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现代留过学_第六百零七章 司马光之死(2)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百零七章 司马光之死(2)[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就爱电子书] http://m.9atxt.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从此,张氏从勋臣中除名!



另一个卷入其中的驸马都尉郭献卿,现在都还在太学里,天天读圣人之书,习圣人之礼呢!



这是宽厚?这是仁圣?



这可比先帝下手还狠!



先帝在的时候,就从未对勋臣外戚,下手如此果决、狠辣的。



此外,这位官家对新法的态度,更是连演都懒得演一下!



先帝重用的大臣,他照样重用!



旁的不说,去年他就用了张之谏的人头,宣告天下——吕惠卿,朕罩了!



其他的事情,就更是如此了。



让章惇挂帅南征,把王子韶提拔到吏部,上个月又把沈起除授为大理寺卿,将王振除为刑部侍郎。



这些都是什么人?



新党!



而且,都是在舆论中争议很大的新党骨干。



章惇、王子韶就不说了。



沈起是当年挑起交趾入寇的始作俑者,王振则是新党在大理寺内的钉子,一直以来,坚持以律条断案的典型。



于是,就连汴京的市井百姓都看出来了。



怎么说来着?



哦!



“当今官家,颇类汉文!”



韩绛眼观鼻,鼻观心,只低着头,一副老神在在的样子。



而他心中,比谁都明白。



当今官家,何止颇类汉文?



就以这一年多的观察和感悟来看,这位官家已经将汉文帝的精髓学到家了。



嘴里都是天下万民,心中全是钱帛!



这样想着,韩绛就没怎么注意听门中的君臣对话了。



只隐约听了,官家又问了司马光一些事情。



但,都是些很私人的问题了。



比如说司马光有什么推荐的人才啊?



还有什么放心不下的人啊?



还有什么心愿啊?



都是些虚应故事的事情。



没什么需要注意的,历代以来,也都有规则。



像司马光这样的重臣,天子不亲视其病也就罢了。



一旦亲临慰勉,那么他临终的所有要求,基本都会满足。



可能等了大约有小半个时辰吧。



门内的君臣对话,终于结束了。



官家在贴身的几个带御器械的御龙直的护卫下,来到门口。



韩绛连忙持芴正立,然后领着群臣,深深一拜:“陛下。”



“公等都进屋看看吧。”赵煦对他们说道:“与司马相公,好好说说话。”



说着,他就掉下一滴眼泪来。



“相公,受皇考托付,为朕顾命大臣,不辞辛苦,带病忙于国事,不舍昼夜,不顾自身,以至因劳成疾,可堪天下楷模,可为士人表率!”



“司马相公,所进忠言,朕当铭记在心,将来以之自省!”



“也愿诸公,都如司马相公,于朕多进忠言,拾遗补缺,辅弼国事!”



说着,他就叹息一声,一副无比悲伤的模样。



不知道的人,恐怕还会以为,他将司马光当成了国之柱石,视作了天下社稷的希望呢!



效果,自是立竿见影!



在门口的群臣,当即再拜:“诺,臣等谨遵陛下德音。”



然后,一一入内,来到司马光病榻之前,探视这位曾受天下之望号为旧党赤帜,一度被人们认为可以救时的重臣病榻之前。



此时,司马光的气色,已经衰败下去。



药效正在过去,他的身体开始不可避免的崩溃。



所有人看着这个如今已经枯瘦如柴的老人。



无论新党,还是旧党的宰执,内心都是五味杂陈。



吕公著作为司马光的老友,走上前去,蹲到他榻前,握住他的手,问道:“君实,可还有什么事情,需要老夫做的?”



司马光艰难的撑着身子,依偎在司马康怀中,他露出一个无比灿烂的笑容,对吕公著道:“晦叔啊……”



“老夫无憾矣!”



是啊,他还有什么遗憾呢?



官家圣明仁厚,已主动表态,要减少官府对各种产业的控制、垄断,让利于民。



对他来说,此生已经圆满了。



还能苛求再多吗?



吕公著沉默了,而在人群中,范纯仁、吕大防、苏辙这些受过他照顾和恩惠的人,默默的开始掉眼泪了。



李清臣、安焘、张璪等新党执政,则有些不是滋味。



因为司马光受到的礼遇,在他们看来有些过了。



司马光却无视了这些,他已经感觉到,自己的生命将要走到终点了。



于是,他奋力的伸手,呼唤着一个名字:“纯甫……纯甫……”



他的学生,衣钵传人范祖禹哭着上前,跪到他榻前:“恩相,学生在!”



司马光抓住范祖禹的手,道:“不要忘记,不要忘记……”



范祖禹一听就知道了,立刻拜道:“学生不会忘记的。”



“稽古录一书,学生会按照恩相的想法编完的。”



稽古录是司马光对资治通鉴的补充。



同时也是他针对资治通鉴,篇幅过长,没几个人能啃得了的这个弊病的改善。



其以若曰稽古为宗旨,于是乃分三篇《稽古》、《历年图》、《本朝百官公卿表》,以提纲挈领,方便后来者阅读、查阅。



司马光在洛阳的时候,就已经在写了。



入京后,也没有停下来,卧病期间更是日以继夜的用心于此。



可惜,他终究没有机会完全完成。



现在,他只能将这个任务交给他的衣钵传人来做了。



“善!”司马光看着范祖禹,露出欣慰的笑容。



如此学术和政治上,他都不再有遗憾了!



而在门口,赵煦看着前方的院子里,早已经枯萎凋零的花草。



司马光,和他的上上辈子一样,已在这个八月底,走到了人生终点。



但江宁的王安石,却依旧活蹦乱跳。



赵煦听人说,这位宰相,自其女归家后,就已下了保宁禅院,不再吃斋念佛。



尤其是在其外孙吴牟也到了江宁后,居然老夫卿发少年狂,天天在家里给宝贝外孙做好吃的。



因为吴牟喜欢吃鸭子,所以,这位宰相命人买回了许多鸭子,养在保宁禅院。



隔三差五,就要研究怎么做才好吃。



甚至还写信和苏轼交流起经验心得了!



这是一点也不关心朝廷里的事情啊!



赵煦想着就在心里摇了摇头。



在他的上上辈子,王安石是在孤独、绝望中死去的。



甚至很有可能,他是故意求死的。



现在倒好!



他在江宁做寓公,舒舒服服。



爱女摆脱了那场可怕的婚姻,回归了他的膝下。



就连外孙也被接到了江宁!



嗣孙王棣,在章惇那边,有章惇手把手的教着。



小日子真的不要太舒服了!



他再这么研究美食下去,今年年底,交州的蔗糖大量上市后,搞不好他能提前两三百年,让江宁人爱上吃烤鸭。



只是想着,他这个皇帝,每天都要辛辛苦苦的表演,王安石却能在江宁安享天伦之乐。



而且,还是在拿着他的俸禄的情况下,如此悠闲、自得。



赵煦就很难受!非常难受!



哪个老板受得了,公司的高管,拿着薪酬和股份,天天在家里研究美食呢?



所以,赵煦决定过几天给王安石找点事情做做。



至少,不能让他再继续这么拿着俸禄不干活,天天在江宁优哉游哉!



拿了他的钱,就必须给他干活!



(本章完)



第六百零七章 司马光之死(2)[2/2页]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