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现代留过学_第六百六十二章 牛头人终被牛头人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百六十二章 牛头人终被牛头人[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就爱电子书] http://m.9atxt.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元祐元年十月乙酉(25)。



亲从指使徐全书、崔吉、郭安,并为御前忠佐步军副都军头。



这三位亲从官,都是当年颖王邸的旧人。



也是从熙宁到元丰,长期担任福宁殿宿卫职责,也就是御龙左、右直的亲从官。



这次升迁,对他们其实就是一种荣养。



御前忠佐步军副都军头,属于御前忠佐六资最低的一等。



而御前忠佐六资,乃三衙内部的转迁之阶,属于皇帝专门给自己身边的心腹禁卫亲从准备的升官快车道。



那些在大宋国史上从前寂寂无名,却忽然出现的横行官,基本都是从御前忠佐六资中升上来的。



给皇帝看看门,把把风,做好保安队长的本职工作。



就可以在退休前,闭着眼睛捞到一个遥郡起步的待遇,让子孙都享受自己的遗泽。



也就难怪,现在赵煦身边的御龙诸直那些亲从官,会那么卖力了。



这三位亲从官,得了恩旨,欢天喜地去了殿前司报道,从此可以过上在殿前司喝茶、听曲、躺着睡觉的退休生活了。



有了御前忠佐的名头,致仕前保底一个遥郡是到手了。



而其他御龙诸直的指挥、指使,则都是羡慕不已。



旋即,赵煦就从自己身边,选拔了三个亲信,填了那三位亲从官的坑。



虽然说,徐、崔、郭三人,都是他皇考的亲信。



可到底不如自己亲自提拔的心腹更加放心。



随着这三人前往殿前司,元丰时代的御龙诸直的亲从官,基本都完成了换血。



御龙诸直与御龙骨朵直,甚至是拌饭都,都是赵煦自己提拔、任用的人了。



大部分人,都是当年的庆宁宫外,奉燕达之命,前去宿卫的禁军军官。



政治可靠、背景扎实、跟脚清白。



至此,御龙诸直彻底成为了赵煦的私有物。



除了他之外再无人能对这支御前武装发号施令。



完成了这个历史任务后,第二天庚戌(26),赵煦便在忠诚的御龙直的护卫下,出发前往太学。



御驾出宫,沿御街过州桥,然后向南,经南向御街,出朱雀门,过龙津桥。



便到了太学南门所在。



太学上下官员,早已在太学门口恭迎。



见到御驾,纷纷上前行礼:“通议大夫、判国子监、龙图阁待制、管勾太学公事臣佃……”



“朝请大夫、直宝文阁、国子监司业臣隐……”



“太学博士臣大临……”



群臣伏地而拜,齐声道:“恭迎陛下乘舆,伏唯陛下圣躬万福!”



伴随着鼓乐赵煦从御撵上走下来。



今天,因为是来太学,所以赵煦穿上了素白的儒袍,戴着一顶小小的折角幞头,手中则拿着一卷《论语》。



他走上前去,看了看跪伏于自己面前的这些大臣。



这些大宋思想界、文化界的巨头们。



这些人,这一世他虽然只见过陆佃——赵煦即位之初,陆佃是给事中兼侍讲。



但其他人,其实在他的上上辈子,或多或少都打过些交道。



清了清嗓子,赵煦就道:“诸位先生免礼。”



然后,他看向陆佃,道:“陆先生,朕今日初到太学,还是请先生为朕介绍一下其他太学诸子吧!”



陆佃起身后,唱了句诺,便遵照旨意,开始向赵煦介绍起太学诸官来。



“陛下,这一位是黄司业,受先帝之命,为国子监司业,今已在国子监年许,素受国子监内外师生仰慕,为当代儒子!”



一個四十多岁,身穿绯袍的文臣,来到赵煦面前,躬身而拜,声音都有些颤抖了:“臣隐拜见陛下,恭问圣躬万福。”



赵煦微笑着看向黄隐,道:“乐正免礼,快起来吧!”



国子监司业,是大宋国子监的最高领导,其名称来源于《礼记》——乐正司业,父师司成。



故此其有乐正之称。



赵煦拉着黄隐的手,热情的道:“黄先生的贤名朕早有耳闻,司马温公在时,就曾与朕说过,国子监司业黄隐,公正廉洁,必可为国家爪牙之用!”



“朕今见先生,甚为欢喜,甚为欢喜啊!”



此言一出黄隐都快被钓成翘嘴了,连称惭愧,心情更是激动不已。



这就是他没见过赵煦,也没有和赵煦打过交道了。



不然此刻,他应该警惕起来才是。



陆佃在旁边,只是静静看着,等赵煦松开黄隐的手,他才继续介绍。



“陛下,这一位是太学博士吕博士……”陆佃引着赵煦,来到一位四十来岁,穿着儒袍的中年男子面前。



后者当即俯首而拜:“太学博士臣大临恭问陛下圣躬万福!”



“朕万福!”赵煦已一个健步上前,热情的扶起了对方:“先生贤名,朕早有耳闻,欲见先生久矣!”



吕大临顿时再拜谢恩,道:“微臣驽马之姿,朽木之才,幸陛下不弃,简拔而用之,惭愧!惭愧!”



第六百六十二章 牛头人终被牛头人[1/2页]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