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明君_第154章 随物赋形,越辨越明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54章 随物赋形,越辨越明[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就爱电子书] http://m.9atxt.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他是日用派出身,以“百姓日用即道”为标揭,声称“庶人非下,侯王非高”。



在这基础之上,他又受到皇帝的启发后,这一年多之间更进一步,论证了道德良知的本质来源,构建了历史、世界、万民一体的本体论。



这本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但对于顾宪成这类人来说,却并非如此。



李贽的叙事,太宏大了。



外部因素岂能决定自我?又岂能决定本体?



就像方才顾宪成说的,这不叫救世,这叫“媚世”。



作为出类拔萃、上志不改的精英,道德观怎么可以受到“物质”的影响?



堂堂教化天下、立言立德的儒生,怎么可以允许道德观是由“下民”的共识组成呢?



道德源流不说只能在儒门,至少也得在天理这个范畴吧?



尤其儒生之于百姓,若不是临高临下的启发与拯救,那就是“随俗袭非”,是丢弃本我“委曲迁就”的行为。



如果说无善无恶是以自我为中心,那么李贽这一套,在顾宪成看来,就是丢弃了自我。



顾宪成这才将二者作为两个极端,一同拉出来批判。



那么,李贽在乎顾宪成这般批判吗?



他肯定是不在乎的,这一年多里,他已经被批判了无数回了。



偏偏顾宪成针对这一点,又有话说了,他这叫“猖狂无忌”,反而自称不好名声,以“顽钝无耻”来对抗外界的批评。



站位太高了,高到顾宪成都承认这学说攀附圣人学说,承认这学说迎合了百姓的私心。



即使孔孟再生,又能拿李贽怎么办呢?



正因为如此恐怖,顾宪成才视其为洪水猛兽!



如此精雕细琢又歪门邪道,几乎有抹煞天理的可能!



所以,如今理学也好、王学也罢,对李贽都可谓是视若仇寇。



顾宪成一番话说罢,便将目光看向了李贽。



一众士子不约而同,将视线落到了李贽身上。



李贽摇了摇头,深孚众望,缓缓站起身来。



他就站在台下,也不去看顾宪成,四面环顾,朗声道:“顾君引经据典,口称复古,搬弄正统,抬举圣人,牌匾昭昭地想以此驳我为离经叛道。”



“殊不知,清风拂面耳。”



“今日,我便说与诸位听了……”



“圣人已死!管不着我了!”



话音一落,无不骇然色变!



交头接耳,哗然相语。



国子监几名学生纷纷掩面,生怕方才与李贽见礼会因为这一句话给自己惹了麻烦。



更有心思多的人,悄然拿笔墨记载了下来。



李贽这话显然不是指圣人死了——圣人本来就死了。



他指的学说!赫然是胆大包天,将圣人学说,视若过时的呆物!



何其嚣张!



何其恣意!



顾宪成面色剧变,无助地四下张望李三才的身影,口中胡乱呵斥:“狂妄!狂妄!”



李贽恍若无觉,撇开监生,便走到台前。



他也不绕路拾级而上,直接以手撑台,一个翻身就爬了上来。



李贽拍了拍手上的灰尘,看向顾宪成继续说道:“前次,李某在新报上刊载了道德循世论。”



“论及道德良知,乃是时代的产物,基于历史演化,并由所有人的过往人生经历、现有生活水平、共同利益追求,所抽象出来的聚合体。”



“顾君如今显然是还不太明白,才会以圣人为源流,以复古为立论。”



“正好,我与诸位仔细分说一遍,免得诸位再跟在孔丘后面汪汪乱叫,连吃的屎都非说是孔丘拉的。”



“为何我称道德为时代的产物?”



“古之道德与今之道德大有不同,何也?宙之所异耶!”



“蛮夷之道德与华夏之道德大有不同,何也?宇之所异也!”



“孔子之学说,切合当时之时代,礼乐乃是百姓共同之诉求,孔子制礼,这才有了一时圣位,我称之为,‘当时圣人’,而不是你们口中的万世圣人。”



“这就叫时代之所产,历史之所需!”



“如今二千年往,世殊时异,道德良知慨然不同,尽过时矣!”



“世之良知道德不同,圣人何以称圣?”



“不过是其人思想、源流、著作,以历史、万民之共识的方式所留存,取其精华,随世而变,才有万世仰尊,这才是孔丘较你我伟而大之的根本所在!而非汝等口口声声的天生神圣,经典学说万世不移!”



“是故,我谓之,圣人已死!”



“尔拿复古掣我,以圣人压我?可笑之至!”



