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箭术开始修行_第159章 收邓丰,定莱州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59章 收邓丰,定莱州[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就爱电子书] http://m.9atxt.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夕阳落下,夜幕升起。



昭通府城内,一片死寂。



数千将士,十几万百姓,全部都拥挤在各个城门附近,城墙上、街道上、家门前,看起来就像是灾荒年间的流民聚集在一起,没有人敢回到屋子里休憩,因为谁也不知道城外的敌军会不会提前攻城,神经紧绷到极致。



六个时辰!



距离盛人给的最后期限,仅仅剩下六个时辰!



“报!”



“将军!不好了!封死了——”



“城外的敌军不再围三阙一,咱们的斥候彻底出不去了!”



“敌军还准备好各种大型攻城器械……看样子天亮之后,他们真的准备攻城!”



“慌什么?!”



邓丰雄浑的声音响彻在黑暗中:“让他们攻!他们攻得上来吗?”



几名部下问道。



“大将军,可……可是您不是说,天亮之后,咱们的援军十五日之后,也就是明天天亮就会赶到吗?”



“……”



“对,没错。”



邓丰不得不给出肯定的答复:“天亮之后援军就到了!到时候,陛下的七万大军,加上永乐府的五万精锐,总共十二万大军,盛人必将兵败如山倒,今夜,是黎明前最后的黑暗!



一个字,拖!



他也算是镇守边疆大半辈子。



从来没有像如今一样,承受如此巨大的压力。



而且这一切的压力,都来自于一个年轻人,陈三石!



这个人!



在短短一个月内,竟然把大半个莱州都收入囊中!



千军万马避白袍!



何等手段!



最关键的是……



根据他得到的消息来看,绝大多数城池都是自愿的,就算守军不愿意,城里的老百姓也是一百个愿意,不少甚至造反,因为玄甲军所到之处,杀贪官、开粮仓、与民秋毫无犯,话说难听点,比……比他们大庆国自己人对自己人都要好!



邓丰早就听说过这个人“携民渡江”的事迹,内心深处一直半信半疑,如果是真的自然是值得敬佩的,但事情毕竟是大盛皇帝亲自昭告天下传出来的,有非常大的造势的嫌疑。



可如今看来,似乎是真的!



一个所到之处,百姓宁愿冒着死在守军刀下也要归顺的人,必然是真心对待百姓的,就算是装的,他也必须一直装下去。



从这种角度来说,天下有这样一位将军,或者大庆要是有这样一位将军,该多好!将会是庆国之大幸,百姓之大幸!



可惜,他是敌人!



一个强劲且前途无量的敌人!



好在。



他们还能赢!



只要拖到天亮!



打起来,见到血以后,便是攻守之势异也!



如果能活捉陈三石,让他归为大庆所用,是最好不过的事情!



邓丰继续镇压着军心:“八府也不可能归降,只不过是虚张声势而已,他们仍旧在跟我们一起坚守!目的就是乱我阵脚,盛人的话,大家一句都不要相信!”



在苦口婆心的劝说下。



城内的骚动再一次艰难地平息。



“援军……”



部下和百姓不知道,但是作为副将的宋洪彪一清二楚,援军明天根本就到不了,至于五天以后是不是真的能到,谁知道呢。



搞不好,唐王李恭,也在和邓丰一样把援军抵达的日期故意往前说,来诓骗他们守城。



……



永乐府。



“好!”



李恭在得到昭通府尚且没有失守的情报后,心里的大石头算是彻底落下:“最后五天!盛人已经不可能再打下昭通府了!收复莱州全境,继而窥探盛朝中原,指日可待!”



“邓将军不愧是我大庆脊梁!”



副将赞叹道:“王爷,局势已稳!”



“是啊。”



李恭抬手下令:“通知城内全体将士,尤其是骑兵,日夜整装待发,以我对孟去疾的了解,三日之内他必定撤军!城外撤军之时,就是我等出城反攻之日!”



“是!”



