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这一生,如履薄冰_第514章 由点及面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14章 由点及面[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就爱电子书] http://m.9atxt.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就连张释之这样的名臣,都无法避免‘因仕返贫’,就更别提其他的普通人了。



绝大多数人,都被逼的生活都无法保证,根本无法抵挡住诱惑。



试想一下:一个秩禄四百石的官员,年俸三百六十石,每个月的俸禄是粟米十五石,外加525钱;



上有老母,家有娇妻,下还有三子儿女,共计一家七口人;



粮食倒是够吃,虽然有七口人,但儿子都还小,饭量远不及成年人。



就是这每月525钱的俸钱,实在少的有些捉襟见肘。



老母亲腰酸腿疼,要去找县城的药铺抓药;



妻子则念叨着已经小半个月,没有从饭菜里闻到过荤腥。



更要命的是:作为四百石级别的县衙长吏,县领导班子核心圈内的人物,人情往来其实是很多的;



上面的人婚丧嫁娶,你得去随礼;



下面的人有红白事,你也得表示。



逢年过节,还要给自己的嫡系发点酒、肉、布帛之类,才能将‘以后一定不亏待你们’的大饼继续画下去。



俸禄早就不够用了。



就在这种时候,有个富豪找上你,要你帮一个小的不能再小的忙。



这个忙,甚至小到你什么都不用做!



只需要在县衙关于某一件事发起讨论时,不要发表任何看法。



简而言之:让你在某一场会议过程中闭口不谈。



只需要安静个把时辰,你的收获,就是你好几年,甚是十几年、几十年的俸禄。



你,会答应吗?



你愿意用‘一个时辰之内不开口说话’为代价,换来一笔能让家庭状况大幅改善,甚至从此不再需要为钱发愁的庞大财富吗······



绝大多数官员的第一次贪污腐败,便是这样开始的。



——一次什么都不做,就能得到庞大财富的机会,让他们生出侥幸心理:应该没事吧?



就搞这么一次,拿到钱了就收手!



然而,真等到了钱送到自己手里,却根本没能能记起来早先的忐忑和迟疑。



官员们只会想:赚得第一回,就能赚得第二回!



千里为官,不就是为了升官发财吗?



升官我控制不了,发财我还不能争取一下嘛?





……



对于类似这样的事,刘荣的态度一项是比较暧昧的。



因为在刘荣看来,天底下的清官,终究只能是稀罕物种、道德模范。



而绝大多数的官僚,都会或主动、或被动的沦为贪官污吏。



刘荣也早就过了年少热血,要拿每一个贪官污吏‘明正典刑’,要成为刘青天的年纪。



如今的刘荣,对官员就两点要求。



其一:贪污、受贿,后者不管,前者偶尔过问。



可以拿别人的贿赂,如商贾、下属、同僚之类,但公款最好别碰、别动贪污公款的心思。



其二,便是贪归贪,拿归拿,业务能力你别落下。



给你交代下去的事儿,你得好好给办妥喽。



事儿办的话,你贪污腐败,朕倒是可以置之不理,权当是你自己取走了朕本就打算给的赏赐。



可若是事不成,那贪污腐败的罪名,可有的是法子整死人。



没办法。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清官如沧海一粟,贪官如大浪淘沙。



后世人常说:大龄剩女,其‘大龄’只是最小的一个问题。



刘荣也想说:高风亮节的清官,很有可能除了高风亮节、义不受财之外,便再无半点可堪称道之处。



换而言之,他根本不知道怎么做官,怎么御民,他只知道自己只需要做个清官,就能得到立身之本。



与之相比,反倒是那些贪点儿、拿点儿,却能把事情办妥的臣下,更让刘荣感到安心。



好歹能把事儿办妥啊?



刘荣是皇帝,又不是真的‘刘青天’。



刘荣更在意事儿办妥了没、办好了没,而不是底下的官员贪污了没、受贿了没。



毫不夸张的说:如果刘荣能有一个系统,抽卡抽到大贪官和珅,刘荣也绝不会觉得自己运气不好,抽到了张烂卡。



还是那句话。



对于官员,尤其是封建时代的官员而言,出淤泥而不染,几乎就是个伪命题。



且在特殊的时代背景下,贪没贪,出淤泥时染没染,甚至都没那么重要了。



所以,对于官僚群体‘受贿’,以及如今汉室上下盛行的行贿受贿之风,刘荣向来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且至今为止,都不曾有过针对性的动作的。



——因为在刘荣看来,如今汉室的官僚体系,虽然在财务方便被侵蚀的比较厉害,但在其他方面,还保持着相当程度的战斗力。



这么一票‘能打’——能拿得出手、用的顺心的官员,贪污腐败?



嗨……



反正查也查不过来,抓也抓不过来,平白浪费人力物力去反贪腐,实在有些不值当。



就当是他们,有些过分的‘自觉’了,自己取走了自己的劳动报酬、项目奖金便是。



再者,自有汉以来,汉家至今都还保守者人才——尤其是官僚、储备官僚类人才的极度稀缺。



本来就没什么人做官!



逼得汉家的历代先皇,把什么孝廉啊~力田啊——但凡能想到的特殊人才,都给拉入体制内做了官。



官儿本来就不够用,恨不能从哪平白变出个万儿八千读书人、储备干部,又怎么可能去搞反贪腐,让本就捉襟见肘的官员人数进一步骤减?



所以,林林总总一箩筐,总结下来就一句话。



——对于底下的官员贪污腐败,刘荣的态度是暧昧中,也有较为明确的底线的。



可以受贿,不要贪污;



捞钱归捞钱,别忘了把朕的事儿办好。



办好了,你捞的钱就是你应得的将近、报酬。



没办好?



嘿!



如今的汉室,也并非就全然不能治罪贪官污吏。



第514章 由点及面[1/2页]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