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诏狱讲课,老朱偷听人麻了_第505章 天竺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05章 天竺[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就爱电子书] http://m.9atxt.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嘿嘿,先生果然是先生,什么都瞒不过您的慧眼。”



朱樉被林澈说破了心思,也没有半点尴尬表情。



反而还乐呵呵的,顺势怕了一记马屁。



接着才提到自己的问题:“先生,我秦王府的织娘,最近纺出来的线又细,又容易断。”



“而且织出来的布,只能制作又薄又透的夏装,您知道这是什么原因吗?”



为了避免暴露自己偷用了自家先生纺纱机的技术。



朱樉只能绞尽脑汁的相处这个蹩脚的借口。



不过林澈根本没有,往那方面想的意思。



他只是默默的品了一口葡萄酒。



便给出了答案道:“纺纱线过细的原因很多。”



“纺锤紧了,纺纱用的力气大了,都有可能导致,纺出来的线不合格。”



“不过你家房娘应该是老师傅,不可能犯下这种低级错误,那原因就只有一个了。”



没想到,能这么简单打探到。



林澈纺纱机纺出来的纱线,不合格的答案。



朱樉赶紧屏住呼吸,生怕听漏了一个字。



只见林澈蹲了一下,而后缓缓的道:“纺线不合格,根子一般在原料上。”



“我华夏的棉花多为短绒棉,纺织起来极为繁琐。”



“若是生长时没有照料好,就会出现纺出的棉线过细,且容易断裂。”



“最好的解决办法,便是从海外引进生长周期短,且容易处理的长绒棉。”



朱樉听着林澈讲述的有关棉花的知识。



瞬间就在心里确定了,不是林澈的纺纱机有问题。



而是实验中的棉花不好,才导致纺织出来的线,只能做夏装的尴尬。



解开这个个心结。



朱樉便好奇的问道:“先生,这棉花也有长短之分?”



林澈用的少见多怪的眼神,瞥了朱樉一眼。



呵呵笑道:“真稀奇,稻谷有旱稻和水稻,棉花有不同的品种不是很正常的事吗?”



捧着脑袋听课的朱柏也是不满的瞪了下,将话题扯偏的朱樉。



求知欲望满满的向着林澈问道:“先生,那您说的利于长绒棉,如今在何处?”



林澈对于熊孩子,都非常有耐心。



立刻笑着给出答案。



“长绒棉的种类也有很多,但离我们最近的种植,就在印…不,应该是天竺!”



说起来,阿三门真是占了一片福地。



天竺这个地方,物产丰富不说。



温带气候,非常适合各种作物生长。



其中的优质作物,用数不胜数来形容都不为过。



只可惜,人不太行。



浪费了这么适合种田的好地方。



朱柏听到天竺的地名后,竟是惊喜的问道。



“先生,您说的天竺,是大唐高僧带着一只猴子。”



“还有一只猪一匹马和一个和尚,求取真经的天竺吗?”



西游记的故事,在元末明初已经有了最基本的雏形。



而且通常被作为小儿读物。



(本章完)



第505章 天竺[2/2页]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