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现代留过学_第四百八十五章 蔡京的决心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八十五章 蔡京的决心[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就爱电子书] http://m.9atxt.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二天,开封府官署,梅花厅。



“官家真是这样说的?”蔡京听完石得一带来的口信,眼神闪烁了一下。



石得一点点头:“大家确实是这样说的。”



然后,他就紧紧的闭上了嘴巴。



官家只让他传话,所以他就只传话。



这是一位在宫中沉浮了二十年,依然屹立不倒的大貂铛的职场经验。



“这样啊……”蔡京忍不住向前踱了一步,心中思绪,就像是大海上的浪涛一样,此起彼伏。



官家派石得一来问他这个权知开封府,怎么补救?如何防止类似的事情再次出现?



蔡京的第一反应是——宫中的小官家,话里有话啊。



而蔡京入仕以来,最擅长的事情就是揣摩上意了。



所以,他几乎是下意识的就联想到了去年十一月僧录司的案子。



当时,官家的处理结果是什么来着?



借着僧录司一案,彻底清洗了整个僧录司的胥吏。



然后,用公开招录的方式,补充官吏。



从此以后,僧录司就成为了开封府最听话的官署。



开封府下达的命令,僧录司从来都是百分百配合。



再没有过去的种种掣肘。



所以,公开招录胥吏,也就渐渐的成为了现在开封府补充吏员的途径。



只是,想要短时间就对开封府换血是很难的事情。



好多官署有司里面,都是盘根错节的姻亲占据。



蔡京不敢逼得太急,只能缓缓图之,一点点的通过种种手段,完成人员补充。



却不料,他高抬贵手了。



那些人却根本不领他的情!



终于是酿成了现在的事情!



但凡在这个过程里,有一个人和他提醒了一句,哪怕暗示一下这个案子。



他也不至于沦落到现在这个地步。



被人打了个措手不及!



两宫震怒,已令都堂限十日查清原委、情弊。



若是按照现在这个情况继续下去,最后结案,哪怕他蔡京勉强能过关。



可一个用人不明、渎职的评价是跑不掉——出了这么大的事情。



权知开封府说自己不知道?



呵呵!



两宫会信吗?



而且,这个事情最可怕的结果,还是两宫信了他确实不知情。



如此一来,两宫眼中,他这个权知开封府的形象,就从干吏能臣,变成庸碌之辈。



庸碌之辈,岂可为权知开封府?如何辅佐天子?如何为社稷之臣?



万万不行!



所以,他蔡京现在已经站在悬崖边上,稍不注意就必然罢任外郡。



而且,很可能这辈子都没有机会回京为官,更不要说染指那柄在梦里面多次出现的清凉伞。



蔡京想到这里,就深吸了一口气。



“吾绝不能让这样的事情发生!”



他本来前途一片大好的。



若就这样就此折戟,他怎甘心?



他蔡元长,二十三岁的时候,从福建老家入京赶考开始,花了整整一十六年,终于从布衣,而为大宋四入头之一。



如今更是已能时常在官家面前露脸,多次得到单独对奏、汇报、取旨的机会。



这一路走来,只有蔡京知道,他为了得到这些机会,为了爬到这个位置,到底付出了多少东西?



深深吸了一口气,蔡京就对石得一道:“都知请回禀官家,臣不会让官家失望的。”



“臣一定会拿出一个让官家满意的办法,解决当前的问题。”



“还是那句话——若臣不能,乞斩臣宣德门外!”



他决定,赌上自己的一切,押上他的所有。



于是,不惜在君前立军令状!



官家想要的东西,他一定奉上!



哪怕他现在一时还没有想到,但蔡京知道,他一定会找到那个答案的。



他必须找到那个答案。



那个官家想要的答案。



因为只有这样,他蔡京才能继续留在汴京,继续当他的权知开封府,继续有在君前露脸、效命的机会。



石得一点点头,表示自己知道了。



然后,他就问道:“大理寺那边……”



蔡京眯起眼睛来,阴阳怪气的说道:“大理寺卿乃是能臣干吏……”



大理寺已经坑了他两次了。



第一次,僧录司的事情,就让他灰头土脸,差点被贬出京。



如今这是第二次。



这一次,比上次更狠。



上次僧录司的案子,就算穷追到底,他蔡京也不过是待罪请郡,可能过几年还有东山再起的机会和可能。



但这一次,他们却是直接冲着,让他蔡京仕途尽毁而来。



蔡京脾气再好,胸怀再宽,也是咽不下这口气的。



何况,他本来就不是什么大度君子。



自然是找着机会,就给大理寺穿小鞋。



石得一笑了笑,只说道:“王孝先,今日已经入宫请罪了,两宫慈圣,已着其在家待罪反省。”



“如今,傅中司奉太皇太后旨意,暂署大理寺。”



这是今天早上,在庆寿宫发生的事情。



大理寺卿王孝先,跪伏于两宫之前请罪。



最后,两宫商议之后,暂时给了王孝先这个处理意见。



令其在家待罪、反省,等待中司审查、都堂调查结论。



但基本上,明眼人都知道,王孝先这次肯定是过关了。



了不起,最多罢任大理寺卿,外任地方州郡。



除此之外,不会有任何责罚。



连罚铜恐怕都不会有!



蔡京听完,眼神一黯,不由得在心中感慨了一句:“王孝先这个家伙,名字取得太好了!”



孝先、孝先……光听这个名字,宫里面的两宫就很欢喜。



不仅仅因为孝先的寓意很好。



无论太皇太后还是向太后,都愿意留着他,哪怕只是讨个好彩头。



还因为,大宋历史上,还有个叫王孝先的宰相。



不过,那一位是表字孝先——既真庙时的托孤顾命宰相,大宋第一位连中三元的神童,协助章献明肃,驱逐包括丁谓在内的奸臣的大功臣——沂国公王曾。



而现在又是一个少主在朝的时期。



于是,王孝先仅仅是靠着他的名字里的彩头,只要不犯原则性错误,他就可以舒舒服服的当他的官。



无论是上次僧录司的案子,还是这一次大理寺又捅出来篓子。



他都是不损分毫。



蔡京心里面,羡慕得不行,却也没有办法。



谁叫人家爹取的名字取的好?



而且,刚好碰上了现在这个特殊时期。



宫里面想要一个吉祥物,想讨个好彩头。



他刚好符合要求。



心里面的这些念头转动了一下,蔡京忽然警醒。



“石得一为何要与我说这些事情?”



蔡京是个聪明人。



他几乎是立刻就意识到了,这不是石得一会和他说的话。



只能是宫中的官家,在借这个大貂铛的嘴巴,将这个信息告诉他。



那么……



“官家缘何要让石得一将此事告诉我?”



这个事情,讲道理,石得一不说,等到下午左右他也会知道。



所以,官家在暗示什么?



蔡京的大脑,开始高速运转起来。



大理寺卿王孝先待罪在家……



他肯定不能再署理大理寺的日常事务了。



之后也一定会调离大理寺。



第四百八十五章 蔡京的决心[1/2页]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