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这一生,如履薄冰_第543章 子墨子曰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43章 子墨子曰[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就爱电子书] http://m.9atxt.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对于墨家,刘荣的感情向来非常复杂。



不单单是因为墨家所追求的‘兼爱非攻’‘天下大同’的美好愿景,与后世新时代的华夏远大目标高度一致;



也不只是因为墨家学说因绝传,而在历史上留下的神秘色彩,让作为后世人的刘荣满心好奇。



更是因为墨家最终发展的几个分支:辩论派,游侠派,以及工匠派,都让刘荣不由自主生出浓厚的兴趣。



齐墨善辩,楚墨多侠,秦墨长于鲁班之术。



这三项,尤其是后两项,本就会让华夏男儿,莫名生出满腔热血,以及极为浓厚的兴趣。



便是后世,热血男儿也都有行侠仗义,闯荡江湖的梦想,更何况是这两千多年前的汉室?



至于鲁班匠人之术,更是让每一个华夏男人,都无法忽视其闪耀着的迷人光芒。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人类男性,尤其是华夏男性,对于手工器械的痴迷,几乎是刻入灵魂深处的。



刘荣自然也不能免俗。



前世,小到纸飞机、纸船,大到飞机航模、航母模型,都占据着刘荣的大半少年时光。



而在来到这个时代,成为华夏文明某一时间节点,甚至是关键时间节点的掌舵人之后,刘荣也仍旧不可避免的,被墨家所独有的‘匠人艺术’所吸引。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政治视野的拓宽,刘荣终于还是在先孝景皇帝的指点下,逐渐意识到了问题的复杂性。



——墨家,并非只有辩论家、游侠众、能工巧匠这三种人。



准确的说,哪怕是这三种人,也都有着一个令封建王朝、封建帝王无法接受的共同点。



学派价值观,以及最终目标。



后世人常说,诸子百家一大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早就成了大杂烩。



但刘荣却更倾向于另外一种说法。



——大道万千,殊途同归。



诸子百家,无论是儒、法、黄、墨等综合性大学派,还是名、杂、纵横、阴阳等专精型小学派,其最终目标都是一致的。



致君尧舜上!



说得再具体一些,便是求‘道’。



当然,不是道家、道士的道,而是真理、道义。



道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是诸子百家一致认同的价值观。



在这个共同的、一致的远大目标前,诸子百家之所以还要分为‘百家’,则是因为‘殊途同归’的‘殊途’二字。



目标是一致的;



但达成目标的手段、路线,诸子百家各有看法,各有坚持,也各有自己的主张。



如,现今汉室的执政学派:黄老学,主张水利万物而不争,掌权者应该无为而治,与民休息;



只要划定大致方向,并允许百姓在框架内肆意发展,就总有一天能自然而然,抵达‘道’的彼案。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法家的主张。



在法家看来,人这个东西,就是要管着的。



大到婚丧嫁娶,小到吃喝拉撒,最好连嘴上说什么、心里想什么,都得到掌权者的控制,才能让社会安定,并最终稳步走向‘道’之所在。



再比如儒家,认为统治者不应该事必亲躬,而是应该慷慨的放权给地方豪绅,以乡绅治国,方可致‘道’。



其中,最偏激的两家,便是在数百年前,将华夏学术思想界对半平分的两家:杨朱,以及墨家。



孟子云:天下之言,不归杨,即归墨。



其中的‘杨’,便指杨朱之学。



该学,由战国初期的魏国人:杨朱杨子居所创立,主张‘贵己’‘重生’‘人人不损一毫’等思想。



大意为:人最贵重的东西无外乎生命,生难遇而死易及。



所以,人应当万分珍惜生命,要‘乐生’,一切以存我为先,为了不受到他人损害,任何手段都是可以采用的。



杨朱之学的大部分学说主张,也都是围绕着这一点展开,凡是涉及‘人应该怎么做’的讨论时,杨朱的主张便总是类似的画风。



开心就好;



利己就好;



自己的感受最重要,自己的快乐最重要,自己的生命最重要。



在确保自己不受损害的前提下,通过帮助别人,来让自己收获快乐,是可取的;



但若帮助别人,就要让自己受到损害——哪怕是损失一个指甲盖,就可以救人一命,在杨朱学派的主张看来,也是不对的。



所以世人常说:杨朱唯我,不以物累。



后世也有人将类似的主张,总结为:精致的利己主义。



如此偏激的观点,饶是在后世那个思想开放、进去的时代,都很难得到普世价值的认同,更枉论在思想更为保守、更提倡‘无私奉献’‘道德君子’的战国时期了。



也就是在那样的背景下,杨朱能以‘唯我’二字,与对手墨家平分天下学术思想界,也足见其思想,在当时所引发的聚类讨论,以及足够的特殊性。



而同一时期,与杨朱半分天下的墨家,则显然是硬币的另外一面,思想主张呈现与杨朱截然相反的另外一个极端。



杨朱追求极致的利己,坚决抵制损己而利人,墨家便主张极致的无私,坚决反对损人利己。



而且,不同于绝大多数学派的‘我主张’‘我提议’‘我认为’——墨家自诞生的那一天开始,便始终是‘我愿意’的实干派。



墨家不止是嘴上说兼爱非攻,主张舍己为人,而是一边嘴上说,一边也身体力行的做。



时至今日,哪怕墨家学说早已在客观上失传,留下的早就不是祖师墨翟的那一套理论,可墨家仍旧坚持着‘旧规矩’。



如:凡墨家之士,皆称墨者,以践行祖师墨翟之理念为己任;



身着粗布褐衣,脚踩自编草鞋,身不可有余财,食不可有肉糜。



第543章 子墨子曰[1/2页]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