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箭术开始修行_第200章 抉择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00章 抉择[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就爱电子书] http://m.9atxt.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



“……”



“此战,斩杀蛮族联军八万有余,洪泽营将士总共阵亡七千三百六十一人,伤两千二百一十九人……”



“……”



“腊月二十四日。”



“陈三石率领洪泽营全体将士,在狼居胥山上祭天,之后在蛮族大都举行禅礼,蛮族四部大汗宣布归顺我大盛。”



战报很详细。



但听到最后。



文武百官只从当中提炼出来三个词语。



饮马冰河!



封狼居胥!



禅于蛮都!



这三个词语,日后将会变作成语!



这三个成语,哪一个单独拿出来,也都是天大的奇功。



可它们……



融合在一起了!



以至于请和殿内,陷入到死一般的沉寂当中。



战报的结果如果属实,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



陈三石仅仅凭借着一营兵马,就把困扰中原四国数百年的蛮人问题,几乎解决!



累积损失将近十名武圣!



蛮族如今活着的,就算是有,恐怕也只剩下最后的一两名。



还有损失的二十万兵马!



算下来。



没有五十年的时间,根本不可能恢复得过来!



五十年以内,北境都不会再有战事!



此等功劳……



哪怕是当初太祖曹燮立国之后,亲自册封的十二名上将,也没有过如此巨大的功劳。



也就是说。



年仅二十一岁的陈三石的功勋,超过了大盛朝立国以来的任何一人!



配享太庙!



足以配享太庙!



武庙十哲,当有他一袭之地!



活着的……



武庙十哲,兵家之圣!



经过长达盏茶时间的沉寂之后,才陆陆续续有人回过神来,仍旧在不停地倒抽冷气,沉浸在震撼当中。



直到最后。



也没有闹出太大的动静。



更多的是窃窃私语。



“这陈将军,才二十一岁吧?”



“二十一岁,就到达如此成就。”



“实乃我辈武将之楷模!”



“如此大的功劳,封侯是肯定的。”



“单纯按照功劳来说,其实国公都没问题……”



“但就是问题所在。”



“真要是封了国公,他才二十一岁,以后还有的是机会立功封赏,再往上……”



“岂不是要异姓王了?”



“我大盛朝自从立国以后,都还没有过异姓王吧?”



“这是以后的事情。”



“……”



龙椅之上。



隆庆皇帝的面容上看不出神色,瞳孔变得愈发幽深。



“恭喜陛下!”



群臣这时候才说道。



“蛮族心腹大患已除!”



“之后北境将再无战事!”



“北境百姓幸甚之至,我大盛朝幸甚之至!”



“大盛朝必将千秋万代!”



“……”



“严良。”



隆庆皇帝的龙音响起,终止群臣的话:“最近几天,你和内阁好好商议一下,该怎么封赏陈三石,然后递到万寿宫去。”



“老臣,遵命!”



严良躬身领命。



隆庆皇帝起身离去。



他来到屏风后,立即往嘴里塞了几颗丹药。



煞气入体!



还好,数量不多。



但只怕是也要休养一些时日。



“陛下?”



黄鸿急忙上前,但被示意停下。



“几十年了。”



隆庆皇帝就地坐在蒲团上调息:“朕的老弟兄孙象宗,马上就要去了,一百年的寿元,也算是喜丧,朕也算是对得起他。”



“这是自然。”



黄鸿附和道:“孙督师有功于社稷,有功于大盛,但同时,也数次对陛下不敬,还记得隆庆五十七年,他在皇宫外捅死了当时的兵部尚书。



“像这样的罪过,他可没少犯下。



“每一样,都是死罪。



“能容他到现在,完全是陛下宽宏大量,又念及往日旧情,陛下,自然对得起他,也对得起每一个朝臣。”



“是啊,北境的麻烦没了。”



隆庆皇帝闭目道:“新的麻烦又出来了,孙象宗,到死都在骗朕。”



“陛下是指?”



