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现代留过学_第五百八十七章 郭贵的请求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百八十七章 郭贵的请求[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就爱电子书] http://m.9atxt.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没办法!



这种直接拿着在京禁军的赏格标准,来优赏西军的做法,太过BUG了。



等于是有人在现代,拿着北欧科技公司的工资在三线城市招人打螺丝。



当地人,还不把这个冤大头的螺丝打冒烟?



所以,王大斧能理解郭贵的心情。



只是……



郭贵的身材虽然还算壮实,在他看来,也有几把子力气。



可关键在于,这南关堡辖区,比他强的,比他有靠山、背景的人多的是啊!



比如说,南关堡境内,如今有着数十户姓包的羌人。



这些羌人可不简单,他们的姓是先帝所赐。



而当朝官家,天下皆知,最为孝顺。



所以,这些包姓的羌人,就以‘天子走狗’自居。



去年天子同天节的时候他们就在南关堡里,举行了酒宴,遥祝天子万年。



而这些人家里的年轻人,自然是直接编成了一个都保。



显然,这个都保的都头,只能是他们自己人。



其他大部族的保丁,也大都是这样。



别看他们现在,户籍都落了。



但实际上,他们还是和过去一样。



部族,大于一切。



外人根本插手不进他们内部。



所以,实际上南关堡的十个都保,官府真正可以直接任命的,不到一半。



就这一半里,也是汉、蕃混杂。



没有背景,没有强大的实力,直接空降,只有一个结果——被人套上麻袋打晕,然后丢进山沟沟里面喂狼。



事后报一个‘跌足不幸’,谁能查?谁又会查?



这也是熙河路这里,不讨朝中士大夫们喜欢的缘故。



这边的风气太野蛮了。



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晚唐五代的骄兵悍将。



而且,因为蕃官、蕃兵太多。



朝廷的文官过来,也容易水土不服——别人是真的能说:我蛮夷也。要求文官为了大局妥协的。



郭贵看着王大斧为难的神色,也大概猜到了些。



便纳头拜道:“实不瞒提辖,俺有个相好的,是这狄道上乙埋家的寡妇,前些时日,俺与那妇人相会时,不巧被乙埋家的家主所捉,好巧俺带了向都监的契书在身,加上俺那相好的求情,才没被丢渭河!”



“但却也不得已,与乙埋家的签了契书。”



“叫俺在一年内,凑足一百贯的彩礼,将他家的闺女娶回家,不然,便要治俺坏他闺女名节的罪。”



“俺思来想去,只能来求提辖,请提辖抬举一番,让俺能赚些军赏回来,娶那相好的。”



王大斧听着,忍不住笑出声来。



这郭贵平日里,看着是机灵的,怎就在羌人这边翻了船?



便呵斥道:“汝这腌臜货,怎不管住自己的裤裆?平白丢了俺汴京人的脸!”



偷人都不会,还被人抓住了,甚至写了文书。



实在是……



“是,是……”郭贵任由王大斧责骂,只低着头,不停称是。



王大斧又骂道:“这天底下,哪有丈夫娶妇,要给一百贯彩礼的道理?”



“汝拿俺的名帖,去给那乙埋家的家主,便请让他看在俺的面子上,速速将他女儿嫁与汝。”



“至于彩礼?”



“给个三五贯就算了!”



“但嫁妆却得给足一百贯才行!”



郭贵拜道:“好叫提辖晓得,俺那相好的,原来的丈夫死后,留了一双儿女,还有数十头牛羊,足足五匹马呢!所以,那乙埋家才叫俺交一百贯嫁妆!”



王大斧愣住了。



他现在终于知道为什么,大宋人人都喜欢娶寡妇了。



寡妇是真有钱啊!



数十头牛羊,还有五匹马!



放在汴京,能卖上千贯,便是在这熙河,也值三百多贯。



所以,人家要一百贯彩礼,不算夸张!



他忍不住问道:“那双儿女,如今多大了?”



