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现代留过学_第五百三十一章 仁义在口,刀剑在手(2)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百三十一章 仁义在口,刀剑在手(2)[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就爱电子书] http://m.9atxt.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臣是陛下的臣子……”蔡京想了很久,才终于低声答道:“陛下希望臣做儒臣,那臣就是儒臣……”



赵煦眯着眼睛笑起来,对他的这个回答,还算满意,道:“朕希望,卿能记住今日之事……谨守儒臣的本分!”



儒臣的本分是什么?



对皇帝来说,简而意之,就是一个‘忠’字罢了。



“陛下德音,臣必铭记。”蔡京立刻再拜。



赵煦点点头。



但,赵煦知道的,蔡京以后肯定还会再犯。



不止如此。



这朝堂内外的大臣,只要有机会,就会偷偷的背着他,做些欺上瞒下的事情。



他敲打一次,这些人大概能老实一点。



但想要让这些人,真的对他全身心的忠诚。



那就是做梦了。



历朝历代,都没有皇帝,能让大臣做到这一点。



毕竟,现实不是打游戏,会有恒定数值的NPC。



所以,历朝历代的君王,才会或主动,或被动的开始学习、使用法家的手段,来驾驭大臣,以达到唯我独尊,乾坤独断的专制地位。



上上辈子的赵煦,就是这些君王群体中的一员。



但,因为太年轻,所以功夫还不到家。



法家法、术、势三派的手段,并未炉火纯青。



不然……



哪里轮得到赵佶那个混小子捡便宜?



赵煦怕是早早的,在自己身体开始恶化的时候,就已经布置好了一切。



因为,将法家的法、术、势三派手段,都学到手,并能用到出神入化的帝王。



在西方,被人形容成‘马基雅维利式君主’。



一种只在理论存在现实中找不到的传说。



但在东方,这样的帝王,自古都有。



其中,广为人知的有两位:万寿帝君、十全老人!



这两位的手段,无需赘言。



只是,这样做皇帝太累了,而且也太危险了。



一个不小心,就会演砸,并酿成大祸。



上一個演砸的人,叫:唐玄宗。



安史之乱,就是这个自以为技术炉火纯青的帝王,自己把自己的国家给导向内战的结果。



所以,这条路赵煦不想走。



至少在现在,他不想走。



他不想让自己活的太累。



于是,赵煦对蔡京笑了笑,就走到他面前,拉着这位大臣的手,道:“卿愿为儒臣,朕自当以儒臣待之。”



这就是在许诺了。



也是在向蔡京传达一种交易的潜台词——卿报朕以忠,朕则以国士待之。



蔡京诧异的抬头看了一眼赵煦,发现小官家的神色无比认真。



于是,他立刻低头:“臣当百死以报陛下恩典。”



至少在这一刻,他是感动的。



因为自古以来,很少有君主,会和大臣做这样的许诺。



臣子和皇帝的关系,一直很复杂。



尤其是在大宋赵官家和大臣之间的关系,在异论相搅,大小相制的祖制下,变得错综复杂,无比混乱。



皇帝随时随地,都在提防、猜忌、怀疑着臣子。



大臣们,也随时随地都在想着,怎么给自己留后路,防一手,以避免自己被皇帝利用完了就扔掉。



赵煦嗯了一声,对蔡京道:“皇考在时,曾教过朕为君之道……”



蔡京咽了咽口水,腰弯的更低了。



“皇考言:为君者,上保宗庙,下安万民,肩担四海,背负天下……”



“故为君者,当仁义在口,刀剑在手。”



“用仁义安民,以刀剑保宗庙……”



说着,赵煦就深深的看了一眼蔡京。



蔡京立刻匍匐在赵煦面前,深深俯首:“英文烈武圣孝皇帝,圣明可彪万古!”



赵煦颔首:“皇考教诲,朕无一日敢忘。”



“故自登位以来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恐因朕之年少德薄,行差踏错,以羞皇考圣德!”



“于是,乃托大政于宰执,垂拱而治,任法自为……”



蔡京再拜俯首:“陛下圣明。”



小官家的这个表态,一旦传出去,所有士大夫都会弹冠相庆的。



天子垂拱而治,百官各安其职。



这是儒家的最高理想。



就是那句‘任法自为’有些刺眼。



因为这是法家术派的主张。



这从侧面证实了,小官家真的看过法家的书籍,而且已经有过研究了。



赵煦看着蔡京,淡淡的说道:“书云:万方有罪,罪在朕躬……”



“卿等忠于王事,便无须担心……”



这就是在向蔡京许诺了。



你帮朕办事,绝对放心,朕绝不会让你背锅的。



蔡京自然听懂了。



第五百三十一章 仁义在口,刀剑在手(2)[1/2页]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