黄鸿隐隐有了猜测,但他不敢再打扰,缓缓退下。



与此同时。



屏风前的太监也高声道:“退朝——”



……



大庆。



皇宫。



御书房。



“阿妹?”



顾心兰日日都守在后门处,终于见到一袭黑金衣裙的女帝御剑归来。



她焦急地咬着嘴唇:“怎么样了?咋不见石哥儿?”



“他在阴山。”



大庆女帝行走之间,清风拂面而过,那一柄飞剑也迅速缩小,直到化作袖珍之物后消失不见。



“阴山?”



顾心兰很快想起这个地方。



作为一个将军夫人,她的家中就挂着舆图,就算是不刻意去研究,也多多少少会看上几眼,自然知道那是什么地方。



“呀。”



顾心兰担忧道:“那不是蛮人的京城么?石哥儿他这次不是就一万多人,怎么都打到那里去了……”



“阿姐竟然还知道他手底下有多少人。”



大庆女帝称赞道:“看来阿姐对政务的处理是愈发熟练了。”



盛朝的战事闹得如此之大。



即便是有延迟性。



庆国这边也是会多多少少得到一些情报的。



“归荑,你有没有帮石哥儿?”



顾心兰问道:“他一个人,别再出什么事儿。”



“朕凭什么帮他?”



女帝来到殿内,就看见趴在鹿皮毯子上学走路的婴孩。



“姨、姨木~”



婴孩含糊不清地喊着。



“你这凡夫俗子,整日就知道傻乐。”



女帝直接将其掠过,朝着书案走去。



“归荑?!”



顾心兰有些生气地说道:“若是阴山的危险你实在处理不了,阿姐自然也不会逼着你去冒险,毕竟那是阿姐的男人,不是你的,可我分明看到凉州方向的红光消失,说明大危已解,你要是这都见死不救,说明你真是修仙修得六亲不认了。”



“阿姐,你、你竟然因为他责怪朕?”



女帝面颊变得更加冰冷:“你放心吧,他没死。”



“当真?”



顾心兰意识到自己说话有些着急,连忙上去拉住妹妹的手:“归荑,阿姐是真的担心你,这次见面以后,总觉得你怪怪的,害怕有一天,你连姐姐都不认了。”



“阿姐,我辈修士要封心红尘,否则将来在突破之时,是有可能会入心魔的,这些跟你说,你也不懂。”



女帝握着姐姐的纤手:“那个陈三石,你也不必担心,他立了大功,是不会死在大漠里的,就算要死,也是死在北凉。”



“立功,还要死?”



顾心兰有些没想明白:“这是哪门子道理?”



“功高震主。”



女帝不急不慢地讲道:“盛国老皇帝生性多疑度量狭隘,是容不下封疆大吏有真才实干,还拥有民心的,好不容易盼死孙象宗,又来了一个孙象宗的弟子,他能睡得着觉吗?”



“盛国的皇帝,真有这么坏心眼?”



顾心兰对于详细事情并不知情:“那怎么办呀?”



“简单。”



女帝平静地说道:“你写信把他喊来大庆,当我大庆的驸马,既能一家团圆,又能享荣华富贵,岂不是一举多得?”



“只怕石哥儿,是不会愿意的……”



……



大漠。



蛮族大都。



“大人!”



“弟兄们都准备好了,随时可以开拔回凉州。”



“你们先出发吧。”



陈三石吩咐一句后,回过头看着面前的两人。



宇文大汗宇文景濂,和九皇子宇文信。



经过陈三石的安排后。



扶持了宇文部落,帮他们占据新的地盘。



然后,又让宇文大汗退位,让九皇子宇文信上位大汗,顺便还处理掉了几个对他不满的兄弟和叔叔。



“好好干。”



陈三石拍拍他的肩膀:“我等你回来找我报仇。”



“好,你等着!”



九皇子宇文信信誓旦旦地说道:“十、二十年内,我就杀回北凉找你!”



