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开局相亲女儿国王_第二百三十八章 文艺圈的黄金盛世来临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三十八章 文艺圈的黄金盛世来临[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就爱电子书] http://m.9atxt.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借什么啊等回头,我自己买一个,到时候我们来拍摄!”



李长河这时候随口说道。



一旁的陈楷歌听了,有些震惊的看着李长河。



“伱说什么?你买一个?”



“这东西很贵”



说到一半,陈楷歌闭嘴了。



这家伙尼玛外汇商店买家具都花了好几万,摄影机再贵他也不是买不起。



李长河则是确实考虑买一个摄影机,不光是为了拍雪景,主要还是为了给朱琳练手。



导演功底这玩意儿,有天赋不假,但实际上也是练出来的。



很多拍摄技巧,其实都是参考的国外,看国外电源里面拍摄的手法学的。



就像红高粱里面的一些镜头,余占鳌和九儿天为背地为床,其实就是参考的本子的一个电影镜头。



现在的导演其实不怎么掌镜,具体的掌镜剧组都有摄影师,但是导演把控的是整体画面,所以在拍摄的时候,脑海里必须有整体的影像。



这个不能全靠想象,得切实的有画面感,而画面感不外乎就是拍的多了练出来的。



“好了!”



另一边,已经完成拍摄取景的田壮壮和张一谋已经收起了摄影机。



一行人爬上景山,就是为了拍个全景镜头,拍完了就撤,然后去故宫里面取景。



然后这一整天,李长河他们就在故宫里面转悠,顺便采访了几个路人。



晚上又在附近吃了个涮羊肉,然后才回到家。



“呼,怎么感觉这拍纪录片,比在深山里拍电影还累啊。”



回到家,朱琳往沙发上一座,随后满是疲惫的说道。



“咱们今天主要走的路多,不像之前在山里拍电影,上去之后固定了景象就不怎么走了。”



“你先歇一会,我去给你烧点热水,然后泡泡脚。”



李长河随后走进了厨房,然后拿起了电热水壶,烧上一壶水。



又从卫生间给朱琳拿了个脸盆。



看着李长河忙碌的样子,朱琳靠在沙发上,眼里满是柔情。



很快,热水烧好了。



李长河给她倒进了脸盆里,掺着凉水试了下水温。



“好了,你先泡一下!”



“那你呢!”



“我先看会报纸!”



刚才回来的时候,他顺手从报箱里面把今天的报纸取了出来。



随手拿起了一张,正好是今天的京城晚报。



首版是一张人民大会堂黑白色的照片,上面写着《热情庆祝第四届全国文学代表大会在京召开》



以及高层发表的大会开幕式的讲话。



下面则是对大会的一段讲述,李长河见状,则是认真的读了起来。



里面提及的大会主要内容,无外乎是对前几年错误路线的承认,以及重申了伟人的双百方针。



除此之外,大会上还提及了一件事,让李长河感到震惊。



因为会议上还有人拿最近的《大国崛起》举了例子。



“最近社会上有本书非常火,是我们北大一些学生联合编纂的《大国崛起》,很多人就提出反对批评的意见,说你们怎么能介绍资本主义国家呢。”



“我觉得这里就很不对,我认为这本书很好,很客观的给我们讲述了这些西方国家经济崛起的过程,对我们有很好的科普和借鉴意义。”



“我觉得这就是我们文艺工作者的作用。”



“我们以后,不能搞老一套,作家写什么和怎样写,那是作家的责任,别人不要横加干涉。”



除此之外,大会还强调,不再要求文艺从属于“临时的,具体的,直接的正直任务!”



李长河很难想象这些话是怎么在会场上讲出来的,但是按照报纸上的描述,在讲完之后,整个会场立刻引发了轰动,全体会员集体鼓掌持续了三分多钟。



毫无疑问,高层的这一番讲话,对于接下来的文艺工作直接点明了方向。



这一句不要横加干涉文艺创作,就给接下来的文学或者说整个文艺战线的创作都提供了审核保障。



也难怪八十年代的作品,什么都敢写,什么都敢刻画,尺度大的惊人。



李长河以前一直想不通透,现在看来,根源就在这里。



“长河,有什么大新闻吗,看的这么入迷?”



看李长河坐在那里认真的阅读,朱琳有些好奇的问道。



“看看这个!”



李长河将报纸递给了朱琳。



朱琳好奇的接过去,然后看完之后,有些惊讶。



“这是拿《大国崛起》举例,以后就没人再敢批评这本书了。”



“不止如此!”



李长河摇摇头,随后冲朱琳解释说道:“看到这里了吗,文艺创作要改编思想,不要横加干涉!”



“这里几乎给文艺工作者定了调子,以后审核尺度,估计会极其宽松。”



“一个属于文艺圈的黄金盛世,就要来临了!”



第二百三十八章 文艺圈的黄金盛世来临[2/2页]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