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这一生,如履薄冰_第235章 高炉炼钢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35章 高炉炼钢[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就爱电子书] http://m.9atxt.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如果单只是冶炼技术,那刘荣完全不需要位置操心,只需要大手一挥用钱砸,硬生生把工艺精进进度砸快就好。



但除了冶炼工艺,铁矿、煤矿的开采,也同样是个难以忽视的问题。



“终归,还是要高炉炼钢吗……”



如是想着,刘荣不由得又是一阵纠结。



作为穿越者推动工业发展的必备技能,土法高炉炼钢,自然是早就进入了刘荣的视野。



但不同于前世,看小书读物里的主角高炉炼钢时,只知道拍案叫绝口称‘牛掰’——亲身来到这个时代之后,刘荣才发现这么做有多难。



高炉炼钢,顾名思义,是以土法铸起数丈高炉,通过熔炉结构来提高温度、降低燃料要求的钢铁冶炼方式。



这个方式只有一个优点:制作容易,产量极高;



除了这个优点,便全是缺点了。



——成品质量参差不齐;



——能耗高,烟尘污染严重。



另外,在高炉熔炼完成,得出生胚之后,也依旧要通过锻打的工序,才能得出不确定质量的盲盒钢。



而对于刘荣而言,这个方法最大的难点,便在于后世最不起眼的:烟尘污染。



后世人都知道:钢铁,乃至绝大多数重工业,都必定会对环境造成肉眼可见,且难以磨灭的巨大影响。



而在如今汉室——在黄老学说依旧执政于庙堂之上,朝堂内外都还讲究一个‘道法自然’的如今汉室,高炉炼钢所造成的漫天黑烟,是很难为人所忽视的。



讲道理的,说刘荣不敬天地神明、不敬社稷;



稍微不讲理一点的——如东宫那位,更是极可以将那漫天黑烟,直接归为‘天神震怒’之类,搞得刘荣一点脾气都没有。



故而,即便有心通过高炉炼钢,来提高汉家的钢铁产量,刘荣也一直没有下定决心。



但眼下,亲眼看到可以大幅度提高军队战斗力的三棱箭头,因为钢铁产量的不足而无法量产,原本还想着‘日后再说’的刘荣,终于开始动摇了。



“三棱箭头尚且如此,陌刀、武罡车之类,当也是类似的状况了?”



此言一出,那军匠当今便缓缓点下头,而后悠然发出一声长叹。



对于工匠而言,最痛苦的事,永远都不是做不出好的作品;



而是明明做出来了,却因为种种外部因素,而无法使其发挥实际作用。



就好比一群太监上青楼——心痒难耐,偏偏又无可奈何……



“周仁,记一下;”



“回长安之后,拟诏书一封。”



“——召河东郡守申公、郡尉周阳由入朝长安。”



“再给丞相府传朕口谕:朕欲以河东郡,为我汉家钢铁冶炼之所。”



“河东郡民农户该如何安置、以何为业,郡中每岁口粮用度从何调用——朝堂要尽快拿个章程出来。”



“嗯……”



“先让丞相,同朝中百官议一议,有结果了再呈奏朕前。”



高炉炼钢,刘荣是一定要搞的。



没办法,除此之外,刘荣想不出第二种能大幅提高钢铁产量,并迅速将其用于军队的方法。



既然非搞不可,那就宜早不宜迟。



——过去,刘荣纵是手握监国大权,但终归只是太子储君;



如今坐了江山社稷,再把如此关键的项目往下拖,就怎都有些说不过去了。



时间不等人。



刘荣自认为身体还算不错,如今二十来岁的年纪,也还能在皇位上做个三四十年。



三四十年,说短不短,说长,也完全算不上有多长。



刘荣要做的事很多;



多到这三四十年,刘荣都得尽可能抓紧时间……



“钢铁产量,少府上下暂时不必考虑。”



“——三棱箭头、陌刀、武罡车,都用少府现有的钢铁库存,量产出一批来。”



如是做下交代,刘荣又掰着指头算了算。



“羽林校尉,有弓、弩司马各一,共计一千人。”



“按每人五十矢的标准,制造出三棱箭、矢五万支。”



“——最晚明岁开春列装!”



“另外,虎贲校尉两千兵马,俱为陌刀。”



“两千柄陌刀——至少也要一千柄,同样要在开春前交付。”



“至于武罡车,第一批先造二百辆出来,暂且用者。”



刘荣当场下订单,那军匠自然是没权利场合,自然是第一时间看向一旁,仍在不住擦汗的少府石奋。



不出所有人预料:石奋恭敬领命。



下了订单,又确定下汉家接下来的钢铁产业发展方向,刘荣也终于来到了少府军工项目的重中之重。



——水车驱动水力锻压、锤炼系统!



简称:水力锻压机。



和水车驱动石磨转动一样:同样是以水流为水车提供动能,再用动能操纵巨锤反复举起、砸下,以达成反复锤炼、锻压的目的。



刘荣很满意,却也没多做停留。



锻压机再牛逼,没有足够的原材料,也还是无法得到精钢。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眼下最要紧的,就是尽快提高钢铁产量,以供水力锻压机锻压出精钢。



之后,有了精钢的少府,就可以制作许多无法用青铜制作的武器、军械,以显著提高汉家军队——尤其是常备野战军的战斗力。



再然后,自便是……



“匈奴人,应该已经接到孝景皇帝驾崩的消息。”



“——呼~”



“早则明岁开春,迟则秋后;”



“军臣老儿,恐怕就要来试试朕的成色了……”



···



“嘿;”



“也不知道届时……”



“嘿。”



“嘿嘿……”



第235章 高炉炼钢[2/2页]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