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诏狱讲课,老朱偷听人麻了_第201章 十恶不赦的文官集团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01章 十恶不赦的文官集团[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就爱电子书] http://m.9atxt.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听到林澈开讲,朱元璋都坐正身子,目视林澈,耳朵竖起来,生怕漏掉一个字。



朱标则再次拾起毛笔,凝神静气的倾听着。



“咱们先说一段离咱们比较近的历史。”



林澈喝了口酒:



“就说说大宋吧!”



“大宋刚立朝的时候,南征北伐也是相当的强悍,数年时间便灭掉了五代十国中的所有国家,一时风光无量,可后来说衰败就衰败,王朝寿命只有一百多年。”



“一个繁盛的王朝,怎么就这么脆弱呢?”



面对林澈的问题,朱元璋沉思了一会。



他作为大明的开国皇帝,对前朝的历史也是有过一些研究。



尤其是最后一个汉人王朝——大宋朝,更是他的主要研究对象。



之前不仅和刘伯温、李善长等人研究大宋的兴衰经历,还翻阅宋史仔细揣摩。



自认为颇有成就。



“一是皇帝的问题!”



“二是政策的问题!”



“大宋后期因为这两个方面,让它由内到外都烂透了,王朝衰败也是必然的。”



听到朱元璋一脸笃信的回答,林澈微微摇头:



“你说的只是其中之一,但不是核心!”



“啊?”



朱元璋有些诧异,他宋朝的研究不可谓不多。



毕竟前车之鉴在那里摆着,他不得不重视。



就在他准备询问时,林澈主动开口道:



“陛下,你是大明的皇帝,你看事物的视角和眼光,应该和普通人不一样。”



“你仔细想想,就会发现大宋一开始就做错了一件事,也就是在立朝开局就在‘布局’上犯了一个大错误。”



“都城历来都是王朝最大最繁华的城市,人口多、驻军多、经商者多,这样消耗的物质也必然最多,而宋朝的都城在开封,在黄河与京杭大运河的交汇处。”



“将京城设立在这个位置,对于接受来自全国各地的物质,确实很是便利。”



“可是,随着草原民族的崛起,契丹辽国的兴盛,开封作为都城的地位就岌岌可危了。”



“历朝历代建立都城都有一个传统,依山傍水,关隘阻挡,可是开封城却是一马平川的中原大地,四周既没有雄关险隘,有没有大江大河阻挡,很容易受到北方游牧民族战马的肆虐。”



“考虑到国家的安全,宋太祖赵匡胤曾经想把都城,迁移到接近关中的洛阳,那里既有险要的虎牢关作为防护,又有大运河方便运输物质,可谓是最佳建都的地方。”



“可是在朝廷商讨这个问题时,却发生了争执,几乎所有的大臣都不愿意迁都,因为这些大臣们所有的家业田产都在开封,若是搬迁到了洛阳,他们的财产岂不是不保。”



“当然,这些大臣们都精明着呢,这些话当然不能摆在明面上说,只得换一个正大光明的说法,所以这些大臣们在私底下一商量,打着为国为民的幌子…”



“都说洛阳城在过去战乱中破坏的很厉害,若是将都城迁到洛阳,必然要大兴土木,大搞城市建设,这样一来必然是劳民伤财,伤害老百姓。”



“于是,这些大臣们就向赵匡胤建议,不如留都开封,在开封加固城池,扩充开封的京城守军,用兵力优势,弥补地理位置上的不足…”



听到这。



朱元璋脸色铁青,拳头紧握,用力砸在桌上:



“这些个祸国殃民的大臣!”



“为了自己的一点私利竟然出这么个馊主意,简直是在自掘坟墓。”



“这些人为了自己的私利,不顾国家的大局,不想想国家没了,他们的私利还存在么?”



“想想那些凶残的草原蛮子,会便宜这些人么?”



“这些人都该杀!”



“依我看全都杀了,一个不留!”



(本章完)



第201章 十恶不赦的文官集团[2/2页]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