……



城外,大盛军营。



“南徐十万大军直逼虎牢关!”



“昭通府里的邓丰还是没有降,这次,是真的没时间了!”



孟去疾叹着气把情报的递给其他人看:“房将军,真的要撤退了,再不撤退就真的来不及了!”



他平生尚且未有过败绩。



继续拖下去,溃败的风险会超过六成,他是断然不会冒这个险的。



“再等等。”



房青云还是同样的说辞:“陈参将说得很清楚,十五日内令昭通府出城投降,少一个晚上,哪怕一个时辰都不是十五日,所以,为什么不等到天亮以后,再说呢?”



詹台明跟着劝说道:“大帅,事已至此,不如就再等等!”



“永乐府离昭通府很近,通信时间大概六个时辰,那就等到明日黄昏,这是……最后的期限!”



孟去疾已然觉得是在冒平生最大风险:“另外同意沙文龙和崔从义的建议,如果天亮之后,昭通府城内的人还是没有出城投降的话,届时收回陈三石的假节钺之权,绝对不能让他攻城,已经没有时间了!然后,命令沙文龙等人把他带回来听候发落,我大军立即撤退,回到大盛境内,驻守边关,以静制动!”



在他看来,军令状陈三石是不可能完得成了。



但是这件事情,也不能怪陈三石,二十七府望风而降,已然是惊世骇俗,昭通府拿不下来也算是正常,但军中无戏言,必须先押回来,然后再看看具体怎么处置。



……



昭通府城外,大盛军营。



“大帅同意了。”



沙文龙起身下令:“前后左右四部参将听令,你们去盯着陈三石,天亮之后,立即把他拿下,然后我等火速撤退!”



“是!”



几名参将领命离去。



“不行!送他回去,他必定不会死!”



崔从义说道:“你看孟大帅的意思,分明是觉得错不在他,估计到时候最多也就是个死罪可免活罪难逃,无非是戴罪立功,屁用没有!”



“那也要先把他押回去再说!”



沙文龙冷哼道:“最好是他抗命,继续强行攻城,这样你我二人,正好有理由要了他的性命!””



……



玄甲军大帐。



【功法:镇国龙枪.通脉(精通)】



【进度:155/1000】



距离最后的时辰越来越近,陈三石仍旧在不慌不忙地练枪。



“大人!”



夏琮来到身边,附耳低声道:“沙文龙他们的几个参将跑到咱们军营里附近来,不知道在做什么。”



“不用理会。”



陈三石淡淡道:“原计划进行,让崔从义,沙文龙他们几个人该干什么干什么,天亮之前渎职,我照样可以砍他们的头。”



“是!”



夏琮离去。



“大人。”



赵康趁着四下无人,小声说道:“这个沙文龙实在该死,从那次在渔阳宗就不来支援咱们,在明州也一直针对,要不是属下无能,现在就去把他的头砍下来!”



“伱也去忙你的。”



陈三石没有接话。



裴天南,还在呢。



香火神教的两个人也在。



表面上看是两个玄象大将,实际上,背地里还有个武圣,外加上两名修炼香火神道的教徒。



他们守在这里,只怕是也有什么企图。



莱州城内,还有一座大庙,但要是单纯收集香火的话,肯定不至于这么多人待在这里。



但,他们总有分开的时候。



癞子头,早晚有出手的机会。



“大人。”



路书华匆匆赶来:“时间差不多了。”



“铿!”



陈三石停下手中的动作,用枪纂把长枪倒插进黄泥地中:“开始吧。”



……



城内。



午夜子时,夜深人静。



困在城内将近三个月的庆国守军,渐渐支撑不住疲惫,但身子仍旧紧绷着,最多也就是维持着半睡半醒的状态,没有一个人真的能够睡着。



“咕~”



饥肠辘辘的声音接连响起,所有人都有气无力地等待着今日的粮食发放。



“将军,粮草……”



“没了!”



