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过去做财阀_第2124章 莫斯科的陷阱(第二更,求订阅)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124章 莫斯科的陷阱(第二更,求订阅)[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就爱电子书] http://m.9atxt.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莫斯科的雪在黄昏时分停了,但寒气更甚。米哈伊尔和彼得罗夫走出卢比扬卡总部时,街灯已经亮起,在积雪上投下昏黄的光晕。



“饿了吧?”彼得罗夫搓了搓手,“我知道附近新开了家餐厅,格鲁吉亚风味的。凭我们的证件,不用预约。”



米哈伊尔点点头。六个月没回莫斯科,他确实想念家乡的味道了。更重要的是,他需要从彼得罗夫那里了解更多内情——那些在正式场合不便谈论的消息。



餐厅位于一栋斯大林时期建筑的一层,门口没有招牌,只有两名穿制服的警卫。彼得罗夫出示证件后,警卫立刻立正敬礼,为他们拉开厚重的橡木门。



温暖的空气夹杂着烤肉和香料的浓郁气味扑面而来。餐厅内部装修考究,深色的木质墙面挂着高加索风格的挂毯,水晶吊灯将柔和的光线洒在铺着白色桌布的餐桌上。与莫斯科街头排长队买面包的景象相比,这里仿佛是另一个世界。



“还是老样子,”



米哈伊尔低声说:



“外面的人在挨饿,里面的人在大吃大喝。”



彼得罗夫耸耸肩:



“体制就是这样运转的,我的朋友。我们冒着生命危险为国家工作,总该有些特权。”



侍者将他们引到靠窗的位置,恭敬地递上菜单。米哈伊尔注意到餐厅里大多是中年男性,许多人穿着考究的西装或军装,低声交谈着。这是特权阶层的聚集地——高级干部、军方将领、克格勃官员,以及少数被允许与权力共舞的知识分子。



“这两年变化很大,”



点完菜后,彼得罗夫压低声音说:



“尤其是粮食供应方面。两年前国内粮食产量下降,海外农场的收成也不好,导致副食品供应紧张。”



米哈伊尔点了点头。



“我了解一些这方面的情况,“



他慢慢搅动着刚送来的红菜汤,



“我们在东德的盟友对此颇有微词,哪怕是在长安,电视里也有这些新闻。”



哪怕是在长安,sEA的经济专家们也注意到了苏联在埃塞俄比亚农场的减产——产量相比10年前下降了三成,虽然现在土地的面积更大了,投入的资金更多了,但是,产量却下降了,这是不是很神奇?



对此,长安的经济专家们从各个角度进行了分析,同样也分析了苏联的农业。最终得出一个结论——这是苏联自身的固有问题导致的。



因为在长安大学旁听了很多课程,所以米哈伊尔非常清楚这个固有问题是什么?



但是那又怎么样呢?



他只是一个小小的克格勃中校而已。



彼得罗夫的眼睛亮了起来:



“不过现在问题解决了!多亏了阿拉伯人。石油危机让油价翻了四倍,去年我们向欧洲出口了大量石油,获得了巨额外汇。”



他凑近一些,声音压得更低,



“我们用这些钱从美国人那里买了几百万吨玉米。所以现在街头再也看不到排长队的人了。”



米哈伊尔放下勺子,眉头微皱:



“用石油换粮食?这能持续多久?如果油价下跌……这是治标不治本,最关键的还是要提高海外农场的产量。”



“别在吃饭时谈工作,”



彼得罗夫笑着打断他,举起酒杯,



“欢迎回来,米哈伊尔为你的健康干杯。”



伏特加滑下喉咙,带来一阵灼热感。米哈伊尔的目光不经意间扫过餐厅深处的一个角落,突然僵住了。



“怎么了?”



彼得罗夫察觉到他的异常。



米哈伊尔没有立即回答。在餐厅最里面的包厢区,一个熟悉的身影正背对着他们坐着。而他对面坐着个亚洲面孔的男子,身着剪裁考究的深色西装。



“你看那个家伙,”米哈伊尔微微侧头示意,



“是不是伊万诺维奇上校?他对面那个,如果我没认错,是越南情报部门的阮文同。”



彼得罗夫假装整理餐巾,迅速瞥了一眼:



“真的是他们。他们怎么会在一起?”



他眼中闪过一丝困惑,随即恍然大悟,



“难道说你的那份报告起作用了?”



米哈伊尔的大脑飞速运转。



“阮文同上周应该还在河内,”



米哈伊尔低声说,



“他突然出现在莫斯科,而且与我们的人密谈.这不寻常。”



彼得罗夫紧张地舔了舔嘴唇:



“也许只是常规交流?”



“在非正式场合?”米哈伊尔摇头,



“不,这一定是关于具体合作的谈判。而且刻意避开了正常外交渠道。”



侍者送上了主菜——香气扑鼻的烤肉串和烤蔬菜。米哈伊尔机械地咀嚼着,味同嚼蜡。他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在远处的会面上。伊万上校和阮文同交谈甚欢,不时有肢体接触,显然关系匪浅。



第2124章 莫斯科的陷阱(第二更,求订阅)[1/2页]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