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本边军一小卒_第四百四十六章 史学家中行固!百家学宫!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四十六章 史学家中行固!百家学宫![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就爱电子书] http://m.9atxt.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韩绍对李靖的宠信,所有人都看在眼里。



可谓无人能及。



就连赵牧等人有时都忍不住说几句酸话,言语嫉妒。



对此,李靖感怀至深的同时,也背负了巨大的压力。



生怕哪一天行将踏错,辜负了这份宠信。



此刻韩绍不但直接同意了他提出的人选,更是让他亲自带人过来,不禁有些惶恐。



“君上遣人唤他一声便是。”



“臣军中诸事繁多,怕是不大方便。”



事多是真的。



如今大战方定,将士叙功、封赏、阵殁抚恤等,都有要循序展开。



待统计、整理完成,再由他报由兵司审核颁布。



这些事情根本不是一二日的工夫,能够理清楚的。



但韩绍却知道他这是要避嫌。



亲卫营虽名义上亦归他这个韩绍之下的军中第一人统辖,可实际上却因为其司职特殊的缘故,独立于外。



李靖也从来不会插手其中。



这其中的分寸拿捏,素来谨慎的李靖把握得很好。



只是韩绍却是浑不在意地摆摆手。



“再忙,这点工夫还是能抽出来的。”



说完,不给他再废话的机会,韩绍有些不耐道。



“当初你我初见,便可交托性命、妻儿。”



“怎么?现在连这点信任也没有了?”



李靖闻言,一时讷讷不得言。



“臣……臣……”



韩绍笑骂一句。



“行了,笨嘴拙舌的,但凡你能将那点灵巧的心思放在嘴皮子上,当初也不至于才是个小小曲军候。”



李靖老脸一红,韩绍继续道。



“用军之道,在于人心。”



“孤收那些镇辽老将之心,在乎大义、在乎大势、在乎于仁。”



“真正要跟他们亲近的是你。”



听到韩绍这话,李靖一愣,随即幡然醒悟。



“谢君上教诲。”



韩绍见状,摇头失笑,神色有些无奈。



“你啊,这些道理不是不懂,只是太过于谨慎小心了。”



“以后在孤面前,不用这么畏首畏尾。”



“你是孤之腹心,孤信不过旁人,难道还信不过你?”



李靖面上有些羞惭,心中却是汹涌澎湃。



士为知己者死,有时真的不是一句空话。



有主君如此,又如何能不甘愿为之赴死?



而这一出君臣相宜的场面,一旁作为见证者的中行固也是感慨颇多。



并且牢牢将这一幕记在心里,准备等到夜深人静时挥笔载入自己那本无人知晓的实录之上。



人嘛,总得有点爱好与念想。



自从中行固不再执着、急切于向那些人复仇,他的人生仿佛一下子空落起来。



直到某日,他从六扇门那些暗子用来记载情报的【无常簿】上寻来灵感,开始将每日一些见闻记载下来。



有时一句话,有时一件事,有时则是一些感慨。



时日一长,看着那越来越厚的录事簿,中行固忽然迸出一个念头。



‘我今日之所书,待将来时日变迁、岁月更迭,岂不就成了过往之历史?’



‘若等到来日后人翻阅今日之故事,亦当真知我中行固之名!’



这般念头一起,便再也停不下来了。



中行固心中那股曾经被摧残、埋没的豪情与野心,也逐渐重新复苏。



他要将今日所见所闻,全都记载下来,然后编写成簿,以方便后人翻阅!



而随着中行固不断将之前记载的那些琐事零碎整理,重新书写。



他又感觉这么写不但有些没头没尾,而且依旧凌乱不堪。



于是在寻访了一些陷阵老卒后,终于在某个万籁俱寂的深夜,提笔在开篇写下。



【大雍太康五十九年,秋】



【上初临阵……于危亡际,上执锐呼曰……遂挽倾覆……】



【时校尉公孙随阵……拜上别部司马……】



在补足了某些缺失的小段过往后,接下来的过往故事,就顺畅许多了。



因为当初的那一段过往之故事,他也是亲历者。



而他笔下所书的那個‘上’,当然也不是旁人。



正是他中行固甘愿为之效死的主君韩绍。



故而这本承载了中行固不少意趣与野心的书簿,实际上却是围绕韩绍一个人而存在的【实录】。



而还不知道自己已经成为中行固笔下素材的韩绍,在与李靖一阵君臣交心后,见中行固目光灼灼地看着自己,不禁有些恶寒与不解。



“老固,你对那萧裕担任亲卫营新统将有意见?”



中行固闻言,赶忙收回心神。



“君上洞若秋毫,用人不疑,老奴并无意见!”



韩绍蹙眉瞥了他一眼,总觉得这老狗在自己背后偷偷摸摸搞了什么小动作。



但他没有证据。



再加上他对这老狗的忠心还是信任的,故而也没往心里去。



在解决完亲卫营新统将的事情后,也算是了却了一桩心思的韩绍,随即又望向另一边的周玄。



“这几日就算了,年节过后,孤会将此战缴获归入府库。”



“等到户司将之整理、造册,你再协助兵司先将阵殁将士分发到位。”



活着的将士能等。



死去的将士却是不能等。



因为他们的家人正是需要安慰的时候。



而再多的荣耀与名誉都没有财货来得实际。



毕竟将士们上阵奋死、厮杀,为的不就是让妻儿老小过上富足、安稳的日子?



“切莫让将士们流完了血,还在九泉流泪!”



“谁要是敢让将士们在下面咒骂孤,孤就让谁自己下去给孤的将士解释赔罪!”



纵然觉得这些文吏不会失了智,在将士们的卖命钱上动手脚,但该有的敲打,还是要有的。



感受到韩绍身上恐怖的天人威压以及那不加掩饰的杀意,周玄额间见汗,赶忙保证道。



“君上放心!若是出了岔子,康成提首来见!”



韩绍这满意点头。



“罢了,这年节吉日,不说这晦气话了。”



“接下来,不止是抚恤,其他方面康成伱也要多费点心。”



说到这里,韩绍又问道。



“对了,墨家那座学院建得如何了?可还缺少什么?”



还缺什么?



听到这话,周玄不禁露出一抹苦笑。



说起这事,周玄就忍不住有些腹诽。



哪有人家一处学院造得比府衙还要气派的?



“君上……如今大战方休,处处要用钱,能否先将那学院规模限制一二?留待日后宽裕之后,再行扩建?”



周玄试探着说出这话。



只可惜却被韩绍毫不留情地给否了。



“不行!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此百年之大计!没有商量的余地!”



“就算砸锅卖铁,也要保证学院的营造!”



周玄心中一震。



望向韩绍的目光充满了奇异的光芒。



可片刻之后,还是为难道。



“只是……君上如今晋位国公,不论按朝廷规制,还是考虑君上威严,眼下这府衙都不大合适了。”



“接下来肯定是要重建的。”



“到时候就算财货不缺,人手上也调配不过来啊。”



韩绍闻言,断然道。



“府衙的事情,可以等等再说。”



“学院营造不能停。”



府衙造得再大,自己一人又能占据几寸土?



这学院看似是实现对墨家的承诺,可实际上却是韩绍刻意打造的栖凤梧桐。



不但能够吸引大量墨家贤者入驻。



第四百四十六章 史学家中行固!百家学宫![1/2页]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