宋洪彪说道:“就算是减少供给,也只够最后两天了,要不要先把百姓的粮食停一停,先把弟兄们顾好……”



昭通府作为莱州的第二大粮仓,粮草还算是充足,只是城里的百姓太多了,十几万百姓,一天的消耗量不知道有多大。



可是又需要大家守城,即便后来每天减少配给,粮仓也还是渐渐见底。



“不要声张!”



邓丰盘膝坐在地上,迅速做出决断:“不要减少供给,把所有粮食全部拿出来,让大家吃个够,熬过今夜,就都不是问题!”



之后打起来,就算是饿着也能撑几天,援军到来就好了。



“是,我知道了!”



宋洪彪领命离去。



很快,一桶桶的蒸熟的粟米饭,开始按照顺序发放。



“吃饭了!”



“咦~”



“今日不是稀粥了。”



“将军还杀了马!人人碗里还有一大块肉!”



“邓将军真乃仁义之将啊!”



“是啊,不过听说那个陈三石也这样。”



“是吗?”



“真的,听说要是城里粮食不够,他还会调大盛军队里的粮食给老百姓,有好多闹饥荒的地方,快要饿死的人都活过来了。”



“唉……”



“两个好人,为什么非得拼个你死我活呢?”



“是啊!”



“算了,明天一早,援军赶到,咱们反正也能得救,再坚持坚持吧!”



“对,再坚持一下,邓将军对咱们不薄!”



“睡一觉起来,就得救了!”



“……”



百姓和将士们吃饱喝足,才总算是再也压制不住困意,依偎在一起渐渐睡去,只留下少部分人继续巡逻、负责警戒。



梦乡中。



他们好像等来援军,打赢了这场仗,将士们纷纷回到自己的家乡,当地的老百姓也过着跟以前一模一样的生活,再过几日就是大庆的庆歌节,家家户户都团圆在一起,唱起他们的歌曲。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靡室靡家,猃狁之故。不遑启居,猃狁之故……”



这一刻,仿佛他们的回到故乡,亦或者是回归日常生活,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日子过得贫苦,但总算是有家人相伴。



不对……



好像真的是有人在唱歌!



“谁在吟唱?”



“好像是城外!”



“好多人在唱,听起来,就像是成千上万人一样!”



“……”



在一片“窸窸窣窣”的动静中,十几万人一个接着一个惊醒。



“王事靡盬,不遑启处。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歌声不大。



但是贯彻四面八方,笼罩整座昭通府城,期期艾艾,茫茫然然,在每一名百姓,每一个将士的脑海中回荡,余音婉转,深入人心。



此歌名为采薇,恰好是一首在庆国境内流传极为广泛的曲子,而且内容刚好是表达出征将士的思念故乡,和此时此刻此情此景,简直就是天造地设,完美契合。



再加上歌词内容,都是用纯正的庆国山地方言唱出来的,感染力极强,慢慢的城里人,开始情不自禁地跟着一起哼唱。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歌声越来越大,越来越大,最后十几万人齐声跟唱,声音刺破夜幕,响彻整个昭通府城。



城墙下,帐篷里。



一直在闭目养神的邓丰猛然睁开双眼,神色前所未有的凝重起来。



“糟了!”



……



城外。



大盛军营。



“什么动静?!”



一直等待着天亮之后拿人问罪的沙文龙,坐在大帐内小憩,忽然之间被震天动地的歌声所惊醒,他起初还以为有敌袭,仔细听了以后,才发现是有人在唱歌。



不光是他,隔壁的崔从义,曹樊也闻声而来。



“将军!”



“是降卒!庆国的降卒!”



“陈将军之前不是调来两千多名降卒吗,这会儿就是他们在唱歌。”



“降卒?不用他们当挡箭牌,喊过来唱歌?!”



崔从义循着声音来到他们附近降卒聚集的地方。



只见这些庆国的降卒,一个唱的比一个卖力,而且十分投入,甚至有些一边唱一边哭。



崔从义像是抓鸡仔一样,一把拎起一名瘦弱的降卒,质问道:“你们在唱什么呢?”



