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现代留过学_第一百零九章 太皇太后:向宗回、高公纪的美官当定了!老身说的!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零九章 太皇太后:向宗回、高公纪的美官当定了!老身说的![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就爱电子书] http://m.9atxt.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赵煦没花太多功夫,就差不多搞清楚了事情。



司马光上书,洋洋洒洒,列举历朝历代的明君,拒绝任用外戚的例子。



又罗列了这些明君,诛杀犯法外戚、弄权近臣的例子。



最后话锋一转,说:臣一夫之愚,不能周知天下之务,近曾上奏,乞下奏疏,开言路,伏望两宫圣慈早赐施行。



赵煦看完了司马光的上书,就安慰起向太后:“母后,司马公并未言及两位国亲之事啊……”



向太后看着这个孩子,叹道:“六哥,还要他怎说?”



“他都说了,汉明帝的妹妹馆陶公主为其子求一郎官,明帝不许,赐钱千万的故事……”



“也说了宋高祖刘裕虽然侍奉萧太后孝顺,却也拒绝太后任用其子刘道怜……”



“他甚至还说了,汉武帝诛杀隆虑公主之子昌平君的例子……”



说着说着,向太后就流下眼泪来,看着赵煦:“司马公天下知名,如今直言劝谏,六哥还是依了吧……”



“不然天下人,又当如何议论我母子?他们会说六哥,用人唯亲,对六哥名声不好……”



对向太后来说,向宗回的美官固然很好。



但若天下人非议,他们母子在宫里私相授受,被扣上任人唯亲的帽子就不好了。



人言可畏!



向太后可不愿意,为了一个蝇头小利,就失了人心也让向家在舆论中被人认为‘贪鄙’。



那就不好了!



可是,她不知道为何,在这个事情上很犹豫,故而并没有直接去保慈宫和太皇太后商议,而是在拿到上书誊录的副本后,在坤宁殿守着小官家。



当然,同时向太后也有些愠怒,愠怒于司马光,居然毫不留情的干预和言说皇室内部的事情——在向太后看来,司马光明明可以私下说的,为什么要将这种事情写在公开的上书里?



这让她真的很没面子!



搞得好像是她这个太后,利用了六哥的仁孝,给向家捞好处一样。



赵煦看出了向太后眉宇之间的犹豫,揣测了一下,就轻声道:“可是……母后……那是儿登基后,第一次任用大臣啊……”



“圣人都说: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如今,儿第一次任命大臣,都要是这样……将来怎会有善终?”



向太后抬起头,她终于知道犹豫不决的原因了。



是啊!



那是六哥第一次任命大臣!



若天子第一次任命大臣,都不能得到落实贯彻。



以后,六哥的诏书还能被人尊重吗?



六哥到底还能不能执掌这个天下了?!



这才是关键!



这才是重点!



司马光到底怎么回事?



他修资治通鉴,熟悉上下古今故事,怎连这个都不知道?



于是向太后收敛泪花,擦了擦脸颊,抱着赵煦说道:“六哥放心,无论如何,母后都不会叫六哥被人看轻的!”



倘若天子连任命大臣的权力都要被剥夺。



那谁是天子?



……



保慈宫。



太皇太后,也在看着通见司刚刚上呈的司马光上书。



“司马光,到底要做什么?”



和向太后比,这位太皇太后的脾气就又火爆多了。



所以向太后只能在赵煦面前哭。



而太皇太后,却已经铁青着脸了。



“他指桑骂槐,说的是谁?”



“上次在汴京不言,今天却忽然言及此事……”



“他这是在要挟老身吗?”



她看向司马光上书的结尾,居然说什么‘乞下诏书,开言路,伏望两宫圣慈早赐施行’。



前些天,都堂明发天下的诏书,他在洛阳是没有看到,还是他不认识字了?



如此想着,太皇太后又想起了那日,她欲剥麻王珪那个逆臣。



结果司马光横竖不让,还当殿和她顶了起来!



于是,她的火气越发的大了。



在太皇太后身边,本该适时的劝说和引导这位太皇太后,转向司马光的内臣粱惟简和张士良,这个时候却紧紧的闭着嘴巴,一个字也没有说。



这两个在赵煦上上辈子时,为司马光的执政之路说尽了好话的大貂铛,此刻沉默的原因很简单——市易务已经罢废,堤岸司也撤销了。



他们和他们背后的子侄们,已经满足了。



既然如此,为什么要冒着风险给司马光说好话?



司马光会给他们钱吗?



第一百零九章 太皇太后:向宗回、高公纪的美官当定了!老身说的![1/2页]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