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现代留过学_第四百四十五章 司马光在行动(2)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四十五章 司马光在行动(2)[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就爱电子书] http://m.9atxt.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且夫,祖宗早定条贯,国朝绝无功高不可赏之事!”



这是事实!



无论文臣,还是武将,在大宋都不存在功劳太高,赏无可赏的问题。



勋、爵、寄禄官,一层一层套娃。



绝对没有所谓不可封赏之事。



此外,追封父祖,褒扬妻子,推恩族人,也是很有效的安抚、激励手段。



至于功高震主?



那就太简单了。



回朝当一两年宰相,再出去休息休息,养养身体,等国家需要的时候再启用就好了。



就以他文彦博来说吧,致仕前,已经是身兼两镇节度使,官拜金紫光禄大夫,勋转上柱国,爵封潞国公。



但,他依然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而他已经八十岁了。



用尽了一生,四入朝堂,两次宣麻拜相,七换节钺依旧不过如此。



章惇才哪到哪?



等他也集齐了这些成就,再谈他可能功高震主,会尾大不掉的问题吧。



司马光听着,叹道:“太师高风亮节,忠心社稷,可那章子厚,却不同太师。”



“其为人奸诈轻薄,廉髃不修,行事纵肆猖狂,所言者多俚语俗言,不语清议,不持君子正言,其在都堂时,常以都堂为市井,以侵侮同列为乐……”司马光缓缓说道:“如此大臣,如何可堪宰相?”



章惇这个人,让司马光,感受到了危险!



因为他在交趾的用兵、谋略以及手段,表明了这个人,一旦回朝当政,必然无所不用其极,必然打破常规,必然突破制度约束。



现在两宫听政,本来耳根子就软。



章惇若再在都堂胡作非为,甚至和江宁的王介甫相互呼应。



这天下事,还能继续吗?



文彦博听着,轻轻的弹了弹手指。



他知道,司马光虽然对章惇的评价刻薄了一些,用词也是毫不留情。



但,其中的一些事情是事实。



章惇章子厚就是这样的一个人。



文彦博也早就听说过了章惇的很多丰功伟绩。



比如说,他在都堂,下面的小吏,都敢喊他‘章七相公’。



换别的人,一巴掌就呼脸上去了,脾气暴躁一点的,这个小吏得去岭南报到了。



可章惇却嘻嘻哈哈,反而乐在其中。



也比如章惇很喜欢取笑别人,尤其是在语言上。



很多人都是他的这个恶趣味的受害者。



确实是不太符合大宋传统对宰相的要求。



当宰相要威严,要有气势,更要有法度。



怎么能和别人嘻嘻哈哈?



怎么能随便开别人开玩笑?



而且,章惇凶名在外,曾经多次被人指责、弹劾杀戮过多、滥杀无辜。



在严格意义上,他不符合宰相的要求。



可是……



架不住官家喜欢啊!



不然,为何官家要点章惇的将?



不会吧?



大宋就一个章惇能南下了?



看看这次南征的名单吧。



燕辰,官家潜邸旧臣,即位后一直就是御龙左直第三直指挥兼皇帝殿閤门使者。



他南下后,接过这个职位的是他的弟弟,同样的潜邸旧臣燕援。



兵马都监狄咏,官家亲自以圣旨召回来的大将之后,一回来就任命为至关重要的閤门通事舍人,掌管被人称作天子耳目的通见司。



高遵惠,太皇太后的叔叔。



这些人不是天子心腹,就是潜邸旧臣、皇亲国戚。



在这个亲友团里,忽然塞进去一个和官家看似没有什么关系的执政章惇为主帅,全权负责南征之事,为了确保权威,官家甚至破格的让章惇以执政的身份,获得了只有宰相出知才能得到的差遣:管内劝农使兼管内观察处置等使。



请问:这个亲友团里的团长,是不是亲友?



注:司马光对章惇的评价,是我抄的王觌、王岩叟、朱光庭等人对章惇的攻击文字。



这些人,和司马光关系密切,在某种程度上,应该代表了司马光的态度。



毕竟,朝堂骂娘的人,通常骂的都不是自己的本意,而是背后大佬的意思。



PS:章惇在北宋政坛上属于一个异类。



他太不像政客了,所以被骂很正常。



PS的ps,绍圣时,章惇连哲宗的玩笑都敢开,哲宗也开了一个回去,逗了一把章惇,这对君臣性格上真的很搭。



(本章完)



第四百四十五章 司马光在行动(2)[2/2页]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