“汝等不思另起一派,与我相争,整日在故纸堆里翻翻找找过时的东西,拿什么契合天下大势?用什么贴合万民之心?”



“今日我且放言,你们身后的那些老师、泰斗、正统、一概想争圣位之辈……”



“但凡不根于时代弊情,听于万民利益,谋于社稷需要,都不过是空中楼阁罢了!”



“往世圣人已死,当世圣人,你们也未必争得过我!”



说罢,李贽看着神色略微失措的顾宪成,冷哼一声。



转身一撩下摆,一个侧翻潇洒下了戏台,扬长离去。



……



朱翊钧在二楼听了这番话,不由拍手称快。



狂妄,嚣张,果然是八岁就开始嘲讽孔丘的李贽!



酣畅淋漓,酣畅淋漓啊!



朱翊钧转头看向李诚铭,催促道:“快,把头伸将出去,替朕喝彩!”



他如今变声期来了,声音不大好听,先前就是让李诚铭代为问话。



李诚铭无奈,走到窗边,连连喝彩好几声,诸如好样的,没丢分之类。



他喊完之后,见皇帝没别的吩咐,才从窗户边走来回来。



李诚铭好奇问道:“陛下,李贽这番话,会不会有些过于激进了……”



圣人已死,当真是气魄独显。



同样地,麻烦也不会小。



要是传开了去,恐怕就不止是下面这些毛头小子打冲锋了。



朱翊钧闻言,摇了摇头,有些感慨道:“激进?这才到哪里,你看着吧,今日的争端不过开始,之后京城中就闹热了。”



“有句话叫忍一时越想越气,今日李贽口出狂言,让顾宪成慌乱之下忘了反驳,回去肚中指定翻江倒海,他不是办报吗?就看他什么时候想到措辞反呛了。”



说到这里,朱翊钧又没由来得叹了一口气:“哎,这也是为孔丘好,早点回到正确的位置,免得平白挨了不该挨的骂。”



一时圣人又能有多少呢?已经很了不得了。



他现在跟周树人一样,称孔丘一声摩登圣人,都是发自内心的。



至于作为万世之法?那还是算了吧。



神位上要是有个永远不会错的人,不利于开展工作啊。



正想着,房门突然敲响。



二人一齐回过头。



顾寰举起刀兵,冷冷问道:“谁?”



外面很快回话:“贫道青阳,还请顾总督转告陛下,下面有士子李三才求见贵人。”



皇帝的身份是没瞒着三阳宫的,毕竟说了不会白龙鱼服,所以周遭的布防直接就换上了锦衣卫。



但李三才求见的是贵人,显然不知道皇帝身份。



顾寰没作声,朝皇帝投去一个征询的眼神。



李诚铭面色一苦,朝皇帝投去求饶的目光——今夜的事要是传出去,他指定要倒大霉。



朱翊钧失笑。



他缓缓起身,示意顾寰打开房门。



门口站着三人,见状连忙行礼:“青阳拜见陛下。”



“赤阳拜见陛下。”



第三人正要行礼,朱翊钧生怕他名宣之于口,慌张地将其打断:“不必多礼!”



青阳真人小心翼翼看了一眼皇帝,放低声音道:“陛下,李三才方才在窗边似乎看到了李公子,起了疑心,现下正在一楼胡搅蛮缠。”



朱翊钧点了点头:“将纸笔取给朕。”



……



李三才眉头紧皱,看着楼上。



方才他分明看到李贽从楼上下来。



同时还看到一名獐头鼠目之人,酷似国丈家的少爷,趴在窗口喝彩,声音与最开始一般无二。



二人显然不会轻易凑在一块。



那么青阳道人口中的贵人又是谁……



他有些思绪,却不敢深想,甚至还要佯装不知,光明正大求见。



正想着,便看到楼梯处三名道人联袂走过来。



李三才不露痕迹开口道:“三位道长,如何?”



青阳道人摇了摇头:“贵人说家里催得紧,要早点回家,不好多留,有缘总会再见了。”



李三才沉默。



有缘再见……



那也得看自己能不能考上啊。



只可惜,未能得见。



他拱手谢过三位道长的转达,便要转身离去。



青阳道人突然又唤住了李三才,李三才疑惑转过头。



只见青阳道人从袖中掏出一份卷好的字帖,递了过来:“贵人说,你也应该学学顾宪成,不要因为父亲在户部为官便如此拘束。”



李三才下意识接过字帖。



他神色复杂,缓缓将其展开。



赫然一行大字,曰:真理越辩越明。



李三才愕然无语。



第154章 随物赋形,越辨越明[2/2页]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