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现代留过学_第七百四十五章 各方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百四十五章 各方[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就爱电子书] http://m.9atxt.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但,宋家依旧对整个天下的文人士大夫敞开大门。



只要你是读书人,都可以去宋家借阅他家的藏书。



于是,春明坊的房价,因此成为了整个汴京新城的高地——因为有太多人,喜欢居住在宋家的附近,以便随时借书。



自然而然的,宋家也就成为了这汴京城最大的士大夫公卿社交场所。



在宋家,哪怕是熙、丰时代,新旧党争最激烈的时候,也经常能看到朝中新党和旧党的大臣,坐在一起安静的看书,甚至互相交流彼此的心得。



王棣自回京,就住在了春明坊内。



有空就去宋家借书看,宋家人很喜欢这个年轻人。



而随着王棣去的次数多了,汴京城内的其他家衙内也都纷纷打着去宋家看书的旗号,接近王棣。



文及甫就被刑恕拉着去了好几次。



回来后,文及甫就嚷嚷着,要选一个女儿嫁给王棣了。



但被文彦博骂了一顿狠的,文及甫这才不敢再提。



但他并没有死心。



这次特意将文家要扑买的抵当所选在汴京新城,还是有打着招王棣为婿的算盘。



没办法!



王棣太香了!



王安石的嗣孙!唯一继承人!



按照刑恕所言,无论是谁家的女儿嫁过去,都可以躺着享福。



这样的一个女婿,顶的上七八个状元郎!



刑恕还说,要不是他没有适龄的女儿,就算学当年的张尧佐绑冯京,也会把王棣绑回家的。



刑恕的话,真的是让文及甫动心。



如今,自己的小心思,被老父亲看破,文及甫自然瑟瑟发抖,支支吾吾起来。



瞧着文及甫那没出息的样子,文彦博摇摇头,道:“汝这逆子……”



“老夫迟早要被汝气死!”



文及甫以为老父亲是在骂自己和王棣交往,便低下头去,乖乖挨骂。



文彦博叹息几声,道:“汝可知,为何老夫不答汝对梁况之的疑问,反而提及抵当所扑买一事吗?”



文及甫摇头。



文彦博深深吸了一口气,尽量让自己冷静下来,才问道:“我文家扑买抵当所后,会变成什么?”



文及甫小心翼翼的回答:“勋臣外戚?”



文彦博点点头:“汝还不算太蠢笨!”



在大宋,士大夫文臣,需要维护名声,哪怕私底下再怎么贪拿卡要。



明面上也需要装出一副两袖清风的样子。



直系亲属,更是需要好好约束。



不能让他们在外面乱来,搞坏了自己的名声。



所以,士大夫家族,都会用门客或者族人当白手套经商。



同时,他们也适可而止。



很多事情,都不敢做的太过分。



只有勋臣外戚们,会光明正大的做买卖,经营生意。



如驸马都尉王晋卿,就是这汴京城里,最大的苎麻商。



他家的麻袋,是直接卖给开封府。



朝野内外,对此都是熟视无睹。



因为,这是游戏潜规则,祖宗以来,赵官家们和士大夫集团,就是通过让渡经济利益,喂饱了外戚勋贵们。



让这些在汉唐张牙舞爪,肆无忌惮的政治力量,变得如同一只温顺的小猫。



“现在,汝知道,为何老夫不愿意与梁况之纠缠了吧?”



“外戚勋臣,不可干政!”文彦博语重心长的对文及甫道:“汝兄弟要切记这一点!”



这是游戏规则。



外戚家,吃饱了就一边呆着吧。



国家大事少掺和!



“那大人就不管了?”文及甫忧心忡忡的道:“如此一来,朝野恐怕会对大人有非议……”



文彦博是太师,是平章军国重事。



这种事情他要不管,舆论能骂死他!



文彦博笑了:“老夫何曾说过不管?”



“但他梁况之是什么人?”



“他说,老夫就要管,那老夫算什么?”



“再怎么样,也得吕晦叔亲自来请老夫!”



文彦博说到这里,咧着嘴笑了起来。



他可是太师,是平章军国重事,是位在宰相之上的国家元老!



你梁焘什么东西?



也是你随随便便就能请得动的?



开玩笑!



要是他能被随便什么人请动了,那他还怎么影响国政?



当然,文彦博不会说出口的事情是——其实他也没有搞清楚情况。



他要看看风向。



然后再视情况来定自己的策略。



……



吕公著这两天休沐在家。



所以他很珍惜宝贵的休息时间。



但是,很快的,他宁静的休假,被忽如其来的事态所打断了。



“恩相……”李常坐在他对面,忧心忡忡:“官家已经下了敕书,要召回杨潜古与崔平叔这两个贼子!”



“此二贼若是回朝,朝堂恐怕难以安宁!”



吕公著揉了揉太阳穴,叹息一声,问道:“谁给官家写的敕书?”



