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明君_第78章 坐地分银,时诎举赢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78章 坐地分银,时诎举赢[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就爱电子书] http://m.9atxt.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海瑞此次南下,搜刮的现银并没有如朱翊钧想象的多——一个盐商几十万两的盛况,多少有些痴人说梦了。



主要还是在于,这些盐商只能算个手套,大头都送上去了,很难说能留下多少。



相比之下,盐商反而没有那些转运司判官、盐课大使、副使出货出得多。



大小盐商,加起来,现银、珠宝、字画林林总总加起来,六十余万两。



一应官吏,杀了近百人,却抄出了一百三十万两!



耸人听闻!



果然,什么富甲一方的商贾,都比不上三年清知府。



这还只是见到李春芳之前的数目。



若是再加上李春芳承诺的大盐商,以及户部卡的部分粮税,再加上都御史徐栻,应天府府尹朱纲、兵部侍郎冀炼、泰州知府等十余名大员的家底,恐怕还能再凑个近三百万两。



合起来就是五百万两!



隆庆五年,国库一年的收入也才三百万,这就是一趟顶得上近两年的功夫。



不止这些,还有往后每年要多出的数十万引盐、三成的茶课、让出来的粮税。



每年至少都得多出数百万两。



收获如此之丰,朱翊钧都忍不住想每年都来这么一遭。



除了盐政,还有马市、市舶司、边防、空饷、粮税、茶课……掰着手指头吃个十年都清不干净。



无论如何,有了这么些钱,总算是能大展拳脚了!



先前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只能在政事上辗转腾挪,往后便不同了。



只要有了这些银两,他就能效仿武宗皇帝,触及军权!



批判的武器,替代不了武器的批判。



想要玉宇澄清万里埃,总得奋起千钧棒才行。



顾寰久置京营,按兵不动,就是在等着钱粮。



只有将京营捏成一块,他才有资格去碰一碰晋党,摇一摇东南!



……



户部尚书王国光气喘吁吁地来到了承光殿,额头的大汗多少有些失仪,可见来得是真的急。



没办法,这可是五百万两现银!



国库如今实在各项银,折算下来,也不过这个数目。



作为户部尚书要是这都不着急,基本也该离开这个位置了。



王国光在承光殿外接过太监递过的手巾,稍微擦拭了一下汗水,又整了整衣冠,这才步入殿中。



方一进殿,就看到皇帝、首辅、司礼监掌印,各自拿着纸笔写写画画。



王国光多看了两眼,才收敛心神,上前见礼:“陛下。”



朱翊钧略微抬头,颔首示意他坐。



而后暂且没空理会王国光,只跟张居正争辩道:“元辅,前次为安抚各军,内帑可是借了整整一百万两出来!”



“为此,朕的母后数次数落朕,说那是朕与潞王大婚的老底,险些母子不和!”



“元辅,这钱,合当先还了内帑再分吧?”



此前,得知新帝登基,官兵们鼓噪起来,向朝廷要拖欠的粮饷。



为了平息这次的事端,太仓库出了三十万两,太仆寺库抽了三十万两,节慎库出了二十万两,而内帑,则是出了一百万。



这事,自然是现在分钱的筹码。



张居正恭敬道:“陛下,此事内廷出了一百万,外朝出了八十万,合当还内帑二十万。”



朱翊钧语重心长:“元辅,不是这么算的,官兵鼓噪起来,那是因为欠饷,都是往年旧账,这可跟内帑关系不大。”



张居正恍然,附和道:“也是,旧账确实不应该算在内帑,不过……”



他看向王国光:“王尚书,我记得此前穆庙问户部借了好几次,户部还有旧账吗?”



