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现代留过学_第两百四十五章 新役法(1)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两百四十五章 新役法(1)[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就爱电子书] http://m.9atxt.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宋用臣走后没有多久,向太后就派人来请赵煦。



原因嘛……



于阗国遣使来朝!



于阗国是大唐忠臣,也是大宋忠臣。



算是大宋立国,少数依然在孜孜不倦的向着大宋朝贡的传统藩属国了。



只是……



赵煦低下头去:“于阗国早灭亡了!”



那个西域小中华,在真庙景德年间,就已经在内忧外患中被黑汗(喀喇汗王朝)灭亡。



到现在就连黑汗,也已经分裂东西两个部分。



所以,打着于阗国名义来朝觐的人,不是黑汗人,就是来忽悠的西域商人。



总之,没一个好东西。



不过,对大宋来说,哪怕知道于阗国已经灭亡,也必须捏着鼻子假装于阗国还在!



为什么?



于阗在,西域法统就在。



将来就有希望,打着恢复于阗的旗号,进军西域。



虽然说,这似乎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



但就算是咸鱼也有梦想,何况是一个大国!



再说,万一实现了呢?对吧!



到了垂拱殿上,赵煦见到了来朝的‘于阗’使者。



两个看上去颇具西域风情,但穿着中国衣冠的男子,带着一个僧人。



他们到了殿上,纳头就拜。



然后恭敬的献上了礼物,来自西域的玉石、毛毯、布匹等工艺品。



赵煦假装他们是于阗人,慰勉了两句,便命礼部去招待,然后依着惯例给赏赐。



但,回到宫中后,赵煦在屏风上写下了于阗两个字。



想了想在其背后又加了一行字:归义军节度使!



看着屏风上的文字,赵煦慢慢闭上眼睛。



“有生之年,朕若不能重建归义军节度使,便不配为君!”



归义军,是大唐在西域地区的最后残留。



也是西域汉人最后的悲歌。



汉人大军,再次回到西域,还要等到清朝。



……



于阗来朝,对赵煦来说只是一个小插曲。



对大宋王朝来说,也不过是一条记录在史书上的文字:九月乙酉,于阗国来朝。



对大宋来说,现在真正重要的事情,是右相韩绛主导的役法调整、改革。



在经过几个月的调查、走访、询问,同时不断征求着朝野意见之后。



韩绛终于决定,走出这关键的一步。



也是关乎他青史评价的一步!



他已经征求了足够多的意见!



文彦博、张方平、孙固、李常等在朝元老,章惇、张璪、李清臣这样的新党宰执。



他都已经问过了几次也针对他们的意见进行了调整、修改。



同时,韩绛还将他的役法草案,送去了洛阳、陈州、大名府、苏州甚至江宁等地。



给冯京、韩维、韩缜、司马光、王安礼、王安石等人征求意见。



大部分都是中性偏上的态度。



支持,但没有完全支持。



这已经很不错了!



只有两个人,让韩绛迄今头疼。



一个是王安石,写给王安石的信,送去的役法草案,统统已读不回。



让他根本不知道,王安石到底是支持他,还是反对他。



这算是好的了。



陈州的司马光,给他回了一封长长的信。



在信中对他大加指责。



认为他韩子华背叛了君子正人,向小人邪党投降,可耻!下贱!



然后,就是对他的草案,大加指责。



说他加重了女户、单户和僧人的负担,而这些人过去一文钱都不要加。



现在却成为了负担的主力!



不过,司马光在信的最后,还是承认了他的役法,至少在减轻五等户的负担上还算‘未丧良心’。



但也只对这一点。



在司马光看来,役法这东西,不如尽罢。



然后再重新想办法,想一个让所有人都满意的方案。



而不是像现在这样,虽然减轻了五等户以下、家庭男丁不足二人,田亩不足二十亩的人家的负担。



却把这些人的负担,加给了女户、单户和僧户。



想着司马光,韩绛就摇摇头:“这司马君实……油盐不进啊!”



可役法,却已经箭在弦上。



韩绛也不想再和司马光争辩什么了。



累了!吵不赢的!



他放下手中的笔,然后看向整个役法检讨所的所有人,道:“老夫认为,如今的条例,已经检讨的差不多了……”



“是时候,形成文字,上报两宫及天子……”



第两百四十五章 新役法(1)[1/2页]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