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帝:我谢谢你哦_第五百五十章 凭实力说话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百五十章 凭实力说话[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就爱电子书] http://m.9atxt.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发哥那边自打上次还以颜色后,知道这小子不好惹,再加上老谋子和巩利都站他这一头。



这位便也开始公事公办,没再发生什么冲突。



但张远也加着小心,处处提防,免得惹出事端来。



难得日头平静,他也全情沉浸到了工作当中。



这天下了戏,助理把叮当作响的手机递给了他。



“喂!”



电话对面一声大吼,吓得张远赶忙拿远些。



“轻点,别那么激动。”他抱怨道。



而电话对面的宁昊则声音不减:“我能不激动嘛!”



“《疯狂的石头》的最终票房统计出来啦!”



这片子最终总共上映了51天时间。



最后一周的票房不足百万,便被安排下档了。



那年头片子上,如果票房不错的话,甚至能排片两三个月。



不像后世,一部片子能排满一个月档期就该烧高香了。



“你猜有多少!”大脑袋骄傲无比。



“5000万?”张远起初的预期是4000万,但前两周票房已经破4000万了,所以肯定不止。



而一般的电影,票房最多的时间段,就是前两到三周。



“有5600万呢!”



哦,比自己猜的还更多些。



在《超人归来》的“进攻”下,这片子顶了一周时间。



虽然只有短短的一周,但在观众眼里,这场面仿佛就像是国足在巴西队面前硬顶了半场没让对方进球一样。



之后中影见时间差不多,华纳兄弟那边又给了压力,便大幅调低了排片。



张远立即心算了一下。



按照41/59的比例,制片方能拿到41%,也就是差不多2300万。



350万的投资份额,他和华哥各150万,中影50万。



再加上中影还得拿走总票房的5%作为国家电影专项基金。



不过这部分如果关系到位,其实是可以退回大部分的。



并且几年后国家还通过这份基金推出了补贴政策。



既电影票房过亿,便能拿到1000万的基金补助。



这项政策的结果,其实就是小公司被抽血补贴大公司。



“这么算来,到我手里的,应该是差不多1000万……”



“还得他娘的扣税。”



税款也有补贴政策,与公司所在地政策和国家各种明细条例相关,还是有钱有势的更容易获得。



张远估摸了一下。



单论收益金额,不过是还行的程度。



但电影票房不是加减法的数学题,不能这么看。



在影片盈利后,最重要的数据,其实是投资回报比。



在这点上,《疯狂的石头》正如其名,堪称疯狂!



投资票房比达到了1:16。



制片方的投资收益比也超过了1:6!



中影投了50万,可单单票房分成就能拿到300多万。



哪怕是老谋子,冯晓刚这二位,投资回报比也做不到这个程度。



当然,他们会有很多赞助和额外收益,实际收益并不低。



一部电影,做到投资票房比1:3,就能回本。



做到1:5,就算大成功。



能做到1:7,就值得大办特办,开香槟庆祝了。



所以……



“张远,我们得搞个庆功宴!”宁昊提议道。



“可以,不过我在剧组拍戏走不开,要不你们庆祝吧。”



“你不在我们还庆祝毛线啊!”宁昊立即驳斥。



这片子最大的功臣就是他,拍照都得站C位。



他不来,宁昊自己都过意不去。



“嗯……我等你!”



“等你拍完戏,我们再庆祝。”



“行,到时候你定地方,我出钱。”



“嘿嘿嘿,好。”



张远放下手机,深呼吸几口,这才稳定心绪。



这部片子,赚多少钱其实并不重要。



就像《宝贝女儿好妈妈》与动画公司一样。



这部片子的意义,是展示潜力!



张远记得,前世这片子刚好卡在了今年国产电影票房第十位。



现在经过他的操作,应该能排在第六位左右。



但这片子,是榜单上所有电影中,投资最低的!



有了这匹黑马,从今往后,他在电影投资者一行里,也能叫得上名号啦。



有人欢喜有人愁。



一同参加了首映式的冯晓刚见到这成绩,眯着眼睛直嘬牙。



这年头国产电影一年也出不了几部破亿票房的。



能有五千万票房,已经是很不错的成绩。



冯导心想,他看片时预估,这片子能回本就不错。



可现在……



这两年,华夏的大导演集体进入了一个误区。



就是演员,制作,画面大于剧本。



所以他才会出现如此错估。



“莫非,我以后要多出一个对手了?”



说到这里,他又琢磨起来。



自己的对手,到底是宁昊,还是在背后操作的张远呢?



桦宜那哥俩更是无语。



一部电影就干出了5000多万。



而且还是这小子投资的第一部电影!



桦宜投资的电影首次票房破亿,还是04年的《功夫》。



之前的《大腕》,《天地英雄》这几部片子的票房,还不如《疯狂的石头》呢。



更恐怖的是,按照协议,张远需要在第二年完成5000万的营收总额。



可这一部电影就已经干出来1/4了!



而中影那头,老韩和老杨也如张远预计的那般,看着这份票房报告笑个不停。



“呵呵呵,有意思有意思。”



“50万小钱,还买出个希望来了。”韩三品拍了拍自己的后脑勺。



300多万的收益对中影来说就是毛毛雨。



但意义重大。



“之后宁昊的片子,我们得多关照了。”老韩做了绝对。



“我觉得不光是宁昊,张远鼓捣的东西,也得重点关注一下。”杨步庭慢悠悠的说道。



“对,还有这小子。”



“没他忙前忙后,单凭宁昊搞不出这么大的动静来。”



“多支持,希望他们这帮年轻人,能为华夏电影打开更大的市场。”



“哼!”说罢,韩三品冷哼了一声。



“《超人归来》也快下档了,还不到6000万,估计最终票房最多就6000出头。”



94年开始,华夏每年引进10部海外电影。



加入WTO后,三年内增加50部进口大片。



其中20部采用分账模式。



《超人归来》就是分账片。



而此时分账片,海外制片方的分成比例是多少呢?



13%……



纯纯的薅帝国主义羊毛。



到了2012年签订中美电影协议后,好莱坞电影在该比例上才调整到了25%。



但是,进口电影的收益,是纯收益。



所谓的25%,是制片方的净收益,所有宣发,税务,基金,都由国内发行方承担。



比如后世《复联4》内地票房42亿,那迪士尼到手就是10.5亿税后收入。



但现在就13%,帝国主义肯定不乐意啊。



这就是华纳兄弟为何会与中影合资公司的原因。



他们想用合资公司发行,能多赚点。



顺便还能投资国内影片,外加拉着中影一起承担风险。



《超人归来》声势浩大,宣发花了不少钱。



老韩现在一算账。



还薅啥帝国主义羊毛啊。



都差点被人薅了!



最后刨去开销和档期成本,能到手的收益,估计500万都不到。



如果是进口批片,也就是买断制的,中影就能拿到除院线外的51%。



问题你这不是批片,我还得负责宣发。



还得四处打招呼,给你排挡,挤占其他华夏电影的档期。



国内的院线和从业者都要说闲话。



“我看网络上都说这块石头克超人,我觉得大家说的有道理啊。”



“要不是为了这片子,估计《疯狂的石头》票房还能更高!”



“说不定就超了这片子呢。”韩三品心说我忙前忙后,还不如支持咱们国家的新人呢。



“下次不这么搞了,大家凭实力说话嘛。”



“对,大家凭实力说话!”



中影的两位高层,就此达成共识……



第五百五十章 凭实力说话[2/2页]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