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帝座下第一走狗_130、传旨!赵都安初登驸马府,长公主云阳驯夫有术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30、传旨!赵都安初登驸马府,长公主云阳驯夫有术[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就爱电子书] http://m.9atxt.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河边。



见赵都安答应的爽快,徐贞观素白的脸庞上,灵动的眸中,也带上了期许。



“陛下,既如此,臣这便告辞。”



赵都安一副摩拳擦掌,恨不得为女帝赴汤蹈火的姿态。



双脚却没动弹。



徐贞观瞥了他一眼,打趣道:



“没听到对朕那位姑姑的处置,你甘心离开?”



赵都安憨厚一笑:



“臣只是不想陛下与大长公主伤了亲情。”



可笑夏江侯已下了大牢,半只脚踏上了秋斩刑场,云阳公主却半点未曾卷入泥潭。



徐贞观沉默了下,说道:



“马阎已审了夏江侯,针对你布置的局,乃是他一人所为,并非朕那位姑姑的手笔,不过归根溯源,的确是她撺掇夏江侯与你为敌。”



女人一旦懂得合理利用自身优势,杀人往往无需亲自动刀。



赵都安想起轿舆内,短暂与他对视的淡漠的双眸,心想这个女人不简单。



徐贞观忽而叹息道:



“其实长公主她……当初并不是这样的……不提也罢。”



听起来有故事啊……你倒是说呀,断章什么的最可恶了……赵都安好奇心爆炸。



但皇帝不说,身为臣子的再追问,就太不懂事了。



默默在心中合计,之后查一查云阳的底细,赵都安正色道:



“陛下切莫为难,想来长公主经过此事,明白陛下心意,也不会再……”



所谓拿人手软。



女帝刚赐下重宝,云阳公主又偷鸡不成蚀把米,赵都安大度表示,不再追究。



徐贞观却摇了摇头,打断他道:



“朕已有决断,经此一事,让她反省下也好。云阳公主稍后会送入寂照庵,修身养性,也正好断了她与那些不三不四的人联系。



届时,她也没法再寻你麻烦。”



“寂照庵?神龙寺旁那座?”赵都安愣了下。



他知道这个地方。



乃是建造在佛门总坛,神龙寺附近的一座不大的尼姑庵。



庵中尽是闭门清修的女尼。



按惯例,若皇帝驾崩,无法继续留在皇宫里的嫔妃,便会被送入寂照庵。



也有一些皇家女子,若做了错事,便会被责令去庵中居住一阵。



短则数月,长则数年,乃至终生不许外出,与青灯古佛相伴。



女帝竟要把亲姑姑丢去尼姑庵里禁足……



嘶,这算不算“改造教育”?



唔,关键是断了其与诸多姘头的联系。



恩,“强制戒色所”?



赵都安脑子里转着乱七八糟的念头。



觉得这个处罚倒也合理,毕竟是亲姑姑,总要留些情面。



徐贞观隔空一抓,掌心竟凭空出现一卷圣旨。



随手丢给赵都安道:



“圣旨已拟好,便由你带人去驸马府传旨吧。”



啊这……赵都安看了女帝一眼,隐隐明白了什么。



没有推拒,手捧圣旨应声,转身离开。



传旨有极严格的流程,受旨者在家中,须提早沐浴焚香……



不过女帝登基后,简化了流程。



赵都安手持盖好了二十四方红色大印的圣旨。



只要带一队太监,便可登门。



外臣本无法承担此任务,但他身为“皇家供奉”,且为“白马监使者”。



礼制上,可行宣读圣旨职责。



赵都安走向午门,隐隐有些期待。



“说起来,我还没见过这位大长公主的真容,不知她看到我当面骑脸,会是什么表情?”



这场闹剧,终于到了收官的时候。



“小婊砸,本官来了!”



他急匆匆带人走出午门,并没注意到,远处另外一行人与他错开。



……



另外一边。



徐贞观等自己的忠犬离开,又独自在河畔吹了阵风。



待情绪恢复平稳,这才返回御书房,准备处理政务。



刚坐下没一会,便听有女官禀告:



“陛下,董太师长孙求见,说奉太师之命,来呈送名单。”



徐贞观美眸一亮:“唤进来。”



“是。”



俄顷,御书房外,一個身穿华贵衣袍,约莫二十五六,容貌平凡,气质中庸,神态略有些拘谨的青年行礼:



“学生董大,参见陛下!”



徐贞观端坐桌案后,一派帝王威仪,恩了声,浅笑道:



“无需多礼,太师命伱来传话?”



当朝太师长孙,曾经在“小雅姑娘”开设的“青莲小筑”与赵都安有过一面之缘,容貌普通,才气平平的董书生略显紧张地抬头。



显然并不适应这种场合。



先应了声,才从袖中取出一张折子,一板一眼道:



“回陛下,爷爷命我将学士名单送来,请陛下过目。”



旁边侍候的女官上前,将折子转呈给女帝。



徐贞观翻开阅读,折上赫然是一个个名字。



也是女帝意图组建的,只忠诚于她的“新内阁”名单。



只是相比于老皇帝时期,权倾朝野的“内阁”,这个新“新内阁”极为稚嫩。



名单上的名字,大半都是有才学的年轻一代读书人,手握大权的寥寥无几。



然而谁都知道,一旦新内阁成立,且女帝能将皇位坐稳。



那十几年后,名单上这些人必将取代当今这些大臣,成为新贵。



“很好,太师还说什么?”女帝合上名单问道。



董大紧张道:



“爷爷只说交给陛下批示,哦,对了,还要学生与陛下带句话。”



“什么话?”



董大期期艾艾道:



“请陛下亲贤臣,远小人。



爷爷听闻近日那赵都安颇受圣眷,便斗胆劝谏陛下,那赵都安声名极差,虽有些能力,但也只是一酷吏罢了。



陛下可任用其办事,却切不可重用,更不可倚重,否则这等酷吏一旦结党,于陛下而言,隐患极大。”



徐贞观怔了下,有些意外道:



“太师也知道他?”



董大老实道:



“爷爷虽早不插手朝局,但门生还算多,翰林院和国子监里,近日也都在声讨赵都安,爷爷便也有所耳闻,才……”



徐贞观无奈一笑,倒不意外了。



董太师德高望重,读了一辈子圣贤书,向来不喜德行有亏之人。



赵都安如今能力虽逐步为人所知,但除了极少数亲近之人,外人对他的印象仍旧极差。



主要的黑点,都局限于他人品之恶劣。



一个“酷吏”的名头,逐步扩散开。



董太师不了解真相,被流言误导,担心女帝倚重酷吏,故而才有此劝谏。



也是一片忠心。



徐贞观笑了笑,想替赵都安解释几句,但也明白,三两句话根本说不清。



捏着名单,又想起大理寺卿与新内阁的矛盾,以及赵都安刚接下的任务,心下一动:



130、传旨!赵都安初登驸马府,长公主云阳驯夫有术[1/2页]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