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现代留过学_第四百九十一章 不能再这么下去了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九十一章 不能再这么下去了[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就爱电子书] http://m.9atxt.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集英殿。



端午节后的第一次经筵顺利结束。



邓润甫领着经筵官们,来到赵煦面前,微微躬身。



赵煦也站起身来,向着这些经筵官行礼。



在讲礼貌这方面,赵煦素来做的很好。



这既是人设,也是他在现代习惯了。



所以,和他接触过的人,才总会说‘如沐春风’什么的。



其实就是他很尊重人。



就像煤老板尊重专业人才一样。



送走邓润甫等经筵官,赵煦就带着伴读们,到了集英殿后的御花园,一起跟着种建中兄弟锻炼身体。



一套简简单单的太祖长拳打下来,赵煦就已经开始出汗。



早就在旁边准备好的女官们,立刻就围了上来,用着准备好的热毛巾,给他擦拭身体,然后换上熏过香的常服。



其他伴读,则都识趣的在这个过程里,躬身拜辞。



他们得回家了。



同样打算拜辞的,还有种建中、种师中昆仲。



但赵煦却叫住了他们。



“两位爱卿留步。”



种建中兄弟连忙躬身:“官家有何吩咐?”



赵煦这个时候,也穿戴好了。



他走到这两个臣子面前,道:“两位爱卿,在朕身边,服侍朕也有些时候了。”



“朕想问问,两位爱卿,可愿去沿边锻炼一二?”



种建中兄弟对视一眼,种建中便立刻道:“臣一切唯陛下之命是从。”



赵煦笑起来,道:“这样啊,那两位爱卿准备一下吧,朕会给枢密院下旨,在熙河给两位爱卿,选个差遣。”



种建中两兄弟,当时候就跪下来,拜道:“陛下拔擢之恩,臣等百死难报。”



赵煦笑了笑,对他们道:“两位爱卿是朕身边的人,到了沿边,代表的是朕的脸面。”



“还请两位爱卿,切勿让朕失望。”



种家兄弟,顿时再拜:“若使官家蒙羞,不劳朝廷,臣等自当以死谢罪!”



赵煦看着他们,微微颔首:“朕信!”



这兄弟两,可是受过历史考验的名将。



而且还是在被赵佶父子,坑得死去活来,却依旧可以在夹缝里,做出些成绩的人物。



赵煦当然相信他们。



然而,赵煦一句‘朕信’,却直接把种建中兄弟的大脑给干宕机了。



好久,他们才回过神来,再拜顿首。



什么话都不必说了。



官家一句:朕信,足矣!



君以国士待我,我必国士报之!



何况,官家还是折节施恩,礼贤下士。



他们兄弟,若还不能做出点成绩。



那就是该死了。



……



目送着种家兄弟远去的背影,赵煦舔了舔舌头。



很快,熙河就会开战了。



在战前,将种家兄弟送去刷经验,是个不错的选择。



一战下来,种建中、种师中兄弟就可以拔擢为大使臣了。



大使臣的话,就可以回京出任禁军的指挥使。



这也算是为未来做打算吧。



熙、丰大将,都有老迈的时候。



年轻一代,是得有人顶上去才行。



种家兄弟是最好的选择。



“大家……”冯景出现在赵煦身边,低声唤了一句。



赵煦回头:“有事?”



冯景嗯了一声,赵煦就带着他,走向花园深处。



其他人自识趣的远远的离着。



冯景弯着腰,尽量让自己的身体比赵煦的身高要低。



“大家,今天的汴京新报,刊载了御史台似有刑讯逼供的新闻……”



“哦?”赵煦笑了,伸手道:“拿来看看!”



于是,冯景就将一张带到宫里面来的汴京新报,交到了赵煦手中。



现在的汴京新报,和赵煦最初所见的汴京新报,已经有了质的不同。



首先是纸张和油墨,都换了。



不止用上了褚皮纸,连油墨都换了一种更清晰的。



这是沈括的功劳。



这个现代人眼里的大科学家,虽然对造纸、印刷技术不算很懂。



可他懂技术,更懂管理。



在他的安排下,也在赵煦的资金和人力物力支持下,专一制造军器局的造纸工艺不断迭代。



不止对旧有的褚纸等技术进行了改进,以降低成本,增加产量和质量。



还开始研究各种不同材料的造纸差别,并进行总结归纳。



赵煦更交给了沈括,研究以棉花为原料造纸的项目。



这就是为了将来的交子发行做准备了。



而汴京新报,自然可以最优先享受到相关技术成果。



除了纸张、油墨不同。



汴京新报还大了不少。



从最初折叠起来,也就四个手掌大小的豆腐块小报,变成了如今有着八版的大纸。



赵煦打开来一看,顿时笑了起来:“这个童贯……还真是厉害!”



冯景听着笑起来:“都是大家教的好。”



赵煦摇摇头,道:“别!”



“朕可没这个本事!”



能在一份整个汴京人每天都会看的小报上,完全丢掉脸皮,放开矜持,毫无顾忌的表演今天支持,明天反对,后天理中客的人,无论在什么时候,都是个强大的人。



只能说,童贯不愧是六贼之一。



有这份心理素质,就活该他升官发财!



就像今天的汴京新报的头版头条——浪子回头金不换!



报道的就是驸马都尉郭献卿在太学教育下的成长故事。



在报道里,童贯这厮,极尽肉麻之词,将太学形容成了一个足以洗净一切污秽的圣地。



更将郭献卿描述成了一个品行正直,只是被人蒙蔽了的君子。



浑然忘了,就在当初郭献卿的事情爆发的时候,汴京新报连开三天头版头条,狂喷不已的事情。



赵煦翻着小报,很快就在第八版的一个角落,找到了一条简短的报道——衙报:御史台中,隐有刑讯拷打之声。



赵煦看完,笑了起来。



这不就和他在现代看到的那些所谓的‘据匿名人士透露’、‘消息人士报道’一样吗?



这是赤裸裸的放风!



但这可不像傅尧俞的手段啊。



傅尧俞是不可能做这种事情的。



所以……



“御史台如今谁在主持审理李雍一案?”赵煦问道。



“回禀大家,臣听说,中司以令侍御史安惇为首了,审理李雍案。”



赵煦的嘴角顿时翘起来。



“安惇?”



那可是绍圣时代,新党大臣之中,对旧党态度最坚决,同时也是下手最狠辣的人。



比亲爹被旧党整死的邓徇武下手还狠辣。



旧党大臣,只要落到他手里,就只能自求多福。



所以,赵煦一直对他颇有期待。



甚至还让人,假装‘热心市民’,给安惇送了几件微不足道的功劳。



可傅尧俞怎会用他?



就算是不用孙永、苏辙、王觌这样的新党御史。



他也该任用相对温和、中立的那几个御史啊。



这安惇又是怎么和傅尧俞搭上关系的?



朕怎么不知道?



第四百九十一章 不能再这么下去了[1/2页]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