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明君_第34章 循循善诱,半推半就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4章 循循善诱,半推半就[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就爱电子书] http://m.9atxt.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吕调阳站在原地,一时无言。



他不知道皇帝究竟是灵光一现,还是有意试探。



见皇帝朝他看来,只能推脱道:“御史风闻奏事,臣不是言官,未经过常朝详议,不敢多加置喙。”



这也是没办法,他之后是要弹劾高拱的。



现在皇帝问了,他无论怎么表态,都不合适。



但,朱翊钧却非要他开这个口。



很是坚持地说道:“要什么详议,朕只是问吕卿看法。”



“方才不是卿与我说,如此不合祖制吗?”



吕调阳无奈,眼见躲不过去,只好模棱两可:“言官弹劾,事出有因,冯大珰这一身职司确系不合祖制。”



“不过……孟冲猝亡,事有权宜,也未尝不可。”



“终究还是要看圣上和太后心意。”



朱翊钧失笑摇头,经典的热情礼貌,但没有观点。



他悄然放出诱饵,说道:“那吕卿方才说的,元辅身兼吏部一职,又是如何看?”



吕调阳一怔。



刚才他只是随口一提,竟然还真被皇帝听进去了。



但他也没光棍到直接背后进谗言。



拿不准皇帝态度,他只得小心试探。



不时看向皇帝,谨慎道:“元辅德高望重,众望所归……”



朱翊钧打断了他:“吕卿,朕虽年幼,也知何为君臣之道,卿如何忍心虚言应我?”



可惜,这一套对高仪那种好使,不意味着朝臣们都吃这一套。



吕调阳循吏出身,魔抗还是高出不少。



他整理了一番,斟酌道:“陛下,非是臣虚应。”



“元辅与冯保不同。”



“任吏部尚书,是彼时朝局所需,先帝钦定,权宜之计。”



“此后元辅多次疏乞罢免选官一职,先帝因为并无其他人可替,一直不允,并非元辅栈恋不去。”



他这话,面上尽是维护,却是在暗示,这确实也是当时的权宜之计,不得已而为之。



若是新帝觉得有合适的人选接替,那祖制这个由头也是能用的。



这就是试探了。



朱翊钧听是听懂了,却绕起了弯子:“原来如此……那吕卿方才所言,元辅曾被弹劾,又是何缘故?”



若是高拱没有栈恋的意思,怎么会引人弹劾?



吕调阳不急不缓地解释道:“陛下,是户科给事中曹大埜妄言罢了!”



朱翊钧眼神示意他细说。



吕调阳回忆一番,说道:“今年三月己酉,曹大埜弹劾元辅十大罪状。”



“说元辅结党营私、贪污渎职、阻塞言路、任人唯亲。”



“其中便说了元辅‘升黜去留,惟其所欲’,要劾元辅吏部一职。”



朱翊钧好奇道:“当真是妄言?”



吕调阳暗中看了皇帝一眼。



他十大罪状精挑细选了几条,自然是故意而为之。



眼下言官尽数聚集在高拱门下,故旧门生都身居要职,恰好冯保又在此时说高拱结党。



但凡皇帝将这些罪状与现状一对应,就应该会对高拱起疑心。



若是本身对高拱有恶感,他便能从表情上看出来了。



届时才好考虑要不要更进一步地影响皇帝。



可惜的是,皇帝脸上丝毫看不出有半点疑心,或者是嫌恶。



恐怕,这位新帝对高拱印象还不错。



这下他更不好直接针对了。



吕调阳很是肯定地点了点头:“是先帝亲自御批的妄言,说其中尽是不实之语!”



“譬如,说元辅贪污了不下数十万金,但论及银两去处,只能说是被盗匪给偷劫了。”



“又说科道官全是元辅的亲信,先帝问他,你难道不是科道言官?他便支支吾吾,说不出话。”



“至于说元辅培植亲信,提拔党羽,包括门生宋之韩、韩楫等人,先帝直言他是胡乱攀扯。”



“还说,张四维的侍班官,是贿赂元辅,把王锡爵挤下来的,先帝亲口说张四维学识不错,是他授意。”



“如此种种,足见是妄言。”



