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谍战日记_024、人选(求月票)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024、人选(求月票)[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就爱电子书] http://m.9atxt.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郑明远是军统局主任秘书,名义上的二把手,向来以“老成持重”著称,被誉为有“政治头脑”的“军事谋略家”和“政治理论家”,确实是一员大将。



但“老成持重”换句话说,又可以理解为谨言慎行、瞻前顾后、患得患失,他有资格,却不是合适人选。



但陈恭澍



“我赞同。”



戴老板话音刚落,何商友便接口说:



“陈站长参与和策划指挥过暗杀红党吉某人、汉奸石有三、王克敏等人的重大行动,胆大心思经验丰富,又是老资格的军统,可当此重任。”



张义对他这话嗤之以鼻。



陈恭澍自诩为军统第一杀手,绰号“辣手书生”,但在张义看来此人徒有虚名。



他是干过何商友说的那些事,但在制裁汉奸殷汝耕、王克敏等案件中都是以失败告终。



尤其是此人在刺杀汉奸石有三失败后,害怕戴春风追究责任,竟然弃职逃跑了。



他逃匿了一年后,由于生活困顿,于是壮着胆子给戴春风写了一封信,大意是说我愿意回来接受惩罚,但要派遣他曾经的心腹去接他。



这自然是为了试探。



或许时间淡化了怒火,他又是戴春风一手培养起来的爱将,戴春风几经考虑,最终答应了他的条件。



此人被关押了一段时间后,抗战爆发,又出任了天津站站长,但在任上可以说毫无建树。



在张义看来这家伙自从32年和王天林组织策划刺杀了汉奸张敬尧后,似乎用尽了他一生的运气。



后来的行动就没有成功的。



而且年纪轻轻身居高位,难免有些飘飘然,自由散漫没有纪律性,毫无责任感和担当能力,在个人生活方面也是随心所欲,比起工作,他更喜欢的是打麻将和北平胡同里面的姑娘。



虽说“失败是成功之母”,戴老板还对他抱有希望,或许期望他借着执行这次任务的机会,打个翻身仗,但张义却一点都不看好。



……



戴春风这边忙着调兵遣将,却不知远在河内的汪填海早已陷入困境之中。



首先,“和平运动”无人响应。



“艳电”发出后,不仅各方势力派按兵不动,连协助汪氏一行出逃的“云南王”龙某人也无任何响应迹象。



而与汪氏关系更深,也被汪某人寄予厚望的张发某等人直接公开通电,指责汪填海“危害党国”,请求立刻对他悬赏通缉,归案后明正典刑。



而李某人、白某人同样电请委员长,要求公开通缉汪填海。



令汪某人遭受更大打击的是,留在山城的汪派人物皆不能与他共进退。



诸如彭学某、张道某、甘乃光、王世某等人,均不赞同他的主张。



和谈可以,但不能作汉奸。



汪派大将顾孟余更是因为“艳电”的事愤而从香江返回山城,和他割袍断义,视若陌路。



汪某人原以为登高一呼,可以像三国时的袁绍袁盟主讨伐董卓一样,“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不料情况完全不同,不仅景从者无,而且被全国上下一致斥为汉奸,甚至大有“树倒猢狲散”之势。



在这种情况下,明智之举自然是立刻悬崖勒马。



但汪某人岂能甘心!



更让他措手不及的是,日本政局发生的变化。



在汪填海的“艳电”发出没几天,日本首相近卫文麿突然下台了。



继任首相平沼骐一郎是“国粹派”首领,与参与“议和”那些人物均无渊源。



而参与“议和”的影佐祯昭等人也都返回了日本。



如此一来,汪填海立刻失去主子的倚仗,被晾在河内,成了搁浅在沙滩上的鱼。



……



戴老板坐镇香江,正在组建河内工作组,王天林先陈恭树一步到了香江。



王天林是个典型的东北人,五官端正,爱穿西装和高领白衬衣,戴丝质花领带,蹬方头皮鞋。



这样的打扮对于一个特工人员来说,自然是不合适的,因为太惹人注意了,但他丝毫不在乎。



王天林是戴老板主动叫来述职的,他到了上海之后几个月还没有打开工作局面,让戴春风心急如焚。



“天林兄,怎么搞的?现在是非常时期,上海的战略地位孰轻孰重,你心里应该有数,我们应该拿出早年创业时的那股干劲才是。”



听戴老板这么说,王天林一脸阴郁,发牢骚说:



“我也想干事,可浑身的劲没地方使啊。”



“这话怎么说?”



“还不是副区长赵理彪搞鬼。”王天林埋怨道:



“这家伙将上海区经营的铁板一块,针插不进,水泼不进,处处和我作对,我有什么办法?”



戴春风心说你好好的华北区区长不做,非要主动要求去上海,夺了本该是人家的位子,别人对你不满也是应该的。



他沉着脸说道:



“上海区情况复杂,赵理彪有情绪也在情理之中,现在不是讨论这些的时候,接下来的工作你怎么考虑的?”



王天林就任区长后,成为副区长的赵理彪处处不予配合,王天林人地生疏,工作无从下手,到任好几个月打不开局面。



赵理彪要的就是这个结果,让他知难而退。



但王天林既然主动要求到上海,就不会轻易打退堂鼓。



相对赵理彪来说,王天林毕竟是混迹江湖的老狐狸,斗心眼玩伎俩远在赵理彪之上。



表面上不与争锋,实际却在背后加紧寻找突破口。



在单位里要服众,一是凭资历,二是凭能力。



资历和能力王天林都不缺,但要让上海区的所有人都听他指挥,只有两个办法:



第一是靠时间,慢慢了解,拉拢分化,但王天林没这耐心。



第二就是尽快干一两件漂亮的锄奸案,以能力服众来树立威信。



但他本人枉居军统“三大杀手”之首,并无执行暗杀的能力。



正在苦恼之际,这个时候,郁郁不得志的陈明楚看准了正副区长的明争暗斗,抓住这个攀附高枝的好机会,与王天林一拍即合,陈明楚给他介绍了一位行动高手--刘戈青。



“汪填海的事闹得沸沸扬扬,我准备在上海制裁一两个汉奸,震慑一下他,让他看看一条道走到黑的下场。”



这倒和戴老板的想法不谋和合:“你准备制裁谁?”



“陈箓。”



……



024、人选(求月票)[2/2页]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