“写敕书的是中书舍人钱勰……”



“钱穆父?!”吕公著哼哼两声,对这家伙的两面三刀,并不感到意外。



因为,钱勰这个人的立场,一直就是忽左忽右,忽新忽旧,典型的墙头草。



偏生这个人文章写得好,书法也算当代一流。



所以交游广阔,朋友遍及四海。



什么苏轼、吕大防、范纯仁,都在他的朋友圈里。



不过,据说他和章惇有仇。



似乎是因为当年章惇在朝的时候,被其讥讽过。



反正,章惇后来出镇广西,离京的时候,设宴与同僚作别,独独没有请钱勰。



“那门下省呢?”吕公著叹了口气:“门下省的各位给事中,怎么就不驳回?”



李常叹道:“下官已经问过了当日当值的那两位给事中。”



“胡完夫(胡宗愈)言,其不知杨潜古之事……”



“且杨潜古曾经担任过都水监,如今官家再拜之,并无问题!”



吕公著闭上眼睛:“那崔平叔的敕书又是怎么回事?”



刑部侍郎兼大理寺卿!



这可是抓着刑统解释权的人!



而登州阿云案已经证明了,假若让新党的人,掌握了刑统解释权会有多么可怕——他们将扭曲刑统,甚至直接让皇权下场,修改刑统以适应他们的主张和需求。



而崔台符则是这个结果里,最可怕的人选!



因为,崔台符是真的懂刑统啊!



他可是明法科出身的进士!



当年的阿云案,就已经证明了他是会为了政治而修改刑统的。



一旦崔台符回朝,那么他控制的大理寺就绝不会同意推翻阿云案后形成的刑统法令——谋杀已伤,案问欲举,自首,从谋杀减二等论。



推翻这个法令,不仅仅是司马光的遗愿。



也是他吕公著的政治追求之一!



自古以来,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



王安石为了变法,肆无忌惮的破坏了这个千年的铁律!



只要自首,就可以减罪。



于是,天下盗贼大起,社会治安大坏!



李常犹豫了一下:“恩相……崔平叔敕书送抵门下省时,轮值的给事中是……范……范子功!”



吕公著瞪大了眼睛,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谁?!”



“范百禄!?”



“怎么可能是他?”



范百禄,少主身边出来的人。



少主即位后,先后历任起居郎、起居舍人、同修起居注、中书舍人。



一步步平步青云,去年才改的给事中。



从这个角度来说,范百禄确实不可能驳回天子的敕书。



可问题是……



范百禄除了是天子近臣外,他还有一个身份啊!



蜀郡公范镇之侄!



而范镇整个后半生,都在和王安石的新法做斗争。



范百禄作为其侄子,怎么都不该让崔台符的敕书通过的!



良久,吕公著长处一口气,骂道:“又一个家贼!”



这就是将范百禄和他吕家的吕嘉问相提并论了。



没有办法了!



吕公著站起身来,对李常道:“公择啊,准备一下吧,随老夫回都堂!”



“老夫要写劄子求见陛下!乞请圣意,收回成命!”



李常问道:“恩相不需要请几位元老一起入宫吗?”



吕公著摇摇头:“不必劳烦诸位元老了!”



李常还想再说点什么,却被吕公著打断了:“公择去准备吧!”



他是宰相!



而且,是如今朝中的独相!



怎么可以遇到事情就去请元老?



那样的话,谁还会尊重他这个宰相?



将来,新拜的右相入朝后,看到他这个左相如此无能、软弱,还不得蹬鼻子上脸?



所以,吕公著是绝不会去请元老的。



他可不是韩绛,会被那些元老拿捏。



他是吕公著,吕夷简之子!



……



张方平静静的听着,梁焘说完。



然后,这位元老,默默的起身:“老夫有些乏了……”



“况之且先回去吧!”



梁焘目瞪口呆的看向张方平,这位他所仰慕的元老。



他有些不能理解,为什么张方平会和文彦博一样的反应。



但,张方平已经起身送客,他也不敢追问,只能恭身再拜。



张方平的儿子张恕,走了进来,将梁焘请着,送出府去。



然后,张恕才来到张方平面前,问道:“大人,缘何不肯答应梁况之?”



张方平笑了:“梁况之是文宽夫的故吏之后,他却不去寻文宽夫,而来寻老夫……”



“当老夫是三岁孩子?”



“这分明就是文宽夫的奸计!”



“叫老夫出头去当坏人,恶了天子,他再来当好人!”



“没门!”



和文彦博斗了一辈子,张方平自问自己早已经看破了那个老匹夫的低劣伎俩。



“可万一不是呢?”张恕问道。



张方平抿了抿嘴唇,道:“若是这样,那这梁况之在老夫这里就曰可杀!”



张恕不明白的看着自己的老父亲:“为何?”



“因为啊……”张方平舔了舔嘴唇:“老夫听张芸叟(张舜民)说过,这梁况之与崔平叔有过节和仇怨!”



“据说,崔平叔手中有他的罪证……”



“若张芸叟所言不假,那这梁况之,就是在利用老夫了!”



“老夫这辈子最恨的就是被他人利用,为他人棋子!”张方平说到这里,有些咬牙切齿,似乎想起了某位故人。



第七百四十五章 各方[2/2页]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