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现代留过学_第三百五十八章 奇兵突起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五十八章 奇兵突起[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就爱电子书] http://m.9atxt.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这可是儒家眼里的大功!



最重要的是,官家的做法,实在是太合他们这些士大夫的胃口了。



以仁恕治民,而非刑罚。



这才是明君之行!



当然了,该骂的还是得骂。



权贵外戚,纵容奴仆侵街,司马光自然是不肯放过他们的。



只是考虑到,官家或许自有想法,所以他也没有多说,只是随口提了一句。



司马光的上表,送入宫中的时候。



其他元老大臣和宰执们的表章,也跟着前后送到了宫中。



这个时候,赵煦已经吃完了早膳,正在御花园里,散步消食,顺便活动筋骨,呼吸新鲜空气。



“陛下……”石得一匆匆而来。



赵煦看向他,问道:“石得一,可查清楚了?”



石得一低头道:“市易务罢废后,账上汴京市民所欠市易务之钱,共计两百七十六万贯有余……”



赵煦惊讶了一声:“这么多吗?”



然后,他问了一个关键问题:“主要是谁欠的?”



石得一低下头去:“泰半皆是京城豪商及酒户……”



“以臣所知,京城豪商三十五家并酒户二十七家,所积欠市易务市易钱及利息,共一百五十七万贯有余……”



换而言之,就是这六十来家,就占了市易务所欠款的差不多六成。



赵煦在心里迅速算了一下,户均欠两万四千多贯!



而且,市易法和市易务,到现在已经罢废了超过十个月。



这些人却一个铜板都没有还!



更紧要的是——赵煦记得,在他的上上辈子的元祐时代,最后这些人大部分都只还了一小部分。



甚至有人一个铜板都没有还!



赵煦轻笑一声:“知道了!”



“两百七十六万贯呢!”



“汴京城七八年的榷曲钱呢!”



汴京城的酒曲价格,如今应该在每斤两百五十到三百钱左右。



每年官曲供应一百万斤到一百五十万斤不等。



一年下来,每岁酒曲,扣掉成本和费用,获利大约三十万贯。



石得一听着,只能闭上嘴巴。



他可太清楚,这位大家对自己兜里那些铜钱的重视程度。



“走吧!”赵煦说道:“先到庆寿宫,去给两宫请安……”



……



范升看着手上的汴京新报。



他的嘴唇蠕动了一下。



“孙赐!”



“我X汝先人!”



范升破口大骂。



现在他被架住了,孙赐连夜还钱的举动,等于将他们这些人,给绑架了起来。



还钱——他们只能算是跟风。



不还钱——在孙赐的对照下,他们这些人显得格格不入,而且,很可能被贴上了‘不忠不义’的标签。



范升这个时候,终于品出了些,老主人为何急切的命令他还钱的原因。



这可不仅仅是买命!



若他能赶在孙赐之前行动,那现在属于孙赐的,就是他的了。



“主人……”范升的管家在旁边问道:“还要不要筹措资金?”



“筹啊!”范升叹息一声:“赶紧筹!”



且不谈,老主人的命令,他不得不从。



即使抛开这些,汴京城的正店,每一家都必须和官府建立严密联系。



因为,所谓正店,其实就是一个准入门槛。



官府卖曲给你,你才能赚钱。



官府不卖曲,你就只能干瞪眼!



孙赐现在这么一搞,完了!



大家都必须也只能还钱,否则,曲院的人根本不敢卖酒曲给他们的。



……



曹佾拿着手中的汴京新报。



他叹息一声:“这个孙赐,真是聪明!”



早知道,他在回来后,就该拿着曹家的钱,送去开封府。



哪怕还是慢了,但至少可以让官家知道——曹家现在、以后也都是官家的忠臣!



现在,哪怕范升及时还了钱,可拖了这么久,终究是差了点意思。



“这孙赐是个人才!”



曹佾看向自己身边的儿孙,吩咐道:“派人去送老夫的名刺给他……”



“请他过府一会!”



汴京城的外戚勋贵,可是最擅长,收拢人才的。



每次科举,榜下捉婿,他们就已经公开的明码标价了——一个三甲进士多少贯嫁妆?二甲又是多少?都有着标准的市价,可谓童叟无欺!



而商贾里的人才,自然也逃不过这些人的掌控。



曹欢现在已经对自己老父亲的智慧心悦诚服了,他在旁边问道:“大人的意思是?”



曹佾横了他一眼:“此乃豪杰!”



“那里轮得到咱们家?”



就算是官家不要,也该是高家、向家的人。



曹家,见上一面,结个善缘就不错了。



何况……



曹佾从这个人的表现中,嗅到了他的野心!



一个能在知道消息后,果断的带上全部家当梭哈的人。



这样的人,哪怕是个商贾,也必然是野心勃勃之辈。



曹家现在只求安稳,平稳。



这样的人物,维持好关系就行了。



走得太近的话,万一他哪天跌倒,就可能牵连到曹家!



曹佾,历经四朝,惯看了无数风云。



他如何不知,如何不晓,那大内的刀光剑影,还有朝堂上的危险?



注:孙赐,是一个被苏颂的孙子记录苏颂言行还有跟着苏颂在汴京城见闻《魏公谭训》之中的汴京传奇人物。



此人从伙计到叱咤汴京的豪商,只用了数年!



注2:苏辙《栾城集》记载,元祐元年罢废市易法,查到汴京市民积欠市易钱两百七十六万余贯,其中,三十五家大姓、二十七家酒户就积欠了一百五十四万余贯,户均欠两万四千四百余贯。



注3:北宋榷曲价格,从嘉佑之后一路上涨。



熙宁初,每斤大约168文,熙宁三年左右,两百文,熙宁末两百二十文,元丰两百五十到三百之间震荡。



酒曲价格和酒曲供应呈反比,酒曲越多价格越低,酒曲越少价格越高。



所以榷酒收入,一般维持在每年三十到四十万贯之间。



这是纯利润!



嗯,而且只是汴京城一个城市,单单卖酒曲的收入。



(本章完)



第三百五十八章 奇兵突起[2/2页]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