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现代留过学_第四百一十三章 茶叶倾销事件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一十三章 茶叶倾销事件[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就爱电子书] http://m.9atxt.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这就让刑恕充满了干劲。



他轻轻一叹,对耶律琚道:“不瞒贵使,我那朋友积压的次茶、陈茶有些多。”



“可能多达数百万斤!”



耶律琚愣住了,数百万斤茶叶?



这确实是个恐怖的数字。



同时也让他知道了,积压恐怕不是什么朋友,而是官府。



毕竟除了南朝自己,谁还能积压这么多茶叶?



但做买卖嘛,讲究的是礼尚往来。



别人都帮了他这么大的忙了,他岂能不表示表示?



反正,花的又不是他的钱!



对吧?



“多少钱一斤?”耶律琚试探着问道。



刑恕笑着道:“贵使放心很便宜的!”



“陈茶的话,贵国给个成本价就行了!”



“嗯哼?”



“一饼二十钱就够了!”



耶律琚瞪大了眼睛:“多少?”



刑恕看着他,答道:“一饼二十钱!”



大宋茶叶,皆是成饼,且有着定法,二十饼为一斤。



一饼不到一两。



而茶叶的价格,更是天差地别。



最贵的顶级茶叶,一饼直黄金二两——茶饼比黄金还贵!



次一级的也要——四十千以上。



而一般的茶叶,普通人喝的,就很便宜了,一饼六七十钱比比皆是。



至于陈茶,能卖个十几钱一饼就很了不起了。



不过,在和辽国贸易中,这些茶基本不会出现。



原因很简单,运费、税费加起来都可能比售价贵了。



一饼在汴京卖十几钱的茶饼,到了瓦桥关,不卖个五十、六十钱根本回不了本。



辽国人又不是傻子。



他们自然会选择,去买那些百多钱的茶饼。



刑恕开的这个价格,可以说是成本价了。



没办法,那些陈茶再不卖掉,一旦到了梅雨季节,保管不当就可能发霉、腐烂,最后只能烧掉。



与其烧掉,不如成本价卖了,最起码园户的损失可以先避免。



同时,刑恕还猜测,天子也还有他的想法,只是他不知道而已。



耶律琚却是沉吟起来。



二十钱一饼?!



这么便宜的茶饼,会不会有问题?



但他转念一想,有问题关他毛事?



这么便宜的茶,运回国中,草原上的阻卜人,辽东的渤海人还有女直、高丽人,都会疯抢的。



而这些人哪里吃过什么好茶?



有的吃就不错了!



于是,他点点头:“那次茶呢?”



刑恕道“次茶一饼十五钱到二十五钱不等。”



然后刑恕看着耶律琚,说出了一句让他道心动摇的话:“在下那位朋友说了,若贵使愿意帮忙促成此事,那么这些茶愿在正常的好处之外,额外再给贵使半成的好处!”



“这些好处是单独给贵使的,不会让人知晓。”



耶律琚咽了咽口水。



数百万斤茶叶,哪怕是以他的数学水平也知道,其价值恐怕远远超过了一百万贯。



即使按照一百万贯算,他也能其中抽上十万贯。



财帛动人心。



耶律琚深深吸了一口气,然后看着刑恕,道:“请刑兄转告那位朋友,这个忙,某可以试试。”



“但可能买不了那么多。”



“最多也就是先买个三五十万斤。”



买多了,回去会被人打的。



当然了,说服国内也是一项技术活。



耶律琚知道,要做成这个事情,他恐怕得去和耶律迪烈、萧兀纳这样的汉化北院权贵靠拢。



此外,怎么说服天子也是个问题。



刑恕微笑着:“只要贵使肯帮忙就行了。”



刑恕相信,只要耶律琚尝到了甜头,那他就绝不会放弃的。



大宋的陈茶、次茶里的好处,他都能一口吞掉。



而天子则可以趁机解决,天下园户陈茶、次茶积压卖不出去的弊端。



在这个过程里,唯一受损的,大抵只有地方官府的商税——天子点名要的东西,谁敢收税?



天下茶户的陈茶、次茶,因此可以免税直送瓦桥关。



注:根据史书记载,北宋时期,最贵的茶叶产自福建,一饼价值黄金二两。



而其他地方的顶级茶叶,也能卖到四十千的天价!



而当时,茶叶基本都是成饼的,人们喝茶也是将茶叶磨成粉末,就像我们现在喝咖啡一样,会在里面加入N多配料。



最顶级的茶叶,煮出来的茶汤,以乳白色为最佳,富商士大夫纷纷以炫耀自己家的茶叶质量而自傲。



这催生出了斗茶这个赌博和娱乐兼具的活动。



斗茶继续催生出了著名的点茶术。



这是真正的奢侈活动。



现在西方的那些所谓的什么贵族范在点茶面前,只是弟弟。



(本章完)



第四百一十三章 茶叶倾销事件[2/2页]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