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乃天杀星李鬼是也_第125章 落井下石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25章 落井下石[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就爱电子书] http://m.9atxt.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石油是工业的动脉,但其实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利用石油的国家之一。



最早提及石油的是东汉名臣班固,在《汉书地理志》中记载,西汉上郡“高奴有洧水,可燃。”



只不过后来没能开启工业化,对石油的利用非常浅显,最多的使用方式就是烧。甚至表层石油浪费光了,在民国时反而被扣了一个“贫油国”的帽子。



所以此时的官军,使用石油来攻击李鬼,绝对是合情合理,没有半分违和感的。



北宋时期,官府手工业的军工作坊里开始出现以石油为原料的“沥青作”、“猛火油作”。



与敌方作战时,宋军把猛火油用“筒柜”“火罐”等机械装置喷出,威力不小。



此外,人们还将石油用于炼钢、医药、制墨等方面。



如北宋沈括《梦溪笔谈》对“洧水”的描述:“予知其烟可用,试扫其烟为墨,黑光如漆,松墨不及也,此物必大行于世。”



这里说的即是用石油烟制成的墨,据说沈括的“石油墨”受到当时的制墨行家苏轼的极大赞赏,可谓上乘。



沈括不但提出“石油”这一名称,而且认为石油“生于北际沙石之中”,“与泉水相杂,惘惘而出”,并作出“石油至多,生于地中无穷”,“此物后必大行于世”的预言。



这次遇到的官军明显是早有所备,又是渔网,又是绊马索的,准备的非常齐全,便是再多带些石油等火器,也都非常合理。



如果不是李鬼武力太过夸张,只怕便要栽在这里了。



现今这官军将领见石砲阻拦不住李鬼,便诱他近身,然后派臂力强健的军士投掷装满了石油的瓦罐过来。



便是李鬼不拿斧去挡,这瓦罐落地即碎,照样有效。



这群红甲士兵分明是久经锻炼,投射的非常有章法,落点都比较均匀。



只听“噼里啪啦”一顿乱响,不过瞬息之间,李鬼便见到身周数十丈地上已经铺满了石油,一股臭鸡蛋的味道到处弥漫,闻着便泛恶心。



接着只听军阵之中一声锣响,原本的箭雨顿时停下,新的一批红甲弓箭手替换了上来,举手便是密密麻麻的火箭射来。



那火箭甫一落地,所有石油便被轰然引燃,将李鬼给点成了一柱人形火把,方圆百丈之内,恍如人间地狱,到处都是火焰蒸腾。



身后远处观望的众人,原本并不担心李鬼的安全,此时突见异变发生,顿时大急,连忙催马上前,准备救人。



却听到李鬼在那蒸腾的火焰之中大吼一声:



“不必过来!”



“某自应付得了!”



只见那人形火炬不但未曾倒下,反而还甩开大步,继续向着官军本阵冲了过去。



他身上满是石油火焰,所到之处,兀自有燃烧的油料滴下,每迈一步,地上便多一只火焰脚印出来。



李鬼现在这副样子,简直便如同祝融降世,火神复生,便是这群常年玩火的士卒也都不由心中动摇,骚动不已。



官军这边的指挥将领却不停手,又一阵梆子响,一批黑甲士卒又替了上来,手中拿的却不是弓箭,而是一个个竹筒样的东西。



他们将这竹筒对准李鬼,将机扩一推,一条条水线便射向了李鬼。



这水线甚细,水量甚少,一遇到火,顿时便即蒸腾成气,卷着油滴便浮空起来,油水混合在一起,又被火一燎,瞬间便形成了“爆燃”。



“轰”的一声爆响,原地起了一道冲击波,将李鬼直掀出去几丈远,重重摔在地上。



第125章 落井下石[1/2页]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