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现代留过学_第四百零六章 宋誓(2)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零六章 宋誓(2)[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就爱电子书] http://m.9atxt.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没有任何人,哪怕是程颐这样的道学家,指出赵煦利用房子来搞钱的手段有什么不对。



因为,赵煦已经说了,他是出于孝道,才这样做的。



出于孝道而做的事情,没有任何人可以指摘。



赵煦看着他们,笑着道:“还请诸位爱卿,为朕保密这靖安坊的计划。”



所有人立刻恭身而拜:“诺!”



赵煦看着他们,点点头:“卿等果皆朕左右股肱!”



言下之意,但凡有人泄露了靖安坊开发计划。



那就自动被开除出股肱序列,打入另册,甚至会祸及家人。



这个道理,赵煦相信他们是懂的。



因为书上已经写的很清楚了——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君。



“朕与卿等今日约法之事,朕会记在心上,来日更将命人刻于太庙之中,为子孙之教!”赵煦看着他们,真诚的说着。



群臣当即集体下拜:“陛下圣明,发乎天性,臣等为天下贺!”



赵煦看着他们,轻轻的笑了笑。



在现代,有野史流传,说是大宋太祖皇帝,刻誓于太庙石碑之上。



每一代天子即位之时,都要在内臣引领下,独自进入太庙的一间秘密供奉着石碑的石室,在列祖列宗面前,宣誓践行太祖誓言。



这太祖誓言,共有三条。



其一:柴氏子孙有罪,不得加刑,纵犯谋逆,止于狱中赐尽,不得市曹刑戮,亦不得连坐支属。



其二: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者。



其三:子孙有渝此誓者,天必殛之。



赵煦在这里,做出严正辟谣——没有的事!



柴家一直很老实,而且早就被驯化成赵家的舔狗了。



谁会为难一个舔狗?



至于士大夫?



杀的其实不少。



只是一般情况下,士大夫有特权,会从轻发落而已。



真正的祖制其实是一个潜规则,而且这个潜规则是从仁庙以后才慢慢形成的。



这就是——不罪宰执:宰执大臣,除非犯下十恶不赦的大罪,不然,绝不加罪,止于以宫祠官致仕。



其次是不杀待制以上。



待制重臣,除非犯有十恶不赦的重罪。



不然,绝不下狱,绝不加刑,也绝不以刀笔吏审讯。



最多就是像沈括那样,贬官偏远州郡,编管居住。



而且有期限的,期限一到就有机会释放、起复。



像前不久,赵煦不就特旨起复了沈起、刘彝吗?



而在赵煦的上上辈子的元祐时代,旧党激进派们,肆无忌惮的破坏了这个传统、潜规则。



最后回旋镖在九年之后,打在每一个旧党身上。



激进派也好,温和派也罢,都尝到了潜规则被打破的后果。



也就是赵煦还有理智,阻止了新党里的激进派的进一步迫害。



不然,像苏轼、苏辙兄弟,也别写什么‘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了。



恐怕,得去沙门岛上旅游了。



赵煦记得很清楚的。



在绍圣时代,和旧党有杀父之仇的邓绾之子邓洵仁、邓洵武兄弟是朝中主张对旧党赶尽杀绝的典型代表。



不过,赵煦知道,这一谣言在后世的影响有多大。



他也清楚,普罗大众们其实是喜欢这种事情的。



既然百姓和人民,都喜欢且欢迎。



那赵煦自然会迎合百姓、人民的这种喜好。



所以,将来他会在太庙立下这誓碑之后,悄咪咪的派人造谣——家人们,太庙真的有太祖誓碑。



而他和他的子孙,则会变成渣男——不辟谣,不承认,不否认。



同时,这也是一种试探或者说探索。



赵煦很清楚的,从历史的角度来看,赵官家的统治,迟早会走到尽头。



这是历史的必然。



与其让别人来逼着体面,不如自己早早布局,为子孙留下体面。



当然了,他活着的时候。



绝不会放弃权力!



绝不!



(本章完)



第四百零六章 宋誓(2)[2/2页]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