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诏狱讲课,老朱偷听人麻了_第446章 秦王朱樉的变化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46章 秦王朱樉的变化[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就爱电子书] http://m.9atxt.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莫非,林先生也像那个疯和尚一样,看出了四弟身上的九五命格。



这是想让四弟当皇帝?



既然能看出这些东西,为何选择自己当他的学生?



朱樉深吸了一口气,压下心头的不忿,静待林澈的下言,却见对方慵懒至极,随意道:



“上次我们讲了人性本贱,今天我们再来说一下,人性本利。”



“嗯,说来回答一下,百家争鸣的由来?”



、对于林澈的提问,朱家兄弟三人浑然不解。



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时有些搞不清楚状况。



“回禀林先生。”



朱标身为大哥,来不及多想,赶忙拱手道:“随着周王室的衰落,个诸侯国的势力增强,导致曾经由周天子所建立的社会制度,已经出现了崩坏的迹象。”



“为了避免由制度崩溃带来的战乱和征伐,各国学者和士族群体,都纷纷创立了自己的学派。”



“急需一套新的制度,来稳固这个天下的政局。”



“这也就是百家争鸣的由来。”



林澈闻言点了点头,挥手示意太子可以坐下了。



“不错,便是如此。”



“说到底,治理天下,就在于如何治理天下的人,而想要治理天下的人,自然就要搞清楚人性的本质。”



“我这样说,你们是否理解?”



听闻此言。



朱家兄弟们恍然大悟,旋即不敢再有怠慢,不约而同挺直了腰杆,表现的尤为认真。



见状,林澈笑了笑:“所以,百家争鸣的第一个重点,就是一场关于人性善恶的争论。”



“这里就牵扯到了三个关键人物和概念。”



“首先是孟子,他提出了一个性本善,性本善不是说人生来就是好人,而是说在人性中有善的特质。”



“例如,人皆有不忍之心,意思就是每个人都有恻隐之心,人们看到苦难就感觉同情,看到弱小就想要帮助。”



“这种同情是人自身的天性,所以才会说人性本善。”



蹲了顿,林澈继续道:“说白了,典型的就是朋友过的比我差,我就难受,当然了,后面还有一句,过的比我好,我更难受。”



“既怕兄弟苦,又怕兄弟好,没错吧?”



面对林澈毫不避讳的调侃,朱标面不改色岿然不动,朱樉和朱棣则是尴尬的咧了咧嘴,不知道该如何往下接话。



毕竟他们一众兄弟,除了大哥以外,剩下全都在争。



有意无意,明争暗斗。



小时候争表扬,长大了争认可,看见新低挨揍幸灾乐祸,看见兄弟被夸百般不服。



所谓的兄友弟恭只是表象,实则大家肚子里憋着一口气,谁也不愿承认自己比其他人差。



皇子亦是如此,更何况民间百姓。



沉默少顷。



林澈收回目光,没再挖苦他俩,继续道:“孟子之后,与其同属儒家的荀子,又在这个基础上提出了性恶论。”



“荀子认为,在没有任何利益的情况下,人们确实会像善的一面靠拢,可如果有了利益,人就要开始权衡利弊。”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人类文明的核心,或者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本质就是一种利益交换。”



“这个世界不可能没有利益。”



“所以才会说人性本恶。”



林澈斜靠在椅子上,换了一个更舒服的姿势,扫视表情不相同的三兄弟。



“也就是说,你们将要对一个人产生同情,还是嫉妒,主要是看利益的大小。”



“利益小就同情,利益大就嫉妒。”



(本章完)



第446章 秦王朱樉的变化[2/2页]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