朱翊钧一噎。



见王国光就要答话,他连忙打断。



他摆摆手:“好了,宫中府中,俱为一体,说这些就见外了。”



“那还是按规矩分吧,锦衣卫抄出来的归内帑,府衙抄出来的归外朝,倒是多出来的粮税,大家平均分分。”



这话稀奇,这次抄家,还没见锦衣卫之外的人,插手过抄家。



张居正摇摇头:“陛下,这些虽说是家财,实则都是贪墨的盐税。”



“臣的意思,不妨按照盐税入京,七成归入户部,其他的太仆寺库跟内帑均分。”



两人连番拉扯,僵持不下。



王国光看了半晌,忍不住插话道:“陛下,元辅,国事为重,不妨先把需要银钱的地方平了,再论其他?”



照这个扯皮方式,就别想争出个结果了。



王国光当即拿出靠谱的说法。



二人听了王国光这话,停下了争论。



而后沉吟片刻,双双勉强点头。



朱翊钧率先开口:“以考核为准,把各级官员欠的俸禄,先补发一部分吧。”



“如今两京一省欠的先发了,别处各省的,也得先留出来。”



“今年该发的绩效,得留给内帑。”



“算下来,约莫一共九十万两。”



澄清吏治,不花钱也不行,毕竟没钱会把人逼成鬼。



发了钱,才好配合雷霆手段。



张居正直接同意:“圣明无过陛下。”



倒不是二人分赃不均,只是对银两的用途,各有看法,不过用在考成法身上,却没什么分歧。



只不过这嘴巴一张,就是九十万两扔出去了。



张宏在旁边提起笔,写下俸禄二字,旁边注着五百万,扣除九十万,余四百一十万。



张居正继续说道:“陛下,再试点两季,到了八月,就满一年了。”



“臣请在湖广、山东、河南、陕西等省,试行考成法。”



朱翊钧看了张居正一眼,知道这是想尽快开始度田。



他想了想,缓缓点头:“朕不通政事,卿跟内阁、廷臣商议就好。”



“不过……届时还是要将不足、缺陷,都好生梳理一遍,拿个完善些的章程出来才是。”



涉及到这种具体的事物,他是不会干涉的。



只把握大方向就好。



张居正躬身应是。



二人说罢,王国光急不可耐开口道:“陛下,漕运衙门的漕粮入京了,共二百七十一万零一千五百零一石一斗。”



“比往年少了四十万石,比照应入仓场,也少了二十九万石。”



“能否开恩,在京城周边百姓手里购入部分?”



这部分缺失,有漕运沉船导致的,也有王宗沐抽了一部分拿去跑海运。



这都是边镇的粮饷,反正这部分得补平。



周边百姓,其实就是周边大户,毕竟京城这边免税的人,实在太多了。



朱翊钧跟张居正对视了一眼。



这个账自然得认下,不能有好处拿,有亏损不认。



朱翊钧想了想,朝王国光道:“按市价八成吧,账还是得从户部走一圈。”



户部要入库的,都是杂粮,带壳的稻混杂小麦。



具体一石杂粮食多少钱是没有定数的,有时候二钱,有时候一两二。



但如今只有小灾小难,还不算太贵,京边是七钱一石。



按八成的价买,就是十六万两。



张宏在旁边拿起笔写下粮银二字,又估了一下,再用四百一十万,扣除十六万,也就还剩三百九十四万。



王国光自然没有二话,连忙谢恩。



但他却没有立刻退下,反而又开口道:“陛下,今年的宗藩禄粮,又涨了一大截,内帑要的银两又多了十余万……”



用钱的地方太多了,只能把名目列出来,要多少是多少。



但朱翊钧这可不能依他。



他一口回绝道:“王尚书自己先前说过,将急用钱的地方平账,宗藩禄粮自有成例,哪里放在现在说。”



虽然朱翊钧知道王国光说得有道理,内帑以此拿走的银钱逐年增多,都是以宗藩禄粮增加的名头。



皇室开支数百万,但真用于内廷的数目,跟宗藩禄粮比起来,那就是三七开。



吞金兽!



可知道归知道,他如今也没办法,刚登基不久,动宗室实在不是时候。



第78章 坐地分银,时诎举赢[1/2页]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