。



离开肖家后,母子俩分开了。



趁着今天赶集,卖鸡仔的多,田润娥计划去买12只毛鸡仔回去。



本来在农村里,很多家庭为了省钱,都是用自家产的鸡蛋去孵化的。



可老李家喂猪喂牛在行,但轮到鸡鸭鹅时,就有点走霉运了啊。



不仅孵化率不高,成活率更是低得感人,12只毛鸡苗苗往往能存活个五六只就不错了。



为此,乡里邻居都在开玩笑说:老天有眼,这才公平嘛,不能样样让你们老李家掐尖的嘛。



李恒目标明确,直奔老车站旁边的报刊亭。



去找文学杂志的投稿地址。



同预料的一样,前镇虽然是个镇子,连小城市都算不上,但报刊亭内该有的杂志都有。



品种甚至比他想象的还要齐全。



没过多久,李恒就翻阅到了《人民文学》、《收获》、《十月》、《当代》和《花城》等等许多著名文学杂志的投稿地址。



报刊亭老板是个50岁左右的连须胡,注意李恒有会了,见他一下子翻这本,一下子又换那本,书都翻遍了,中间还做笔记,就是不提买的事,顿时有些不耐烦了。



故意敲敲旱烟杆说:“哎哎!我说伢子,这不是图书馆,这些杂志都是用来卖的,你翻旧了我还怎么卖?



你到底买不买?不买就上别地去,别到这拦挡。”



听到这不友好的话,自知理亏的李恒没有介意,反而拿起一本《故事会》。



询问:“叔,这多少钱一本?”



连须胡还是有些不耐,随口答:“三毛。”



李恒从兜里数出三张毛票,递过去:“来一本。”



见他真金白银地掏钱,连须胡的态度登时缓和不少,接过钱,在好奇心地驱使下问了一句:



“你抄那么多投稿地址干什子用?”



“哦,这个啊,昨天下午我做了个梦,梦到自己成了大作家,今天就来试试运气嗬。”李恒有一个本事,那就是张嘴就来。



连须胡吧唧吧唧烟嘴,上下左右横竖打量他一番,见他这么年轻就不学好,光做白日梦,顿时松垮的眼皮耷拉下来,没了兴致。



邮局在老车站对面,离着不远,穿过一条马路就到了。



走进邮局大厅,他忽地就有些犯难了,由于时间匆促,《活着》前面的4万字,自个就只准备了两份手稿。



而抄写的投稿地址那么多,并且都是名家,一时间有了选择困难症。



前生他爱看书,闲暇时偶尔会写写文章在报纸上发表,对《当代》和《花城》、《十月》这些四大名旦也有所耳闻。



但毕竟只是道听途说啊,他不是文化圈的人,对各家文学杂志的偏好和底蕴都缺乏足够了解。



最关键的是,由于年代久远的缘故,他记不清陈小米任职哪家杂志社了?



第18章,投稿[1/2页]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