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现代留过学_第五百四十八章 凄惨的吴家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百四十八章 凄惨的吴家[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就爱电子书] http://m.9atxt.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等文及甫出开封府府衙的时候,太阳已经渐渐西垂。



他哼着小曲,指挥着下人们,将两个包裹,放到一辆骡车上。



然后骑着马,哼着小曲儿,不紧不慢的往家赶。



从开封府过都亭驿的时候,文及甫的眼睛,瞥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



文及甫勒住马儿,向着正骑着马,向着都亭驿那边的交子务走去的人喊道:“安时,安时。”



那人听到文及甫的声音,停下脚步来,有些诧异的迎上来,拜道:“周瀚啊,您这是?”



文及甫道:“我方奉旨面圣,正欲回家上禀家严。”



“哦!”那人点点头,神色有些落寞:“有太师在,周瀚无忧也。”



“某却是困于仕途……难有寸进啊!‘



“安时还在吏部待阙?”文及甫顿时奇了:“前时不是说吏部已经给安时应阙了吗?”



这人正是文及甫的大舅子,故宰相赠司空、侍中吴充家的小儿子吴安时。



吴充三子,长子吴安诗,次子吴安持、幼子吴安时。



“唉!”吴安时叹道:“吏部左选虽说准某应阙,然而,某能选的却尽是些远阙、零阙甚至还有些无人愿就零残阙……”



“啊!”文及甫惊呆了:“怎会如此?”



文及甫在去年的时候,还是朝官呢。



所以,他对大宋文官的选任制度,自然滚瓜烂熟。



大宋祖宗之制,将天下差遣,分为三种方式进行除授。



既天子亲除、都堂堂除、吏部除授。



天子亲除对绝大部分官员来说,都是神话,遥不可及。



剩下的就两个除授途径:都堂堂选、吏部除授。



都堂堂选,谓之神功造化,一般是每科进士前十名或者宰执子弟以及那些名动天下的官员才能有的待遇。



吴安时本来也该在堂薄上的。



可今年他入京待阙的时候,却被都堂方面的吏员告知:不好意思,那本写着吴公您名字的堂薄,前些时候被老鼠啃坏了。



一时半会,都堂相公们真抽不出时间来补。



要不,您去吏部看看?



吴安时当时人都傻了。



什么情况?



你们不知道我爹是故宰相,我的两个妹婿,一个是当朝右相之子,另外一个是当朝太师之子?



然而,在都堂他不敢胡闹。



只能回家去琢磨原因,去想办法。



然后,他就开始发动人脉,分别去文彦博府邸和吕公著府邸拜谒(吴充的两个女儿,分别嫁给了文及甫以及吕希绩。)



然后,他在文彦博府邸直接吃了闭门羹——连门都进不去。



吕公著倒是见了他,却也和他打太极,说什么‘都堂自有制度’、‘贤侄且当耐心等候’。



又暗示他,实在不行,去吏部看看,总不能在京城空耗,影响仕途。



直到这个时候,吴安时才回过味来。



知道他是被自己的二哥吴安持给连累了。



而且,出手的人就是宫里面的小官家!



不然,不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况。



没有办法,吴安时只能乖顺的去吏部候阙。



然后,在吏部侍郎王子韶这个奸臣的主持下。



吏部左选的官员们,开始了对他的无限折磨。



一会说他的告身有问题,要他重做。



一会又说他的举主举状有问题,让他去确认。



说什么都不给他看吏部的阙榜。



甚至不安排他唱名!



这可急坏了吴安时,因为在大宋,官员入京候阙的程序非常严格。



假如有人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未能及时赶到京城,参与吏部的待阙候选程序。



那这个官员就视同放弃了今年的注阙授官。



等同于原地踏步了一整年。



这对减磨勘一年,就敢杀人放火的大宋官员来说,简直是要命的事情。



当时,吴安时急坏了。



但很快,他就知道,自己一个人急也没有用。



因为打击范围,已经覆盖了整个建州吴氏家族的子弟。



包括他的堂兄弟们,也被囊括其中。



吏部、枢密院,协同配合,一起动手了。



吴家上下瑟瑟发抖。



无论走文资的还是武资的,都在影响范围内。



在职的被命回京待阙,待阙的想去选阙,却被告知他们的告身啊、举状啊或者其他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和吴安时的一样有问题。



有关部门的太极拳,打的又好又慢,利用程序,卡的整个吴家欲仙欲死。



后来,吴家人才终于得到了一个知名不具的刑姓故人指点。



于是,如梦初醒,赶紧去太学,让吴安持写了和离书,送去了江宁。



这才让坚冰融化,吏部终于发现,他的告身、举状什么的没有问题,可以参与选阙了。



吴安时当时以为雨过天晴,自己可以好好选一个好去处了。



结果……



等他去吏部参与选阙的时候,那些好阙,无论他怎么选,都没他的份,直接第一时间就出局了。



只有远阙、零阙甚至是无人愿就零残阙,才有可能竞争一下。



让他欲哭无泪!



而原因吴安时现在已经知道了。



他的母亲,觉得太皇太后圣节即近,她可以入宫去宫里面到两宫面前哭诉了。



于是,扣下了原本应该送还江宁的王家嫁妆。



打算把王氏的嫁妆吞掉!



这可是王安石夫妇,搜刮了一生仕宦所得,才拼凑出来的嫁妆。



老太太哪里舍得就这么平白无故的送回去?



自然,吏部那个以‘荆国公门生’自居的吏部侍郎王子韶,根本不会惯着吴家人。



看着文及甫震惊的神色,吴安时犹豫了一下然后问道:“周瀚现可有空?”



文及甫想起了老父亲对他的告诫:以后少和吴家人来往!



他缩了缩脖子,连忙道:“某还要去向家父上禀今日面圣之事……”



“改日再与安时叙旧。”



吴安时其实也知道这个结果。



现在他和他的哥哥吴安诗在这汴京城里,已是人厌狗嫌。



姻亲、故旧们,都对他们兄弟避之唯恐不及,生怕多说几句话,就要连累自己。



文及甫肯主动找他说话,已经很够意思了。



人家只是自己的妹婿而已!



于是,吴安时拱拱手:“那就改日再与周瀚叙旧。”



“嗯!”文及甫想了想,从自己怀里掏出一叠交子,塞到吴安时手中:“安时,这些交子且先拿着开销吧。”



汴京居,大不易也!



吴家又屡受打击,早不如前了。



吴安时接过那些交子,叹息一声,没有多说什么,拱手而去。



(本章完)



第五百四十八章 凄惨的吴家[2/2页]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