“陈将军说,只要我们卖力的唱,唱到天亮,就放我们回家!”



降卒带着哭腔说道:“我们想回家啊……”



他们这些人,唱的发自肺腑。



毕竟两万降卒,就剩两千人还没能走,早就归心似箭,不可阻挡。



“儿戏!”



沙文龙根本无法理解如此安排的用意,他嗤笑起来:“崔将军,姓陈的这是狗急跳墙,这种闹着玩儿一样的伎俩都用出来了,我看他是真没什么辙子了!”



“是啊。”



崔从义勾着嘴角:“黔驴技穷,他还能靠着唱歌把城门唱开不成?”



“唱吧,让他们唱!”



沙文冷哼:“唱到天亮,也算是给姓陈的送终!”



曹樊沉默,他只觉得心神不宁。



……



昭通府城,城内。



“够了!”



邓丰火烧眉毛地冲出营帐,气血全开,好似天上洪钟般的声音强行压过歌声:“你们唱什么呢?!不要再唱了!”



即便如此。



也还是足足一盏茶,大家伙唱的都有些累了以后,才渐渐停下来。



“援军!”



“是不是援军来了!”



“对,都是地道的庆国方言,肯定是咱们自己人!”



“四面八方都是自己人!”



“有了,有了!”



“走,去看看!”



“你们做什么?!站住!”



拦都拦不住。



数以万计的百姓,纷纷涌上四面八方的城墙,挤破脑袋朝着外面看去,然而很快……他们就大失所望,因为哪里有什么援军,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仍旧牢固无比的大盛军营,身披精致甲胄的将士们举着火把,井然有序地巡逻者,一切没有任何变化。



至于歌声……



是从大盛军营里面传出来的。



由于距离太远,再加上是夜晚,他们也看不清楚有多少人,只知道几乎每个军营里都有,也就是说,他们庆国的自己人,在帮着盛人包围他们!



“这……”



“哪里来的这么多自家弟兄!”



“错不了!他们的声音、唱腔,百分之百就是咱们的同胞!”



“就算有一个两个能模仿唱腔,也绝对不可能有这么多人!”



“五千人?”



“不对,起码一万,两万人!”



“五万!”



“哪里来的这么多人,之前的降卒不是都释放了吗?”



“昨天玄甲军才回来,人是他们从八府带回来的,新的降卒!”



“也就是说,八府,真的降了!”



“……”



“胡说——”



“八府不可能降!”



邓丰冲上城墙:“假的!都是假象!”



恰好此时。



黑夜当中,在两柄火把的护送下,一匹白马一身白袍的将军来到城门外三百步的距离。



“这人是谁?”



“白马白袍,陈三石!”



“还能是谁?!”



“快来看!那个就是陈三石!”



“露面了!”



“……”



陈三石抱拳,冲着城墙上的邓丰高高抱拳一礼:“怀远将军陈三石,在这里见过邓将军!”



“陈三石!”



邓丰怒不可遏,指着他呵斥道:“你搞什么鬼把戏?你以为区区一首乡歌,就能动摇我方的军心吗?!”



“邓将军误会陈某了!”



陈三石客客气气地说道:“晚辈,是来救邓将军,和这一城十数万百姓的。”“荒唐!”



邓丰冷冷道:“本将军尚且有八千精兵,城内粮草充足,援军即刻抵达,用得着你来救?!”



“粮草真的充足吗?”



陈三石坐于马背上,五官没有过于明显的波动,但声音铿锵有力:“陈某人一路走来,看到莱州大部分地方都在闹饥荒,自从去年十一月开战之后,又征伐不断,各个城池所有的粮草,都是从百姓手中所征调而来,百姓苦不堪言!



“昭通府,作为莱州第二大粮仓,粮草确实应该充足,起码供养八千守军吃个一年半载是没有问题的。



第159章 收邓丰,定莱州[1/2页]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