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诏狱讲课,老朱偷听人麻了_第232章 众皇子:咱爹,洪武大帝,这是当面认错吗?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32章 众皇子:咱爹,洪武大帝,这是当面认错吗?[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就爱电子书] http://m.9atxt.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232章 众皇子:咱爹,洪武大帝,这是当面认错吗?



面对林澈的举动,朱元璋早有准备。



只见他大手一挥,示意儿子们开始表演。



以太子朱标、秦王朱樉为首的五位皇子们,眼见父皇的手势,顿时齐刷刷的行礼作揖,举手投足间,都是满满的敬意:



“请林先生恕罪。”



“我等知道错了。”



“还请先生原谅我等的愚昧。”



五个人像训练过的一样,整齐划一,配合默契。



林澈:“…”



看到前面太子为首的五位皇子,弓着身子,站在自己面前,林澈额头上的黑线又多了几条。



还没等到林澈有所表示,是否坚持让这些人走,只见朱元璋卖着豪迈的步伐直接走了进来。



“林先生!”



“你还没有消气啊!”



“没必要了。”



朱元璋径直走到林澈身旁坐下,顺手拿起一个茶杯,自顾自的倒了一杯茶,咕嘟了一大口,这才说道:



“先生,咱都听你的安排,这修建中都凤阳的工程,咱已经下旨停下了,还解散了百万工匠回家。”



“为了显示诚意,不能让这些工匠吃亏,咱给这些工匠都付了这两年的工钱,只多不少。”



“这些工匠在凤阳做了两年的事情,回家拿着大把的钱,都乐乐呵呵回家了。”



“咱也理解了先生的良苦用心…”



“咱都懂了…”



朱元璋端着茶杯,目光微不可查的瞄了林澈一眼,又道:



“昨日,先生教训的对,是咱做的不对,先生生气是有原因的。”



“咱当初决定在凤阳建中都,是一时昏了头,没想通咋回事。”



“先生说的一点没错,百姓才是国家强大的基石。”



“没有百姓,咱大明朝啥也不是。”



“咱想通了,苦了谁,也不能苦了百姓啊!”



“倘若一个民族彻底衰落,谁上来当皇帝也没有用了,反之,一个民族开始强大了,国家必然长治久安。”



“咱理解没错吧?”



面对朱元璋自话自说,林澈眼底的嫌弃都快溢出来了,忍不住吐槽道:



“孩子死了你来奶了,大鼻涕到嘴伱才知道甩了…”



“早干嘛去了?”



“一百多万人,能开垦多少良田,能做多大的事?你算过吗?”



“经历了元末的战乱,如今人口严重不足,打仗没人,种地没人,你还惦记你那凤阳老家?”



“办错了一件事,可能需弥补十件…”



“你咋想的?”



话落。



鸦雀无声。



不光这边的朱元璋噤若寒蝉,另一边的朱家兄弟,更是头也不敢抬一下。



这跟母后说的…也不一样啊!



不是说好,一定会给台阶下吗?



咋有开骂了起来?



就在兄弟几人正犹豫着,要不要帮老父亲解围的时候。



朱元璋先一步打破了屋内的沉寂,由衷道:



“林先生批评的对…”



“咱一开始却是考虑欠妥了…”



“先生多多担待!”



说罢。



朱元璋豁然起身,面朝林澈微微躬身,拱手道:



“先生忧国忧民,深明大义!”



“咱给先生陪不是了!”



见状。



一旁围观的众位皇子们,瞠目结舌不敢置信,突兀的有一种做梦的感觉。



他们老爹?



洪武大帝?



竟然当面承认错误了。



真的假的?



天下谁人不知,皇帝宁愿错杀,也绝不会认错。



今天这是开天辟地头一遭啊!



咕咚!



大吞口水的声音不绝于耳。



给我赔不是干嘛?



岂料,林澈压根不甩皇帝面子,对此不屑一顾:



第232章 众皇子:咱爹,洪武大帝,这是当面认错吗?[1/2页]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