陈三石没有再理睬,走出大都城之后,骑上白鹄马,几个呼吸之后就消失在漠南的尽头。



“唉……”



宇文景濂眼看着白衣走远,才长出一口气,终于敢颤颤巍巍地坐下。



这一次。



他们所有部落的损失,都太惨重了。



“父亲!”



九皇子宇文信安慰道:“你不必难过,我说到做到,二十年内,必定率领天族勇士,杀回北凉,生擒白袍!”



“不可,万万不可啊!”



宇文景濂闻言骇然失色:“我儿,如今我宇文部得到不错的利益,你又坐上大汗的位置,这辈子只需要安安静静地享乐就好,千万不要想着去打北凉,否则的话,我宇文一族只怕是连现在的地位都保不住啊!”



“父亲,你这是什么意思?我承认,我现在是还不够强。”



宇文信反问道:“但是难道,我就没有厚积薄发,大器晚成的可能性吗?”



“绝无此种可能!”



宇文景濂脱口而出。



……



离开蛮族大都之后。



洪泽营一路急行军南下,朝着北凉返回。



同袍的尸体太多。



实在是不可能全部带回去。



但他们沿途若是遇到,都会在陈将军亲自带领下,就近找个不错的地方掩埋立碑,而且每一个人,都有名有姓。



返回的途中,大漠之上纷纷扬扬地飘起雪花。



不过这雪,是自然的。



途中。



他们路过玛瑙河。



“回头,可以专门调个几千人来此地驻守。”



汪直看着辽阔的草原:“这一带牧草极其肥沃,就连蛮族都有相当一部分战马出自这里,咱们北凉以后,也不会缺马了。”



“是啊,都是弟兄们换来的。”



陈三石说道:“加快速度吧,过年是赶不上了,看看能不能赶上元宵节。”



……



二十五日后。



凉州城门。



数以十万计的百姓在城外迎接。



他们都已经得知。



这次凉州的妖魔。



全都是那位陈三石,陈将军率领着洪泽营赶走的!



是陈将军和洪泽营,救了他们,救了凉州上上下下几百万人!



犹如他们的,神明!



“我没记错的话,这位陈将军,是孙督师的关门弟子吧?”



“对,错不了,就不到三年前收的。”



“咳咳~”



一名耄耋老人拄着拐杖:“老朽年轻的时候,就是孙督师在北边打了几场大仗,换来北凉二十多年的安宁,如今,又是孙督师的弟子救了我们,真是一脉传承啊!”



“听说孙督年岁已高,这次出征都没有随军,你们说,他的衣钵将来是不是就由陈将军来继承?”



“那还用说吗?”



“咦,但是孙督师不是还有个大弟子,那位吕将军么,虽然在北凉的时间不久,但我可没少听说书先生讲他的故事。”



“那也比不上陈将军啊。”



“陈将军打的仗,哪一次不是惊天动地?”



“对对对。”



“而且孙督师一看也没有要传衣钵给大弟子的意思,否则的话非要收这个关门弟子做什么?”



“说得有理。”



“不管怎么说,我觉得陈将军留下来当督师最好。”



“是啊。”



“陈将军当年还干过携民渡江的事情,将来有朝一日要是凉州再遭难,他肯定也不会弃我们于不顾。”



“说得对,说得对!”



“……”



“回来了,大家伙快看!”



万众瞩目之下。



荒野官道上。



扬起漫天灰尘。



他们脚下的土地开始颤动。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大盛的旗帜,然后便是鎏金的“陈”字将旗。



白袍白马走在队伍的最前方。



“乡亲们!”



“陈将军是我们的救命恩人呐!”



“我们可得好好感谢!”



“……”



不用他说,百姓们也早就准备好各式各样的东西,齐齐跪倒在地。



“陈将军在上!”



“请受我等一拜!”



“……”



不远处。



骑在千寻身上的陈三石看见这一幕后,不得不下马徒步:“诸位乡亲,职责所在,陈某人自己家眷也在城内,自当竭尽全力,不至于如此的。”



“将军这是哪里的话。”



“您这是天大的功德。”



“如果可以的话,都应该给陈将军建座功德庙。”



“……”



“这话可说不得。”



陈三石连忙说道:“陈某哪里消受得起?”



