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开局相亲女儿国王_第二百三十九章 跨海而来的投诚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三十九章 跨海而来的投诚[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就爱电子书] http://m.9atxt.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林毅夫是今年秋天入读北大的,而他一来名气就传播了开来。



不是因为他是什么知名人物,而是因为他的身份。



这哥们是海峡对岸的人,而且还不是普通人,是金门岛上的军官,一个连长!



然后,在前几个月的时候,他从金门岛上直接夜游大海,然后来到厦门那边投诚了。



然后一路就被送到了京城。



他在海峡对岸那边本来就是高学历人才,先读了农学,然后又读了军官学校,期间还兼修了政治大学,拿到了企业管理硕士文凭。



最后,军官学校毕业,成了那边的一个王牌连队的连长。



而就是这么一位看起来前途远大极其优秀的人才,竟然在下连队之后三个月,毅然决然的在深夜跳海游到了大陆这边。



他的身份在大陆这边其实是保密的,李长河猜测连名字可能都是后改的。



但是他那一口口音是遮掩不住的,私下里很快就被同学打听到了他的来历。



也正是因为如此,北大经济系的学生对他都敬而远之。



毕竟这年代,谁也不敢跟一个海峡对岸来的人扯上关系,哪怕他是投诚的。



虽然林毅夫是军官毕业,但是他这种身份,上面是决计不可能把他放入军队的。



但是投诚的人才,也不能完全不重视。



据说最初是想要把他转入人民大学就读,但是因为他的身份,人大不敢收。



然后,最终是北大他们政经系的开山鼻祖张守仁老师开口,把他收下读研究生。



也因此,林毅夫来了北大,住进了研究生楼。



“既然你知道,他的身份其实也不是什么秘密,对外注意保密就是了。”



“这次找你呢,其实我也是经过多方面考虑的。”



“你也知道,他现在跟着张教授读研,张教授那天找我,意思就是找个人,尽快帮他融入咱们北大的环境。”



“这个学生我们也观察了几个月,来大陆是真心实意的,不是大家担心的那种双面间谍。”



“不过你也知道,咱们学校里面,大部分人对他的身份是有顾虑的,这个人选确实不好安排。”



“思来想去,我就想到了你,我知道别人有顾虑,你小子肯定没顾虑。”



“京城饭店你自己都敢一个人进去,港岛富豪说接触就接触,我想一个林毅夫,你应该也没什么问题吧。”



“再说你在咱们经济系地位比较特殊,你起了带头作用,其他人自然会更容易认可他。”



“我跟张老师推荐了你,不过张老师的意思,还是让我来问问你的意见,这事呢不强求,看你自己的态度。”



“我觉得反正你在宿舍住也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不如住进研究生楼,怎么样?”



董文军笑着跟李长河说道。



李长河思索了一下,随后点点头说道:“没问题,我去!”



“嗯?这么痛快就答应了?不再考虑一下?”



董文军看李长河这么痛快就答应了,有些诧异。



李长河笑着说道:“这有什么好考虑的,不就是帮同学融入学校嘛,简单的很。”



李长河这么痛快的原因不是因为他知道对方的未来,而是因为李长河知道自己有一个别的同学无可比拟的优势。



那就是他未来不会从政!



大部分同学对林毅夫的顾虑,在于未来从政的政审,一旦有跟海峡对岸的人接触,这会是一个非常敏感的点。



尤其是谁知道未来风向会怎么着?



但是李长河不一样,第一他知道未来的风向不会变,第二就是他不从政。



可以说林毅夫身上带来的负面影响,对李长河来说,其实都无所谓。



当然,李长河这么痛快答应下来的原因,还有一点,就是刚才董文军提到的张友仁老师。



这个跟玉帝同名的张老师不但是浙海地区民国最后一位高考状元,同时也是他们北大政治经济系的开创者。



虽然现在北大经济系的主任是岱老,但是政经系的开山鼻祖却是这位张友仁老师,这是他们政经系的祖师爷。



张老师在政经系桃李满天下,就连他们的讲师厉以宁,当年也是张老师的学生。



当年厉以宁毕业了没学校要他,最后是张老师跟陈振汉先生两个人签字,才把厉以宁留在了北大。



而林毅夫也是张老师亲自去带回来的,别的学校没有人敢要林毅夫,张老师敢要,带回来当他的研究生。



所以李长河估计,让他去跟林毅夫陪读,估计也得到了张老师的认可。



既然如此,那还有什么好犹豫的呢。



更何况研究生楼的住宿条件,确实比普通宿舍要好上很多。



除此之外,李长河本身对林毅夫也挺好奇的,主要是他想跟林毅夫打听一个海峡对岸的人。



李长河不记得对方的年龄,但是他知道那个人也姓林。



两个姓林的到底认不认识李长河也不清楚,但是死马当作活马医呗,毕竟他现在,可是完全没路子在海峡对岸那边找人。



李长河心里思索的明白,不过董文军此刻听完了,心里却是很感动。



其实给林毅夫找陪读,也不光是系里的安排,也有上面的原因。



还是那句话,对于投诚的高学历人才,上面怎么也要给与足够的关怀。



但是还是那句话,大家都不知道接下来会怎么样,很多人都有顾虑,包括一开始董文军刚接触林毅夫的时候,也有顾虑。



所以李长河这么痛快的答应下来,在董文军看来,其实是冒着很大的正直风险的。



“放心吧,长河,这个事没有你想象的那么严重,你现在本身也是D员了,这种事情都会汇报到学校D支部那边,都会记录在案,是学校的安排,以后不会对你产生什么影响的。”



董文军这时候笑着冲李长河安慰了几句。



李长河则是摇摇头:“我真没那么多顾虑,董老师,你看我是什么时候搬过去?”



“等你们过两天调整宿舍吧,那时候一起安排。”



“正好给你们新准备的宿舍楼也安排好了,整体都搬。”



董文军笑着跟李长河说道。



李长河点点头,现在那批工农兵学员也都毕业了,学校的住宿环境宽松了不少,正好给他们这些学生换一下住宿空间。



“行,那我到时候再等您通知。”



“没其他事情的话,我就先回去了。”



“去吧!”



待李长河走了之后,董文军随后走出了办公室,然后很快来到了另一处办公室中。



办公室里面,一个五十多岁的老者正在跟一个年轻人仔细的说着什么。



看董文军进来,老者抬起头。



“张老师!”



董文军冲着对方恭敬地喊道,这位就是政经系的创办人,张友仁教授。



“是小董啊,”



张友仁看着董文军温和的说道。



“我刚跟李长河聊过了,他那边没什么问题。”



董文军恭敬地说道。



张友仁闻言笑着点点头。



“我就知道,这小家伙会同意的,他对海外可是一点偏见都没有。”



想起那次出国的队友李立山给他儿子的评价,张友仁就知道这事一点都没问题



“正好,毅夫也在这里你跟他也说一说。”



此刻站在张友仁旁边的年轻人,正是跨海游过来的林毅夫。



(等会还有一章)



第二百三十九章 跨海而来的投诚[2/2页]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