郭贵答道:“奏知提辖,大的三岁,小的两岁……”



王大斧咽了咽口水。



这等于是,买一送二。



这么小的孩子,是养的熟的,也养的亲的。



等于说,平白多了两个孩子。



郭贵见着,趁热打铁,拜道:“还请提辖抬举,给俺一个机会。”



他现在唯一能赌的,也就是军功了。



王大斧沉吟片刻道:“都头是不能给汝的。”



给了他也拿不住,拿不稳。



“俺只能给你寻摸一个保甲指挥副都头的机会。”



大宋军制,五百人为一指挥,指挥辖五都,每都百人,设正副都头。



若是上四军的禁军的话,都头下,还有十将、将虞候、押官等级别的军官。



不过,保甲法的宗旨是‘以丁联兵’。



所以,相对简陋,都下就只有正式的都头、副都头。



其他职位,则由都头、副都头自行任命。



当然,他们任命的,官府也不会承认。



也没有什么待遇上的优待。



郭贵听着,却是大喜,他来求都头,其实是做好了只得一个十将甚至押官的有名无实的名头的准备的。



如今,却能捞到一个副都头的名义。



真是让他高兴坏了!



当即纳头拜道:“多谢提辖,多谢提辖!”



“提辖大恩大德,俺定当报答!”



“汝别急着谢!”王大斧冷声道:“俺能给的,只是一个机会。”



“具体成不成,却还得看汝的武艺!”



“这保甲指挥的副都头,虽不比禁军的副都头,无名无分,只有俸钱。”



“但在这熙河好汉众多,若要服众,须得有一身好武艺才行。”



“过两日,汝随俺去南关堡里,到向都监面前呈试武艺,与其他好汉一起竞争。”



说着,王大斧就问道:“郭贵啊,汝的射术如何?”



郭贵答道:“不瞒提辖,俺家祖上,也曾在步军虎翼军中当过都头,祖宗的手艺,俺可没忘!”



王大斧哦了一声,对此并不意外,郭贵既然能和他弟弟大枪成为朋友,自是有着相同的出身的。



而挽弓、搭箭,这是大宋禁军的基本技能。



在京禁军,几乎人人都有一手不错的射箭手艺。



正常的话,百步十中二三,五十步十中五六,都很平常。



哪怕在现在,上四军的精锐射手,也依然能做到临敌列阵,百步之中十中三四,五十步内能中六七。



可惜,时代变了。



大宋面对的敌人,并不惧怕大宋传统的弓弩齐射。



特别是西贼的精锐,铁鹞子、泼喜军和擒生军中的重步兵。



不是有着强大的远程投射火力,就是人马皆具重甲的重骑兵,或者身披着精炼的生铁所造的瘊子甲的重步兵。



尤其是那铁鹞子,人马皆甲,好像是从数百年前的南北朝古战场上冲出来的骑兵。



看着很复古,偏生,传统的大宋步兵,对他们毫无办法。



过去的大宋,太过于重视弓弩,轻视了近战肉搏。



于是,在三川口、好水川、定川寨,被西贼打到崩溃。



除了缺乏骑兵外,最大的原因,其实就是近战肉搏太差。



王大斧小时候,听过军中的叔伯们讲过,西贼叛乱的时候的场面。



大宋禁军,在远距离交战时,通常可以通过密集的箭雨,射的西贼狼奔猪突。



可一旦被西贼铁骑近了身,那禁军的阵型立刻就维持不住。



这就是西贼的铁鹞子们,能够屡屡大破大宋的缘故。



痛定思痛,如今的大宋,就格外重视肉搏近战。



铁锏、重斧,成为了精锐的标准,俸钱、赏赐比其他人要高好几倍。



王大斧的父亲,之所以给他们兄弟取名大斧、大枪就是希望着他们兄弟长大后,能拿上大斧、大枪,吃上一个月七八贯的俸钱。



王大斧也从小立志于此,所以从未停下锤炼自身技艺的脚步。



所以,哪怕到了这熙河路,靠着一手熟练的重斧技艺,王大斧也能压的下那些骄兵悍将,叫他们服气。



当然了,王大斧也知道,铁锏、重斧这样的近战兵器,要求一个保丁熟练掌握使用,确实是为难了他。



便问道:“那汝可会用朴刀?”



朴刀是大宋比较寻常的近战兵器,在这个肉搏近战逐渐成为战争常态的时代,这种可以双手使用的大刀,逐渐成为了大宋步兵的常用武器。



郭贵拜道:“俺会一些。去年在河北,还和大枪兄弟请教过呢!”



王大斧点点头,道:“这便好!”



(本章完)



第五百八十七章 郭贵的请求[2/2页]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