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现代留过学_第一百九十一章 辽使:让我试试南朝小皇帝的成色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九十一章 辽使:让我试试南朝小皇帝的成色[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就爱电子书] http://m.9atxt.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结合那位少主即位以来的种种作为,文彦博知道,那位少主从民间到官方,现在都只有称颂。



他的名声,将传遍四方。



如此一来,人心自然归附,恐怕都不需要等到大婚,只要他的年纪到了。



朝野内外,就会自然的请他亲政。



所以……



“真是圣主啊!”文彦博想着。



那些历史上记录的明君事迹,在文彦博脑子里窜着。



文彦博知道的,至少,以目前来看,那位少主在驾驭人心方面已经完全合格。



政务方面,似乎也表现出了相当的敏感。



就只有军事和财政,他还未显露手段。



吕惠卿那边不算!



那只是误打误撞而已!



……



北京、大名府。



辽使耶律琚,放下了手中那厚厚的一撂文书。



“南朝人总是爱耍花样!”他看向坐在他面前的王师儒说着。



辽国的体制,如今已经基本稳定下来。



南面官和北面官之间,也没有什么大的难以调和的矛盾了。



虽然一个是契丹族,一个是汉族。



但丝毫不影响,汉人行猎,契丹人读孔孟之书。



王师儒笑了笑,答道:“汴贼素来如此,喜欢夸大,也爱吹嘘!”



“节度不必因此而耗神多思!”



“到了那汴京,见了南朝小皇帝,节度在殿中试探一下……”王师儒笑了起来:“他恐怕便要原形毕露!”



幽云十六州的士族们,在宋初可能还有人心向中原。



可雍熙北伐后,这种人就差不多死绝了!



如今,幽云十六州的士大夫们,已经和契丹上层建立起了紧密的利益共同体。



尤其是晋王韩德让,以一个汉人的身份,却身居辽国地位最高的大臣。



甚至可以和承天太后,同住一帐,同乘一车,甚至让其建立只有皇帝和太后才能建立的翰鲁朵。



圣宗皇帝对这一切,毫不在乎,以父兄事之,哪怕承天太后驾崩也照样信任、宠爱,甚至赐其国姓,以皇兄呼之。



这大大激励了整个幽云地区的汉人士大夫家族。



此后,虽然再没有出现过一个晋王。



可历代大辽天子,对南面的士大夫大臣,却是越发敬重。



而且,辽国如今的制度、文法、律令,在汉地几乎和中原一模一样(对士大夫官员豪强来说)。



既然如此,在幽云地区的士大夫们,自然也将大辽天子视为了正统。



恰好,大辽天子也觉得自己是正统天子。



双方可谓是一拍即合!



耶律琚听了王师儒的话,也是大笑起来。



然后他就叹息起来:“主上有旨意,南朝皇帝新丧,我等不可无礼!”



“以免中外,以为我大辽无礼法也!”



王师儒笑了一声,道:“这有何难?节度只需执礼而行,不教南朝挑的出错便可!”



“至于那南朝小皇帝,自己胆小,那与节度何干?”



耶律琚听着微微点头,但还是有顾忌的。



毕竟,宋辽已经有百年盟好。



双方每年使者往来,互贺彼此君主、太后、皇后圣节、春节。



如今的大辽天子,对维持宋辽关系,也非常上心。



若他在南朝闹出了事端,被南朝告到了御前。



他也得吃不了兜着走。



所以,耶律琚道:“却是还得需要一个理由……”



王师儒顿时笑起来:“这有何难?”



“南朝前时,禁其铜钱出关!节度以此诘问,南朝人必无话可说!”



耶律琚听完,顿时露出了欢喜的笑容。



“通夫真谋士矣!”



南朝人吹捧自己的小皇帝,聪俊仁圣,少而老成,甚至有人连‘圣君’这样的称呼都喊出来了。



也不害臊!



对耶律琚而言,那圣君的称呼,让他尤其不爽!



因为他最崇拜的大辽天子庙号正是圣宗!



注:辽国从圣宗后,皇位就在圣宗一系固定传承,其他两支再无夺权可能。



承天太后和韩德让等人主持了辽国的中央集权改革。



此后,北方汉人士大夫基本归心。



辽国人也一直在举行科举取士,也一直按照着士大夫们的要求在汉地进行着和中原一样的改革措施。



基本上,现在的幽云十六州的汉人士大夫们,恐怕没有心向宋朝的了。



人家生在辽国天子治下,吃的是辽国俸禄。



按照士大夫的道德准则,他们就是辽国臣子。



(本章完)



第一百九十一章 辽使:让我试试南朝小皇帝的成色[2/2页]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