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帝:我谢谢你哦_第二百章 定海神针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章 定海神针[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就爱电子书] http://m.9atxt.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袁阔成老爷子是29年生人,到03年时,已经74岁了。



老年人睡得早。



这不,到了九点来钟,老头喝了杯热牛奶助眠,用热水泡完脚,又带上老花镜看了会儿报纸。



待到手上沾满油墨香后,便掀开套了绸子面被套的厚棉被,打算舒舒服服的睡上一觉。



按照华夏传统,好面料分为“绫罗绸缎”。



曲艺行的规矩多,不爱用缎子面的,因为缎子同“断子”,不好听。



女儿早就想给老头换羽绒被,可老爷子说,他喜欢棉被的味道。



而且棉被厚重,压在身上有种塌实的感觉。



那一辈的老艺人,大多踏踏实实的钻研业务,一辈子也没发啥大财。



叮铃铃……



一只脚才跨进被窝,屁股刚搭到床上,忽闻家中电话铃响。



女儿给老爷子买了手机,可老头经常忘记充电,也用不惯,还是爱用座机。



“大半夜的,谁打来的……”



对老头来说,9点已经是大半夜啦。



有些恼怒的来到电话前,老年人睡眠本就质差量少,刚有点睡意就被打断,怎能不恼。



老爷子家的座机也是最老式的那种,没有来电显示功能。



张远尤记得当年步步高电话的那段广告。



一个眼镜男身穿鲲鲲同款背带裤,面色欣喜的接起电话:“喂,小丽啊!”



老头接电话前面色不善,接起后不久,便也换上了“步步高”同款表情。



“哦,是张远啊。”



“老爷子,喜报啊,我帮我师姐找到工作啦!”



袁阔成一皱眉,他到现在对张远的“师姐”称呼依旧不太习惯。



“什么工作?”



“之前我不和您说过,领她去见了位影视公司老板,现在有着落了。”



“不久后有部新戏开拍,我师姐有试镜的机会。”



“哦!”



【收到来自袁阔成的感谢,评书技巧 2,评书基础 3!】



袁先生想起了之前的事。



此时的他只有一个反应。



阿远,你又来真的啊!



老爷子觉得,能将小狮子带到影视圈老板面前,怕已经用尽了张远为数不多的人脉。



他还挺感动,明明才见过几面,人家却那么上心。



心说小狮子之后的路还得看造化,总不能啥事都靠张远张罗吧。



然后,人家就张罗好了……



老头当然欣喜,依照他和刘田利的关系,他可是看着刘诗施长起来的,与自家孙女没啥两样。



这样感情,能不疼吗?



所以几秒的欣喜过后,他便思考到。



影视圈的角色哪是那么好找的,这小子不会找个下流的小剧组,就把我家小狮子往里送吧。



“张远,这是啥剧组啊?”



张远大致猜到了老头的想法。



心说可怜天下父母心,自己得让老头安心。



给老头大致介绍了一番后,他着重说到了一个人。



“袁先生,这部片子的女主角是何赛飞老师。”



“哦……”老头一听到何赛飞,心便放下了大半。



原因有两点。



一来,何老师出名,她愿意去的剧组,定不是野鸡小剧组。



二来,何赛飞老师算是半个同行,老头能说上话。



何赛飞老师可是越剧名伶,都说曲艺不分家,作为评书界大拿的袁老,自然能与对方搭上线。



而且更让老头放心的,是何赛飞的性子。



总结起来,就一个字。



泼!



泼辣的泼!



何老师86年就开始演电影,最早是谢铁骊导演的《红楼梦》,这部八集的电影拍了足足三年,她在其中饰演妙玉。



而后便开始逐渐走偏……



何赛飞老师在之后的演绎生涯中,几乎成了妓女和姨太太专业户。



《大红灯笼高高挂》中饰演三太太。



《红粉》中饰演妓女小萼。



到了《大宅门》这部戏,算是彻底齐活了,饰演了妓女出身的二太太……



那为啥老让她演这类角色呢?



关键,还是性格合适。



这位可是出了名的脾气大,说话直,从演员到导演,就没有她不敢怼的。



看不惯谁就说谁。



若换做一般人有她脾气,估计早就混不下去了。



可奈何人家有真能耐,演技好,气质好,长得好。



在拍摄《大宅门》前,她一心想要饰演杨九红这个角色,可绰号宝爷的导演兼原作者郭宝昌却一直没有点头认可。



结果何赛飞急了眼,当着众人的面,跳到椅子上指着郭宝昌的鼻子撒泼。



“你是不是看不上我!”



“是不是从来就看不起我,就觉得我演不了!”



连哭带闹,哇哇骂街呀!



可这一闹,宝爷却发现,自己原以为唱越剧的都是柔柔弱弱,人美嗓甜。



可这位不光脾气大,爆发力也强,反倒让他来了兴趣。



结果一试戏,便把宝爷吓了一跳。



试镜的内容只是让她哭,可这位老姐姐直接用牙扯着手中的白布,愣是撕碎了。



就这一场戏,宝爷当场拍板,杨九红非她莫属,谁来都不好使!



袁阔成清楚,有何赛飞在剧组,自己若是打过招呼,以她的泼劲,谁若是想欺负自家小狮子,先问问何老师答不答应吧。



“好啊,太好了。”老爷子难得露出得意的笑容:“有时间来家吃饭,我叫上小狮子一块。”



对老头来说,来家吃饭就是很高的待遇啦,哪怕就吃完炸酱面。



“行,我都听您的。”张远乐呵的说完,觉得时机差不多,便引出正题。



“袁老,您知道的,我组了个相声班社。”



“对,我去过,不错。”



“其实我们那儿一直想找位老先生说书,增强节目的多样性。”



“可我想来想去,满评书界找去,恐怕也没比袁先生您更好的了。”张远捧着说道。



“所以我想问问您,有没有功夫来咱们这说本长书。”



袁先生犹豫了。



在小剧场说书这事,他都多少年不干了。



倒不是不爱,或者嫌钱少,只是太累,而且听书的观众着实不多。



相声和评书虽然是两门艺术,但其实关系挺近,因为都是语言的艺术。



唱大鼓的要会唱,还得会打鼓。



唱戏的得会唱,还得有身段,做派,功夫。



不用唱,不用家伙什的,传统曲艺中找来找去,也就那么几样。



相声界有句玩笑话,人缘不好的才说书,但凡有一个朋友,都说相声了。



这是调侃,也说明两者关系近。



而且评书演员和相声演员一样,是一项非常需要观众反馈的艺术形式。



台下观众越来劲,台上的演员越卖力气。



甚至有老先生因为观众太热情而泪洒当场,直说死而无憾的。



可现在评书的观众实在是不多,这便是袁先生犹豫的原因。



可拒绝?



不好拒绝。



人家才费心费力,为小狮子安排了进入影视圈的拍门砖,这时候翻脸不认人,也太没有江湖道义了。



袁老思考再三,严肃的答应了下来。



而且为了还张远人情,他不光打算说,还要说自己最拿手的《三国》!



后世高希希版的《三国演义》在津门卫视播出时,就找过袁老说书。



在整个行业内,说起《三国》这部书,袁阔成是公认的大师。



和老爷子说完,张远立马通知郭德罡。



“啊,袁阔成先生要来说书!”



郭老师都吓了一跳。



咱这小庙能请的起这尊大佛?



广德楼找袁阔成说书,相当于洗头房开业找来刘德华剪彩。



第二百章 定海神针[1/2页]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