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现代留过学_第两百二十六章 被激怒的向太后 (9500月票加更)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两百二十六章 被激怒的向太后 (9500月票加更)[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就爱电子书] http://m.9atxt.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隔日,七月丁巳(25),延和殿便殿听政。



三省与枢密院联合上奏:天子读书之经筵天下之重,臣等伏见经筵官长久争执,乞下都堂,以定经筵之制。



从之。



于是,右相韩绛上经筵日表,请将经筵按季节年月,分为春夏经筵和秋冬经筵。



春夏经筵,起于每年春二月,止于五月,秋冬经筵起于每年八月,止于冬至之前十日。



这就是充分考虑了赵煦的个人时间安排,同时也考虑季节因素和赵煦的身体发育情况,做的精心安排。



换而言之……



在北宋的赵煦,从现在开始,和现代的学生一样。



可以有寒暑假了。



而且,他的寒暑假比现代的学生都要长一个月。



作为天子,赵煦自然拒绝了这个提议。



要求缩短假期,努力和现代学生看齐,暑假两个月就好,寒假一个半月就差不多。



群臣听了,都为赵煦求学求知之心而庆贺。



两宫也都很开心,便颁布诏书,确定每年经筵,春夏则自二月至夏六月初一,秋冬经筵,自八月初一至冬至日。



经筵逢单日于集英殿举行,双日则休课。



遇节庆、圣节、历代先帝忌日、生辰,并放经筵。



并命执政兼侍读吕公著、彰德军节度使兼侍读张方平督促经筵官,务必在八月初一至前,选定天子读书书目。



这就是两宫也受不了,经筵官们拖拖拉拉了。



直接让执政和元老下场去敲打。



奏完经筵官的事情,就是一堆人事安排。



挑几个重点说一下。



宝文阁待制吴雍为户部侍郎;起居郎、集英殿侍讲范百禄为中书舍人;直龙图阁、中书舍人、侍讲蔡卞,改任礼部侍郎并罢侍讲;龙图阁直学士知庆州范纯粹,权环庆路经略使;朝散大夫刘攽,重新启用,知襄州;原环庆路经略使、新知延州赵卨,改任泾原路经略安抚使,知渭州,升为龙图阁学士。



所以,新的熙河兰会路经略安抚使人选,其实已经呼之欲出——泾原路的卢秉。



卢秉为什么能胜出?



因为他有三个优势。



第一:他曾任职的泾原路和熙河路接壤,对熙河情况最为熟悉。



第二:他比赵卨年轻三岁!



赵卨都六十四了,卢秉六十一,别看只差了三岁,但在两宫眼中,却是天差地别!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因素——卢秉曾经在正面战场上,围杀了西贼大将仁多零丁!



论战绩是比赵卨高的。



这很关键!



因为现在高家、向家都有个宝贝在熙河。



两宫当然会选更猛的人去熙河路,给她们的宝贝侄子/弟弟保驾护航。



不过,卢秉的任命,不会立刻下达,他还需要过都堂这一关。



宰执们不反对他才可以正式出任。



而赵煦,对此保持了沉默。



因为无论是卢秉,还是赵卨,谁去熙河路都一样。



他们的能力、资历都差不多。



相对来说,卢秉可能更好一点——他属于新党干将。



可赵卨也不差!



再一个,就是赵煦明白,属于卢秉、赵卨的时代,即将落幕了。



这两个老臣,还能再打几年?



培养他们的继任者,才是关键!



熙河路,以后可以交给游师雄。



但泾原路、秦凤路、永兴军,却都还没有找到合适的替代人选。



所以,赵煦在前些天已经通过他的手段,让两宫下诏,将一个人从成都调去了秦凤路,以直龙图阁知秦州,权秦凤路经略使。



此人的名字叫章楶。



赵煦上上辈子,攻略灵夏的头号大将。



也是大宋最顶尖的防守大师!



一手防守反击和弹性进攻,打的西贼欲仙欲死,哭爹喊娘。



而章楶是章惇的堂兄!



所以,为什么章惇在赵煦这里是满分的原因就在这里了。



他们兄弟,一文一武,都是赵煦的左膀右臂,国家大事根本离不开!



赵煦将章楶调去秦凤路,就是为了给明年可能发生的大战做准备。



让他当救火队队长,同时也是让他将秦凤路的边军好好操练操练。



剩下的泾原路和永兴军,就还得慢慢安排了。



从年轻官员里,选一批人,送去沿边锻炼。



练出来的就是人才,没有练出来的,也没有办法。



……



退朝后,两宫先带着赵煦,到崇政殿,接见了来朝的高丽僧官释义天。



这个和尚是来东土大宋求取真经的!



别笑!



当今天下,大宋是第一等的佛教强国!



无论是西夏、辽国还是高丽、日本、交趾、大理……



只要你信佛崇佛,想求取真经,就只能来大宋!



为什么?



因为大宋用了一百多年时间,译经无数。



好多佛经都只有大宋这里能找到,有些佛经,甚至在印度那边都已经失传了!



通过佛教为纽带,大宋总是能找到一些可以在奇妙的地方帮助大宋的人。



譬如这次来的这个释义天,就是一个这样的大宋友人。



他是高丽王族出身,乃是高丽国的华严宗高僧!一身佛法修为,哪怕在大宋也受到敬重,至于在高丽国内——简直是活佛在世!



在元丰时他就已经来朝,求取真经,并和大宋诸僧辩法,得到了认可。



他回国后,利用自己的身份,悄悄的帮大宋联系了女真。



第两百二十六章 被激怒的向太后 (9500月票加更)[1/2页]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