朱翊钧漫不经心听着。



他看得出来,吕调阳故意上眼药的行为。



毕竟,宋之韩、韩楫这几人,正在被说结党呢,若是常人,难免会疑心一番。



这些弹劾的真真假假。



数十万金这种屁话,是听都不用听。



但是科道言官都是亲信这事嘛……现在倒是很明显的。



还有张四维这事,他可是知道王锡爵就是这事不服气,拒绝给张四维腾位置,才被扔去南直隶的。



但此时不是分辨这些事的时候。



他心知,吕调阳在想什么。



吕调阳大概是要的是,把水搅浑,保下冯保。



但朱翊钧要的却不是这个结局。



他突然感慨道:“朕本以为我大伴是太监,受了言官们的敌视,才有这番弹劾。”



“却没想到,连元辅也受过这个委屈。”



“朕突然明白,那日张阁老说的话是什么意思了。”



吕调阳疑惑地看着皇帝:“张阁老?”



心中却是叹了口气。



张居正到底和皇帝都说了什么,竟然也不与自己通个气。



现在心里没底,好生被动。



虽说刺探圣听有违人臣之道,但是为大事故,变通一下也是好的。



怎么能对自己只字不提呢。



莫名想起六月初六那天劝进,自己劝高仪祭文不要太佶屈聱牙,别让皇帝看不懂,反惹得张、高二人摇头失笑。



初时还不明白,如今听闻这位皇帝日讲进度一日千里,回过头来才意识到——有无进内阁,对皇帝的了解程度,真是不可同日而语。



一步天堑啊。



朱翊钧也不卖关子,继续无中生有,哄骗吕调阳道:“彼时张阁老与朕议论了一番考成法。”



“论及权责相应这一点,曾说道,人主若是不能使臣下权责相一,轻则贪腐成风,重则朝政大乱。”



“阁老说,若非冯保不可或缺,这掌印与厂督兼任,便有极大隐患。”



“当时还不明白,如今听了吕尚书一番话,才明白其中道理。”



“元辅和大伴都受此攻讦,是朕的罪过啊。”



吕调阳呼吸都慢了,生怕皇帝深究冯保不可或缺是什么意思。



幸亏皇帝年幼,疑心还不重。



这让他长舒了一口气。



吕调阳现在已经是信了,张居正与皇帝有共识这事了。



或者说,皇帝对新法的态度,已经很明确了。



张居正这话是正理,若不是用得着冯保,他吕调阳也不会坐视其身兼掌印与东厂提督二职。



奈何,就是不可或缺啊。



支持新法,必然需要新党大权在握。



这一点,少不了李太后和司礼监的支持。



朱翊钧侧过身,看向吕调阳:“吕卿,朕方才听了你的进言,也认为,应当削去冯大伴的东厂厂督一职!”



吕调阳心头一跳!



坏事!



别看小皇帝不管事,真要把这话放出去,冯保别说东厂了,司礼监都不一定保得住。



这下他恨不得立刻回到廷议上,将弹劾高拱的奏疏扔出去,将高拱与冯保,同时绑在朝局稳定这一条绳上!



别等张阁老视山陵回来,发现高拱还是高居首辅之位,冯保被撵走了!



他连忙开口劝道:“陛下,慎重!内外机要之位,不妨咨资一下监国的意思。”



就差说一声,你年纪小,别乱来了。



朱翊钧要的就是他这个反应。



他仍是一副从善如流的样子:“吕卿多虑了,朕冲龄践祚,不通政事,自然要听我母后的。”



“但诸卿上奏情由合理,朕以为,母后多半会纳了诸位臣工老成之言的。”



“朕只会劝娘亲早做决断,防止朝局动荡罢了。”



吕调阳深吸一口气,好让自己别晕过去。



他还等着明日廷议,再捞冯保一手呢。



皇帝这一出,显然是要让李太后今日就下决断。



若是没新党介入,李太后说不得还真会迫于压力妥协。



吕调阳站定身子,不再往前走:“陛下既然已然明了,径自与太后分说便可,微臣便不用去了。”



他要回廷议!立刻弹劾高拱!否则就晚了!



只有把水搅浑,才能保住冯保东厂的位置。



若是真让冯保被削职了……吕调阳一想到冯保或许会迁怒自己,就心里发苦。



熟料,他正要挪开步子。



朱翊钧一把抓住他的手腕,今日,可说什么也不会放吕调阳回去。



他展颜笑道:“吕卿不必与朕客气,朕还有事要请教吕卿,咱们边走边说。”



第34章 循循善诱,半推半就[1/2页]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