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现代留过学_第六百八十一章 回朝述职的人们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百八十一章 回朝述职的人们[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就爱电子书] http://m.9atxt.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好在,对赵煦而言,环境非常好!



因为在他之前的六代赵官家,孜孜不倦的帮他将外戚、内臣、武臣都已经规训好了。



所以,不需要担心,在他这一代人就出现什么权倾朝野的外戚,自称九千岁的内臣。



至于他之后?



说老实话,他管不着,也管不了。



……



元祐元年十二月甲午(初十)。



从河北风尘仆仆赶回的宋用臣,终于抵京。



一回来,宋用臣就到了福宁殿,拜见了赵煦,并谢天恩。



然后,又去了庆寿宫、保慈宫谢恩。



与此同时,天下州郡中,受命回朝述职的文武官员,也陆续入京。



在宋用臣入京后第二天,权发遣淮南东路转运使赵偁抵京。



赵偁是能吏!



这一次的淮南大旱,他的能力被展现的淋漓尽致。



淮南东路,受灾人口百万以上。



但在他的调配下,一切井然有序,所有灾民都得到了基本赈济。



同时,为了恢复生产,在旱灾过后,赵偁上书朝廷说:臣查知旧事,得楚、海、泗、亳、宿等五州旧年水患最甚,今虽大旱,然计明岁恐又水患,乞发运司自常、润州收籴稻种,以备五州来春布种!



这是一个很妙的策略。



在赵煦的上上辈子,今年淮南大灾过后,淮南一度是:流殍载路,老嬴转沟壑,壮者起为盗。



但正是因为有赵偁,第二年春播后,淮南诸州就渐渐安定下来。



以至于赵煦亲政后,从淮南来的士人商贾,依然在传颂赵偁之贤。



可惜的是,在赵煦的上上辈子,赵偁在绍圣二年就已去世。



而如今,因为救灾及时,同时,赵煦舍得花钱的缘故。



淮南诸州,虽然受灾严重,但社会秩序并未生乱,灾民也基本得到了救助。



在宋用臣的主持下,以工代赈,开展了各种生产自救和水利工程。



百万规模级的难民潮没有出现。



而赵煦对赵偁的工作,也是全力支持。



要钱给钱,要人给人。



总数超过十五万石的稻种,也在常州、润州、扬州准备好了,只等大运河开航,就可以运抵淮南诸州。



当然了,如此规模的自然灾害,不可能没有损伤。



虽然没有统计,但饿死、病死和在逃难路上死去的灾民,起码也在一万以上。



好在,赵煦早已做好了相关准备。



他动员了几乎整个汴京的宗教界。



京畿范围的道观、寺庙里的牛鼻子和大和尚几乎是倾巢出动,赶赴淮南受灾州郡,举行水陆法会,为灾民与死难者祈福念经超度。



有着宗教的安抚,受灾灾民们的情绪,大体稳定。



与赵偁一起回京的,还有权发遣都大江淮发运副使蔡卞。



蔡卞在发运司这一年多,干的不错。



至少,他带着的漕司,没有干扰赵煦的海盐大策。



反而是,多有助益。



而蔡卞这一次回京,除了述职外,还带回了一批货物。



从广西的榨糖作坊里,出产的糖霜与红糖。



虽然不多,也就百石上下,其中糖霜不过两百斤。



但,这批糖货的入京,也宣告着,一条从交州到汴京的糖类贸易路线被打通。



糖,将成为一条连接中原与交州的生命线。



只要这条贸易路线稳定几年,那么,交州八州就再也不可能从中国分离出去。



因为,没有人能承担,让中国吃不到糖的罪名!



赵偁与蔡卞回京后,赵煦在紫宸殿上,亲自接见了他们。



并听取了有关淮南诸州灾后恢复、漕司来年漕运等方面的报告。



在听取完着两人的汇报后,赵煦龙颜大悦。



当即下诏,以蔡卞为都大江淮发运大使,赵偁为淮南路转运使。



全部去掉了权发遣的头衔,并且转正!



同时,赵煦还恩荫了赵偁之子赵鼎臣为官,并命入太学读书。



……



十二月丙申(十二),兴龙节前一天。



知成都府许将回京,与许将一起回京的,还有受命为提举成都府路茶马公事兼成都府路走马承受严守懃。



严守懃一回来自是先到保慈宫里,给向太后请安。



然后,他才来到福宁殿赵煦这里复命。



严守懃是三月份去的成都府路,如今,已在成都待了七八个月。



可能是成都的风土养人吧!



他胖了不少,整个人变得憨态可掬,有了许多贵气!



故此,赵煦一见面,就打趣起来:“严供奉,朕听说,供奉在成都路、梓州路园户口中,已有‘严菩萨’的雅号了。”



严守懃顿时一个激灵,拜道:“什么‘严菩萨’?皆那无知愚民,信口雌黄,真菩萨,是庆寿宫、保慈宫两位娘娘,是大家……”



赵煦呵呵一笑,道:“供奉不必如此慌张。”



“供奉在成都、梓州,所作所为,可谓是深得朕心!”



严守懃在成都、梓州路,固然是吃好喝好了。



还发一笔财!



但他差事也办的很好。



梓州路、成都路的园户的种茶积极性,在今年都增加了许多。



同时,新的制茶技术和种茶技术,也被他推广开来。



根据许将的报告,成都的园户们,今年普遍都在扩大生产。



这就很好了!



要求不能再多了!



严守懃自是个聪明人,当即拜道:“此皆陛下圣德之故也!”



赵煦嗯了一声,也不谦虚,将严守懃的马屁照单全收。



因为这是事实!



要不是赵煦给成都、梓州的园户,打开了辽国的陈茶、次茶市场。



数十万斤本来一钱不值,最后只能销毁的陈茶、次茶,得以以市价销往辽国。



这让成都、梓州的园户,得以回了一大血。



利润也大大提高了!



如今的园户的积极性,又怎会提高?他们又怎么听严守懃的话?



而为了卖掉这些茶叶,赵煦可不仅仅是充当了销售员。



还亲自下场,用皇帝的特权,直接开启了一条免税运输通道。



让成都、梓州的茶叶,可以免税直接送去宋辽边境,交割给辽人。



这种简单粗暴的倾销方式,让辽人大喜。



如今,已是要大规模采购大宋陈茶、次茶了。



而借着辽人,大宋过剩的陈茶、次茶,得以打入过去打不进的市场。



不止辽国成为了大宋茶叶市场。



草原上的阻卜、东北的渤海、女直以及未来的朝鲜,都将成为大宋茶叶市场。



第六百八十一章 回朝述职的人们[2/2页]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