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现代留过学_第五百零二章 入瓮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百零二章 入瓮[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就爱电子书] http://m.9atxt.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这是事实!



这位官家即位之后,给朝野甚至是整个天下州郡,都注入了一股全新的风气。



不止是奉父命,推恩于天下,罢废市易务、均输法等诸多弊政。



还扑买堤岸司,让利于民。



更出内帑以赈河北百姓,与民更始,修葺道路。



自己更是以身作则,在宫中亲耕于田,种四季菜圃。



个人生活和享受,更是节俭无比。



每日三餐,不过三菜两汤而已,所食简单朴素。



而且,他还很关心,御厨的厨子的生计问题。



于是,推恩厨子,效仿先帝的惠民熟药局的之制,命人在汴京城的州桥,给御厨们开了好几家吃食店。



让那些无事的御厨,能得到一份生计,甚至可以过上优厚的生活!



礼贤下士、仁爱百姓、胸怀天下、仁厚爱人、节俭自用、体恤民生……



就问一个集齐以上所有光环的天子,出现在现实中时。



士大夫们该怎么办?



反正,对傅尧俞这样的儒家思想钢印入脑的人来说。



他只有一个念头——臣,只会心疼陛下!



尤其是,当他看到,小天子在他面前红着眼睛,一副被伤害的模样后。



他就已经怒不可遏了。



于是,傅尧俞俯首而拜:“若有大臣,不顾君臣之义,有害于陛下,臣身为中司,自当严加弹劾!”



说着,他就翻起了那封天子命人交到他手里的奏疏。



只是看了一眼,傅尧俞就怒火中烧!



“竖子尔敢!”傅尧俞在内心咆哮。



居然弹劾御史台,刑讯逼供!



这是污蔑!



因为这些天,他傅尧俞每天都会入宫,向天子汇报进展。



他也一直盯着安惇、张汝贤。



哪里刑讯逼供了?



让犯官罪吏们在太阳下抄写圣人经义就算刑讯逼供?



傅尧俞放下奏疏,抬起头,看向那位依然红着眼睛的官家。



他当然知道,这位小官家,只是年纪小。



可心智、手段,却成熟的可怕!



这些日子来,他入宫上奏的诸多事情,官家总是可以迅速理解,甚至举一反三,引用国朝的典故、故事理解相关事情。



所以,傅尧俞知道,小官家虽有一片赤子之心,憧憬圣人之道,却绝不是那种刻板的理解圣人经义的天子。



恰恰相反,小官家对人心有着某种超出想象的理解和洞察。



最让傅尧俞感动的,还是明明小官家,什么都知道,却依然憧憬、向往圣人之道。



事事以仁恕为出发点,心心念念都是天下苍生福祉。



每次见他,总会问起地方百姓民生,听到地方上的百姓,吃不饱饭的时候,总会红着眼睛,默默落泪、自责不已。



当淮南方面,上报旱情导致今年可能要歉收的时候,小官家当即下诏,从今以后,直到旱情消减,福宁殿一切用度减半。



这些都是傅尧俞亲眼所见的事情。



与那几位,恨不得把每一个制钱,都搜刮到自己手里的先帝,形成了鲜明对比。



这才是最珍贵的赤子之心!



所以,傅尧俞知道,小官家伤心的原因。



那几个大臣,自以为聪明,以为可以瞒得过天子。



却不知,他们的那点小心思,被天子一眼看穿了。



因为,今天他傅尧俞入宫,就是来汇报,御史台如今对李雍案的调查进展的。



不仅仅有着安惇、张汝贤等人审出来的开封府、大理寺相关涉案官吏的供词。



还有着他傅尧俞,从开封府、大理寺的无数卷宗里,找出来的关键物证!



所以,这封奏疏在官家眼中,就是完全在将官家当稚童看待。



这是孩视天子!



也是目无君上!



更是欺君罔上!



难怪,官家这般伤心。



傅尧俞自己换位思考了一下,感觉自己若是官家,怕只会更加伤心!



傅尧俞想着这些,当即说道:“臣,备位中司,不能以身作则,严肃法度,竟让御史台出现此等大臣!”



“臣有罪!”



“臣自请出外,降授于偏远军州,以严朝廷法度,国家制度!”



对傅尧俞这样的人来说,不仅仅严于律人,他还严于律己。



个人的人格魅力,是毋庸置疑的。



熙宁变法时,哪怕王安石被他顶的受不了,还是很尊重他。



回朝以后,即使很多大臣,觉得他这个人不可理喻。



但依然敬佩他的为人。



所以,他说那些话,确实是他的真实想法。



主辱臣死!



君上被人轻视,轻视的人,还是他的下属。



这就是他的责任!



赵煦当即起身,命人扶起傅尧俞,道:“不关爱卿的事情。”



“朕,虽然年幼,可还是分得清忠奸,辨的了真伪的。”



“卿是朕的包孝肃……”



“朕于卿,从无怀疑!”



这话,赵煦说的真诚,也说的坦荡。



因为他除了利用了这个正直的君子的个人道德操守外,他确实从不怀疑,也从不担心傅尧俞会做对他和国家不利的事情。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说的就是傅尧俞这样的人。



这可是经受了历史考验。



也经受了数十年的沉浮磨砺后,却依旧不改本心的大臣!



现代成语‘胸无城府’的原型人物!



傅尧俞却被赵煦的真诚,感动的也跟着眼眶发红。



当即便拜道:“陛下知臣至此,臣此生足矣!”



那些青史之上的君臣佳话,在他脑海中回荡着。



傅尧俞已经老了。



在这宦海沉浮数十年!



他本以为,自己这辈子就这样了。



就像孔子说的那样: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



却不想,在这人生暮年,他竟幸运的遇到了这样一位对他信任、礼遇,而且懂他的君主!



所以,傅尧俞不感动是不可能的。



恰在这个时候,殿外的郭忠孝,进来禀报:“官家,两宫慈圣,差人来请官家至庆寿宫。”



赵煦问道:“可是为了御史弹劾御史台刑讯逼供?”



郭忠孝点头。



傅尧俞听着,当即说道:“陛下,臣请随驾同行!”



赵煦点点头。



他这些日子来,总是抽时间听取傅尧俞汇报就是为了这一刻。



(本章完)



第五百零二章 入瓮[2/2页]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