“恩人!”



“陈将军和部下,都是我们的恩人!”



“嘿,老张你是才搬到凉州来的,你儿子不就在洪泽营吗?”



洪泽营许多将士都是从京城或者其他地方调来的,入驻以后,家眷也都会陆陆续续迁徙过来,一起在凉州城内住下。



“可不是嘛,当时我还说呢,不好好待在京城,跑来这荒山野岭,结果想不到,立了这么大的功劳。”



“这次肯定要升官发财了吧。”



“同喜同喜。”



“咦,老张,你儿子帮我挑过水,我认识他,怎么没见着他人?”



“咯噔~”



老头心间一沉,本就跪倒的他,彻底瘫倒在地上。



百姓们的气氛。



也逐渐变得凝重起来。



阵亡七千将士,按照五口之家来算的话,就是三万余家眷。



这三万余人的天,还是塌了。



“诸位乡亲们,都起来吧。”



陈三石一个一个地扶了半天,才终于带动人们主动起身。



他看着用呆滞目光望着自己的男女老少们,最终开口道:“你们家里的儿子、丈夫,跟着我打仗没能回来,是我陈三石无能。



“但是,他们的死,将会换来凉州乃至整个北境长达数十年的安宁!”



“我向你们保证,他们每一个人的名字,都会报给朝廷,朝廷是不会亏待你们的!



“我陈三石,也不会忘记你们。”



安抚过阵亡将士家眷之后。



其余的百姓们又簇拥着上来送东西,鸡蛋、白面、青菜、条件好的甚至还有咸鸭蛋,腊肉。



“大人,这可如何是好?”



赵康十分苦恼地说道:“按照军纪,督师是不让咱们收百姓的东西的,说这样容易造成吃拿卡要,可他们非要给,挡都挡不住。”



“王力。”



陈三石唤来部下:“你带着人,收东西的时候记一下姓名,收的东西价值多少,回头就换成同等价值的米面粮食。”



“好,我知道了。”



王力抱拳离去。



进城的路。



足足花了半个多时辰才走完。



兰姐儿不在,孙璃也不能见面。



这次来接他的。



只有孙不器和陈云溪。



“爹爹。”



陈云溪拿着一串糖葫芦:“溪溪写字换钱,给你买的。”



“哟,你才几岁就能挣钱了。”



陈三石把她抱上马背:“不过,你怎么想着买糖葫芦?”



“上次爹爹不是挺爱吃的吗?”



陈云溪认真地说道。



“是,我挺爱吃的。”



陈三石吃着糖葫芦,看着身边的孙不器:“怎么,有话要说?”



“是我爹。”



孙不器说道:“我爹说你回来以后,立即去府里见他。”



师父……



陈三石微微颔首。



是该先去看看他老人家。



“好,我知道了。”



陈三石应了一声,就快马前往督师府。



在后山的湖边凉亭内,见到在钓鱼的孙象宗。



出乎意料的是。



这次老人家身边的鱼篓里,装的满满当当都是鱼。



他正把一条大鲶鱼从鱼钩上取下来,心情颇为不错:“嘿,老夫临了临了,总算是神功大成了!”



“师父。”



陈三石来到身边,抱拳道:“弟子回来了。”



“干得不错,这次,连我都没想到。”



孙象宗话锋一转:“不过老夫叫你来,不是要夸你的,是想问问你接下来如何打算。”



“打算?”



陈三石问道:“师父,你是指……”



“你有两条路。”



孙象宗重新抛竿,说道:“第一,就是带着你师姐他们离开这里,找个地方隐居起来,老夫在外面有些朋友能帮你安置好,但你小子如今也算是声名在外,能藏多久,难说。



“这第二呢,就是继续留在凉州,领你的兵,练你的武,后面免不了要遇到更多的麻烦事。



“老夫就带你去见一些人。



“你,选哪个?”



第200章 抉择[2/2页]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