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现代留过学_第七百四十四章 套娃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百四十四章 套娃[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就爱电子书] http://m.9atxt.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这个叫李诫的选人,在这种情况下,依然过不了锁厅试。



从这里就可以知道,他的经义水平,必然稀烂!



他要不是有个好爹,这辈子都别想当官!



本来,按照一般规律,这样的恩荫官二代,这辈子大抵就算废掉了——就如晏几道一般。



这个李诫也是如此,他早早的知道,自己不是读书的料,所以也和晏几道一样,找了些自己喜欢的事情做。



区别在于,晏几道喜欢的是美人诗词。



而这个李诫,爱上了土木工程与技术。



现代人,或许不知道李诫是谁?



但所有现代土木工程系、考古系和建筑系的大学僧,一定看过最起码也听说过他的著作——营造法式!



对李诫,赵煦当然是熟悉的。



因为在赵煦的上上辈子,李诫就是赵煦最喜欢用的技术官员之一。



从绍圣到元符,汴京一切内外新建工程、宫阙、园林,皆是放手给李诫去办。



自庆宁宫醒来后,赵煦自然也想起了李诫,想要将之启用。



奈何,他的官职太低了!



低到赵煦一直找不到合适的机会和理由提拔他。



一个选人,而且在选人里都不算拔尖的小县尉。



皇帝要是忽然关注,甚至要越级提拔他。



别人肯定会想——为什么呢?



然后一查这个家伙的跟脚履历和喜好。



一个不好,就要闹出大风波来。



一个土木狗,也配得到天子恩宠?



必须打死他!



借口和理由有的是!



旁的不说,一个‘奇技淫巧’、‘佞幸小人’的帽子扣上去,李诫就要被人批倒批臭了。



他们甚至都不需要这么麻烦。



揪住李诫父亲的问题,就可以将之打入另册——李诫的父亲是李南公,此君在大宋风评极坏!



论名声,邓绾都比李南公的要好!



因为,李南公这个人早年间曾被御史弹劾虐待亲妹妹!



理由是,他的女儿只要到了适婚年龄,就全部嫁了出去。



而其同胞妹妹,却到了三十岁,都还没有嫁人!



御史据此认定,李南公分明就是想要将妹妹留在家中,以侵吞属于妹妹的那一部分家产!



这样的人,怎么能为士大夫?



他连人都不算!



李南公因此被赵煦的父皇重罚,一度被打发去了小孩那桌。



迄今,李南公在大宋的名声,都是很差劲。



有这样一个爹在,李诫能够顺利恩荫为官,还在吏部混到了差遣,全靠了他爹的好朋友范子奇帮忙。



但范子奇如今,也不过是一路转运使。



能帮李诫的,也就这么多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赵煦要是贸然提拔李诫,必是轩然大波!



搞不好,范子奇这个帮李诫谋官的人,也得吃瓜落。



顾忌于此,赵煦才一直没有提拔李诫。



现在,时机终于成熟。



在利用学士院选翰林学士的幌子掩护下,赵煦悄无声息的在没有惊动舆论的情况下,实现了自己的人事安排。



最妙的是,在之前,赵煦就已经在苏颂的推荐和保举下,将韩公廉这个技术官僚,从伎术官改文官。



特旨拜授韩公廉以假承务郎,为工部郎中,权提举元祐浑运仪公事。



这样一来,就形成了韩公廉在工部,李诫在将作监的双工程师技术官僚组合。



他们只要配合的好,就可以让工部和将作监,从繁文缛节中挣脱出来,变成真正的职能单位。



至少,也可以在这两个部门内,形成崇尚技术和技术官僚的风气。



当然,这种事情,只能悄悄的做。



所以,赵煦早早的就打好了埋伏。



不仅仅在拜苏颂为执政的制词之中,特别强调了苏颂有分管工部、翰林天文院的职权。



更是早在元丰八年,就将王存从刑部尚书改任为工部尚书。



并且在此后,一直留任着这个家伙。



留王存的目的,和留韩忠彦、曾孝宽在朝的目的是一样的。



就是选他来当傀儡,好方便操作的。



在经过这两年的敲打后,王存现在也差不多认清了自己的处境,开始学习韩忠彦躺平。



除了塞人,赵煦自也要重新启用一些他即位前后,被人赶出了朝堂的‘忠臣’。



这些‘忠臣’,普遍名声很差!



但他们是真的忠心啊!



在赵煦的父皇手中,都是皇权的快刀与利刃!



所以,这些人得罪了很多人。



于是,在赵煦被立储前后,王珪、蔡确等人,趁机联手以种种理由,把这些人打发了出去。



现在,赵煦差不多掌权了。



自然是要将这些先帝忠臣,重新召回朝堂。



不过呢,考虑到这些人的名声太坏。



所以,赵煦只能小心行事。



如今趁着机会,赵煦毫不犹豫的下达了旨意。



四月壬戌(初五),内降敕书。



朝奉大夫、知黄州杨汲以朝奉大夫拜为都水监。



杨汲,旧党口中的元丰三大酷吏之一!



他同时也是一个技术官僚曾长期担任都水监,主持大宋的水利工程建设,取得了不少成绩。



紧接着,在四月丁亥(初六)。



赵煦继续内降敕书,召回朝散大夫,知潞州崔台符,拜为刑部侍郎兼大理寺卿!



而这个任命,让朝野内外,无数人魂飞魄散。



因为,比起杨汲。



崔台符此人,才是真正的皇帝走狗与鹰犬的代名词。



为什么?



因为崔台符作为士大夫,当年在朝的时候,和石得一的探事司,曾亲密合作,一起网罗罪名,打击异己,锻炼成狱。



所以,赵煦的父皇刚刚病重不起。



都堂宰执,就一起联手送了这位当时的刑部侍郎去潞州。



不过,赵煦也是知道,他召回杨汲,可能其他人还能忍。



但召回崔台符,就要引发反弹了。



但……



他要是只召回杨汲,不召回崔台符。



那么朝臣们,就要强烈反对他召回杨汲了。



现在,他把崔台符、杨汲一起打包召回。



那么朝臣们就可能不会反对他召回杨汲,只会反对他召回崔台符了。



这就是开窗理论——想开个窗子怎么办?告诉别人,我要把屋顶拆了。



这样,他们就会同意我开窗了。



同时,有了杨汲、崔台符在前面吸引火力,就不会有人关心李诫的事情。



这就叫套娃!



所以,做完这些事情,赵煦就静静的在宫中等着宰执、元老们来找他谈话。



第七百四十四章 套娃[2/2页]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